庫里和哈登之間分工在變得越發明確。

雖然庫里是控衛,但在三分投射、得分效率、無球跑動上他更勝一籌。

得分爆發力強勁,進攻端吸引防守人的能力非常強。

而且還在持續的進步當中。

哈登雖然是得分後衛,但他有著更好的傳球視野以及傳球想像力。

如果放開掄的話,哈登一樣可以成為得分機器。

不過閔聰達經過一番評估,認為哈登更適合做一個全面的指揮官。

從得分效率方面來說,哈登是不如庫里的。

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不如庫里,同時無球能力較為一般。

他的優勢是強壯,能朝著無解單打點的方向發展。

其實雷霆威斯布魯克+杜蘭特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讓凱文-杜蘭特作一個更為純粹的得分手,放棄那些他不夠擅長的東西。

威斯布魯克有成為全能指揮官的能力,他在進攻端有著更好的視野,即便他球商較為感人,畢竟是控球後衛,合理的戰術搭配和設計,能讓他們的組合威力更強。

可惜杜蘭特還是想成為更為偉大、優秀的鋒線,想著要超越勒布朗-詹姆斯,不想只是一個純粹的得分手。

面對庫里的連續得分挑釁,杜蘭特依舊試圖打戰術,用傳球來調動隊友,希望團隊得分能上去,他好忍到第四節再揮舞鐮刀。

可是杜蘭特真不是這塊料,他除了突分這一招外,一傳實在是缺乏想像力,無法做到一擊撕開快船防守的效果。

作策應點的話,傳球同樣是平平無奇,沒有那種四兩撥千斤和靈光一現的效果。

反正如果不持球強攻的話,有他沒他,雷霆的進攻沒有太大差別。

快船這邊也很少對杜蘭特執行包夾,依舊是車輪戰的套路。

喬治、倫納德、巴特勒、里基-戴維斯輪番上陣,每個人輪流一對一去盯防杜蘭特,都全力以赴,消耗杜蘭特的體能。

從這點上來說,杜蘭特多傳球,把體能留到第四節收割也是有道理的。

如果他前面一直持球強攻,面對快船這種車輪消耗,最後階段他會沒體力。

可是你要第四節收割,前面不能落後太多啊。

庫里一通操作,分差拉開到14分了。

還好,雷霆這邊威斯布魯克及時站了出來。

連突帶罰,連續拿下6分,迫近了比分,沒有讓分數繼續拉開。

威斯布魯克可沒有杜蘭特想那麼多,什麼要策應、助攻,要全面。

他看準機會就沖,就得分,完全按照自己對比賽的理解去打球。

當然,他的理解有時候不一定對,他就是堅持自己的想法。

有時候,杜蘭特這種猶猶豫豫的性格,還真就需要威斯布魯克這種莽夫來帶動一下才行。

相較於雷霆的二人轉,快船雖然也是雙星,可快船其他球員在戰術中的地位要高多了。

可以說,哪怕沒有庫里和哈登,快船剩下的球員依舊可以構建一套實力非常強悍的體系和陣容。

所以,快船在比賽中打得更加自由,讓人捉摸不定,無跡可尋。

在常規賽,這種自由有時候是缺點,因為不穩定,有時候會全隊拉胯找不到重點。

季後賽經過梳理,尤其經過和馬刺的對拼,球員之間更加的默契,更放得開了。

雷霆防守始終拿快船變化多端的進攻沒有辦法,分差一直維持在10分左右。

威斯布魯克在第三節連續得分,幫助雷霆隊咬住比分,而杜蘭特似乎還在猶豫,在等待時機。

當然,對杜蘭特自己來說,他不覺得他在猶豫,他覺得自己是在忍耐。

他堅信自己在第四節可以打爆快船的鋒線,讓局勢完全逆轉過來。

第三節結束,雙方打成了86:97,快船已經領先雷霆11分之多。

而三節97的得分,更是讓人驚恐,很多季後賽比賽,一場都拿不到97分啊。

快船面對防守為主的雷霆隊,竟然能三節97分,這進攻火力實在是恐怖。

閔聰達看著杜蘭特第三節只出手了3次,命中1球,拿下2分,到目前為止只拿下20分。

心想:「這小子籃球天賦不錯,但籃球智商一般般啊,他都看不出來比賽節奏已經完全不在雷霆這邊了嗎?不會想著你第四節收割帶走比賽吧?傻孩子,時代不一樣了,這不是90年代一場80、90分的比賽,耗到最後可以用超級球星的個人能力收走比賽。當得分總量提升的時候,單個球員的得分作用會下降,整體效率的作用會提升啊。」

閔聰達雖然其他事情智商中等偏下,但在籃球方面,他的洞察力的確很強。

這是一個注重效率的時代,不光是籃球如此,大部分運動發展到最後都會開始走向高效道路。

商業化越深的運動越是如此,籃球,足球,最是明顯。

就像從精工細作的手工作坊,朝工業化流水線進化一樣。

手工作坊做出來的更加個性化,更有藝術魅力,但拼市場是不可能拼得過工業流水線產品的。

生產效率差太多了。

當然,現在NBA還沒有進入工業流水線階段,這批球員還帶著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在童年時是做著英雄籃球的夢長大的。

但是,快船在進攻和戰術體系上,已經隱隱有工業體系的特徵了。

明確的分工,內外嚴密結合,戰術體系豐富,自由度高。

在常規賽階段,快船的教練組已經開始用計算機軟體研究投籃分部、出手對進攻效率產生的影響。

一場比賽多少次三分出手,多少次籃下進攻,多少次中距離是最合適的。

至於快船為什麼會這麼做,得益於他們的籃球顧問傑里-韋斯特。

老爺子來快船領一份工資不能啥也不幹啊,得出謀劃策。

她早早看到了趨勢,就提出了這個建議,還向閔聰達申請了一筆費用,成立籃球戰術戰略規劃中心,招一些人進來專門搞這些東西。

閔聰達的心思已經不放在怎麼阻止快船變強上了,所以聽之任之,加上要費用花錢,那就給你們花錢好了。

所以快船的一切都在朝著規範化發展,只是球員們身上的天才氣息,會掩蓋這股子慢慢滲透出來的工業味。

第四節比賽開始,杜蘭特第三節末端在板凳上休息了一會兒。

第四節一上來,就通過無球跑位,在左側三分線外找到機會,三分出手命中!

這球算是杜蘭特吹響了對快船隊反擊的號角,他覺得自己的進攻感覺好極了。

第四節可以依靠自己的進攻幫助球隊扭轉局面!

接著,杜蘭特低位接球,轉身單吃倫納德,後仰中距離出手。

還有接威斯布魯克的突分,假動作晃開防守人,面對包夾騎馬射箭出手再中。

他還在快攻中接球衝擊籃下,一個換手,從另一邊上反籃得手!

那麼高的個子,卻如此的靈活,杜蘭特四個回合連拿了9分。

再一看記分牌,還是落後11分……

快船德拉季奇進攻中命中三分。

接著德拉季奇助攻倫納德底角命中三分。

哈登迎著塞弗羅沙的防守,接球三分出手命中。

三個回合,同樣拿下了9分,將杜蘭特的9分輕鬆抹平。

雷霆的防守有問題麼?其實問題不大,而是沒辦法。

快船一大四小四向拉開,小加索爾高位策應,空切、反跑,底角埋伏,快船的進攻選擇太多了。

這已經不是1990年代,一打四看的時代了,進攻的空間越來越大,角色球員在進攻中起到的作用越發明顯。

喬丹在1998年總決賽,可以一個人拿超全隊一半的分數,全隊87他一個人45分。

一方面喬丹真的強,另一方面那個時代個人英雄主義被發展到了極致。

要知道在第五場,卡爾-馬龍也幾乎拿到了全隊一半的得分。

全隊83分,他一個人拿了39分,那時候一打四看不是開玩笑的,那就是效率最高的方式。

因為進攻空間狹小,節奏慢,對抗強,總得分低,與其給普通角色球員低效失誤,不如給把握最大的球員磨分。

現在這種情況越來越少,得分很容易破百,球星的出手數是有上限的,破了上限效率會大打折扣。

場上的空間也是越來越大,體毛哨增多鼓勵進攻,總得分高,必須有其他人分擔得分任務。

從這點上來說,快船的強大毋庸置疑,他們的「角色球員」可各個都是狠角色。

杜蘭特一波得分爆發,放在以前或者打別的球員,這形勢就逆轉了。

可是面對快船,紋絲不動,甚至快船又組織一次反擊。

小加索爾高位接球後,突然一個直塞傳球到籃下。

倫納德接球,空切上籃得手,分差還拉大了!

雷霆立刻叫了暫停,比賽已經完全進入快船節奏了。

想想也是,你一整場比賽都讓快船輕鬆得分,三節97分。

到了第四節手感都被養出來了,進攻感覺好的不行,你還想翻盤,怎麼翻?

杜蘭特還想靠一己之力連續得分逆轉,逆轉的一大前提必須是防守要強。

防守強,一來是遏制對手得分,二來是在心理上對對方造成打擊,破壞對方士氣。

連續幾次好的團隊防守,對球隊士氣提振是很大的。

可是雷霆的防守做不到,光帕金斯這個點就被針對的死死的。

布魯克斯暫停時,希望杜蘭特在防守端做更多貢獻,再度去四號位。

可是暫停回來,快船壓根沒打算在四號位和雷霆硬拼。

雷霆配置的豪華防守內線、鋒線,一點兒用都沒有。

帕金斯上不了,伊巴卡四處補漏洞,杜蘭特不知所措。

快船全面拉開,反覆的空切、反跑,雷霆的防守體系在第四節猛然崩塌。

即便杜蘭特在進攻端連續得分,可是防不住有什麼用呢?

分差一直維持在10分到15分之間,雷霆沒辦法一波爆發將局面扭轉。

原本最激烈,要拖延時間最久的第四節,卻過的非常快,一會兒就過半。

快船119:106,領先雷霆13分,119的得分更是高到望塵莫及。

要知道這可是季後賽,這可是面對防守見長的雷霆隊。

布魯克斯叫了本場比賽的最後一次暫停,他知道這場打不過了,只能放棄。

雷霆從戰略層面到戰術層面再到執行層面,全面的潰敗,到了第四節一切爆發,慘敗。

布魯克斯知道,是時候考慮第二場比賽該怎麼調整了。

而凱文-杜蘭特本場非常高效的拿下了35分,和他的球衣號碼一樣。

投籃命中率高達61%,可以說張手就有,還送出了6次助攻,2次蓋帽,數據相當豪華。

可是看比賽,他對比賽進程的影響力很弱,在關鍵節點沒有率領球隊控制局面。

相反,快船隊牢牢把握住了節奏,你高效拿35分也沒用,也不過只全隊得分的三分之一不到而已。

快船全場狂轟125分,庫里拿下27分,哈登21分,蘭多夫17分,小加索爾15分。

喬治、倫納德、米利西奇、德拉季奇、費舍爾等人都有得分,全隊12人全部得分。

而且很多人並不是零敲碎打垃圾時間蹭分,而是實打實執行戰術,作為快船體系的一部分得分,這是最可怕的。

更可怕的是,快船還遠沒有到達他們的上限,他們的潛力還很大很大。

拿下這一場,閔聰達又交了3000塊的罰款,不過他心裡難得很開心。

因為球館的投資搞定了一大部分,快船贏球就讓他們贏好了。

看著杜蘭特離開球場時失望的背影,閔聰達心想你早點轉變,用你熟悉的方式打球吧。

那樣打球雖然最後還是會輸,但好歹不會輸這麼難看,還能多掙扎兩場。

快船和雷霆的比賽結束,不得不說這一場比賽給了不少人極大的震撼。

球迷可能不感覺,球員的感受卻很深,因為快船的贏球風格,和過去的季後賽強隊真的不一樣了。

如果說小牛隊是一個意外的話,那快船似乎有些大勢所趨的感覺。

只是這個大勢來的快了些。

雙方比賽結束後的第二天,湖人和灰熊的二番戰。

這一場湖人調整了策略和心態,100:91,輕鬆戰勝了灰熊隊,雙方大比分扳平,也是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了。

而緊跟著快船和雷霆的二番戰,同樣如人們意料之中那般精彩。

杜蘭特和威斯布魯克、戈登三人發威,分別拿下37分,30分,21分,三人合力砍下88分!

三人組的發揮簡直就是恐怖。

可是雷霆依舊輸給了快船。

107:114,7分的差距,脆敗。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