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嶺峰並不高險,占地也不大,隱於群峰中,毫不超群出秀。覺照寺位於向陽的半坡上,僅有兩進院落,十餘間房,前院供佛,後院住僧,山門前一條石板路曲折通向山底。如此格局,若論常理,實在不合乎嵬名顯勝大夏國第一上師的通神位份。但一寺獨據一峰,還是自有一份氣勢。

寺基之外,全山林木荒石都未曾觸動過,就是在白天裡,林間石後,也不時有狐兔出沒。這個嵬名顯勝在京城近邊居留,且又交接官府皇帝,似乎是個偽雅之人。但見了他這座小寺,可知這人倒還算能體識佛祖本意,雖未能真正做到遠離人世,俢行於墳間林下,也算盡力去做了。

瞿靈玓帶領眾人偷偷相看完這座覺照寺,覺得很適於偷襲埋伏,便各盡所能,密密布置起來。事發以來,夏國一直順風順水,盡占主動,眾人至此方才占了一點上風,可見天道也不是全然無情。

圍寺要對戰沒藏颯乙,這事極凶極險,去瑙水大溝救人則相對安穩些,這一點不待人說。但夏國既已將兩地人質全都聚到瑙水大溝一地關押,如何分派人手也就未引起太大爭執。

應天教、勾連刀、天西老營的人手全數參與圍寺。諸人中,應天教教主盧子牛本就撥萃出群,前日提議設法將兩處人質調往一處更是令其人望大增。圍寺便由盧子牛統領,與各家派首領之人商議行事。

少林雙叛僧、太原城主古逾行事與眾人大不相同。三人明言,他們知道圍寺更兇險,但三人卻還是不願圍寺,要到谷中救人,還不許眾人笑他們貪生畏死。若有人敢笑,待事情一了,他們必定不會善罷干休。

瞿靈玓與拓撥元昊、沒藏訛旁等人都會過面,不宜參與圍寺,她又志在親手解救楚青流,便組了一個五人小隊,各帶一柄削鐵利器,預備硬斬牢房鐵門。餘外救人之事,全都交給山南刀會副山長岳万旗統領。

眾人鋪排後第三日,夏國果如張元所說,將青石台子的人質如期調往瑙水大溝。眾人暗中跟隨人質,不單見到了人質,還偷偷送進了字柬。人質都有兵丁押送看守,但通風報信這點事又怎能難得住這些江湖老手?若連這點事都辦不成,那也不用再出來走動了。

第五日大早,遊動哨發覺拓元昊還真的出了興慶城。大夏國皇帝身穿便裝,腰間懸掛党項彎刀,騎特選的駿馬。

隨行的,只有沒藏訛旁、張元兩名太師,二人一個腰間帶刀,一個背上有劍,沒藏訛旁馬上,另還掛弓帶箭。沒藏訛旁擅弄權術,慣會享樂,卻並不是腦滿肚肥之人,仍不失武人的朴勇之風。

這一小隊人皆是騎兵,出了興慶城,直奔賀蘭山東麓。哨探之人這才知道張元出言不虛,說出就能做到,不由大為嘆服,趕緊飛報給兩處埋伏人眾知道。

拓撥元昊年過四旬,雖貴為帝王,卻周身不見贅肉,騎坐特選駿馬,佩掛上上選彎刀,人、馬、刀貼合為一,果真氣壓一方。這人雖說承接祖父遺業,並非徒手親自開國,卻也從弱冠起便征戰開疆,是個十足的馬上帝王。其人日後若非中了吳昊挑撥離間之計,英年隕命,這個僻處西天的夏國未必就不能混一天下。

拓撥元昊騎坐馬上,不時與身旁兩名太師閒談數語,意態甚是閒暇。似乎胸中全無挂念,全然不象不日就要興兵攻宋,不象是要入山去卜問一件疑難大事。

出城漸遠,離山漸近,道路漸漸消滅,已變得時有時無。禁衛軍兵嗅到山野氣息,胸懷大暢,不等上峰有命,便吹奏起隨身號角。角聲隨風飄蕩,遠入山野,近入林莽,拓撥元昊長笑一聲,打馬向前,超越前隊禁衛,一騎獨出向前飛跑。

跑出不到一箭地,右首矮林間猛然衝出一隻賀蘭紅鹿,斜斜跑向拓撥元昊馬前。拓撥元昊身上有刀無箭,回頭猛喝一聲「弓箭」,便調轉馬頭跟追下去。

沒藏訛旁本就緊跟在拓撥元昊身後不遠處,隨即連連發令,百餘名衛士瞬即變作四隊,分頭兜圍這只不走運的逸鹿。

沒藏訛旁分派已定,向身邊張元說道:「張太師,這個時節,照理不該有鹿吧?」

張元笑道:「沒藏太師,你說這話若不是欺人之談,那就是想要考較我。你以為我是南人,不識北地風物。不要說這時已近晚春,就是嚴冬時節大雪地里,也會有羊鹿出沒。」

沒藏訛旁道:「太師果然博識,只是這鹿不向山野里逃跑,卻向人馬隊里直衝過來,這又是為何?」

張元道:「這鹿受了號角驚嚇,慌不擇路,這無足奇怪。還有兔子受到驚嚇,無緣無故撞到樹上去,白白撞死的呢。」

沒藏訛旁笑道:「張太師,不論遇到何樣事,你都能有話說,反正別人也不知道真假。」

張元笑道:「沒藏太師,我向來都只說真話。」

二人相視一笑,打馬追向人眾。

此時眾軍兵已圍聚在拓撥元昊馬前,空場上躺著那隻死鹿。沒藏訛旁縱馬上前,於馬上向拓撥元昊躬身行禮,說道:「恭賀陛下又射得一隻大鹿,有了這隻鹿,陛下得鹿的數目,至此已過五百了。」

拓撥元昊笑道:「這都是他們射的,我只是跟著空跑了一陣。」

沒藏訛旁不信道:「怎會有這等事?」隨即掉轉面孔,向眾兵丁冷哼一聲,說道:「這鹿是哪個射的,站出來。」

拓撥元昊道:「不用了,是我叫他們射的,一隻鹿,我還好跟他們爭麼?我五歲捉免,八歲射鹿,靠的都是自己一張硬弓。這種百人成群結隊去圍鹿的事,我還真未乾過。」

張元向前道:「帝王射鹿,就該有帝王的氣象。陛下出遊近郊,此鹿自投於馬前,這可是絕佳之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逐鹿天下,此語流傳已久。陛下於早春得鹿,這可是早得天下之兆。」

拓撥元昊道:「物兆也未必可信,事在人為,事在人為。」

一行人未走山西側大道,走的是東側小道,人馬入山漸深,道路愈加難行,已不能騎馬。眾人留下馬匹,步行進山,拓撥元昊不辭勞苦,隨眾行路。

走了一個多時辰,來到牛嶺峰前。嵬名顯勝早已得報,帶領本寺五名僧人立於山下道旁恭迎。這僧人年歲看來也並不很老,只六十出頭,身穿一身明黃袈裟,卻仍能不失山風野貌。

嵬名上師位份尊崇,拓撥元昊又是微服求卜,故此嵬名顯勝無須叩拜,只是合什為禮。拓撥元昊微微點頭還禮,一行人輕聲交談,緩行上山,隱入山門。

百餘名禁衛兵分在寺院四圍及門前山路上守衛,用去六七十人,還有三十人全都跟進寺內去了。

眾兵丁靜悄無聲,專心警戒,四外不聞人聲,只有山鳥啼鳴。

就在這靜寂中,山道前並排來了三人,守衛兵丁尚未及出言喝問,一人已用党項話說道:「我是通譯,只顧傳話,就不必報名報號了。這二位一是河背應天教教主盧子牛盧大俠、一是光州勾連刀的掌門藺一方藺大俠,有事要見西夏國主拓撥元昊,還望你們通報。」純是一副江湖口吻。

這些禁衛軍兵幾時見識過這個?不過還是明白了這三人要求見皇帝陛下。但這三人各掛刀劍,面帶嚴霜,哪裡象是求見皇帝陛下?倒象是登門討債。

兩名軍兵吆喝一聲,各拉腰間彎刀就要拿人。那名通譯雙手連出,各攻一人,轉眼間將兩人彎刀奪過拋下,還將兩人手腕缷脫。

爭鬥一起,軍兵峰擁圍上,這名通譯見人打人,見刀奪刀,片刻間打倒十餘人。餘下兵丁這才知道來者不善,不再硬攻,只是在一旁遠遠警戒,同時派人向寺內稟報。

不多時,沒藏訛旁與張元並肩出門來到山道上,未等二人出言喝問,那名通譯將一番話又重說了一遍。沒藏訛旁當即大怒,喝道:「求見皇帝陛下,有這樣求見的麼?你們這分明是要造反。」

盧子牛冷冷說道:「我若要想造反,也不會千里萬里跑到這夏國來,早已就近造趙宋皇帝的反了。若想造反,咱們早就衝進這小寺里去,取了你們的性命。咱們並不削髮留辮,都是宋境打扮,你真就看不出來?」

張元道:「你們都是宋境的人,又各帶刀劍圍攻皇帝陛下居處之地,就算不是造反,也是妄圖行刺。趙宋皇帝倒行逆施,拓撥皇帝廣行仁義,怎好混為一談?你們不知道助義成仁,只知道助逆為惡。這都是你們身在草莽,不知大義之故。你們只傷了幾個人,並未殺傷人命。雖說衝撞了大駕,也未到不能寬赦的地步,只要你們肯為夏國效力,我張元保你們無恙,還能不失富貴。」

盧子牛道:「你就是那個大漢奸張元?」

張元道:「我是張元,卻不是什麼漢奸漢賊。」

盧子牛道:「是不是漢奸,是不是漢賊,你說了不算,中原人說了才算。藺兄,咱們運氣真是不錯,竟會在這裡撞見這賊子。待會打起來,千萬要留下這賊的性命,好將他帶到宋境去千刀萬剮,在黃帝陵前活祭,以警後來的惡徒。」

藺一方也是一臉喜悅,說道:「盧兄說得很是,咱們不能一刀殺了他,便宜了這賊。」爭鬥中不能傷了張元,這本是一道難題,沒想到在這兩個老江湖手裡竟然毫不犯難。

張元猛喝一聲,說道:「聽我號令,吹報訊號角!不要跟賊人硬拼,退後用弓箭押射,不要近戰。」一聲令下,報訊號角遠遠吹出。

只用三人出面,只傷了十餘名西夏軍兵,信號便已送出,假冒的突圍報訊軍兵也已出動,半個時辰後,沒藏颯乙便會得報趕來。事情進展之順,可說是異乎尋常。

眾軍兵領命退後,拉弓搭箭,團團守住寺門。沒藏訛旁說道:「你們要見陛下,我就大膽做一回主,你們三個這就跟我進去見駕。怎麼樣?敢還是不敢?」

盧子牛笑道:「當然敢,這又有什麼不敢的?不過,咱們不進去。你們若是真心想了卻這場事,那就叫拓撥元昊出來見見咱們。他敢不敢?」

話音剛落,沒藏訛旁還未及答言,拓撥元昊已從山門中轉出。面色陰沉,說道:「我叫拓撥元昊,大夏國皇帝,你們見我有什麼事,只管說來聽。」漢話說得順暢地道。

山路上三人上行幾步,來到拓撥元昊身前十餘步外站定。盧子牛說道:「請問閣下,大丈夫立世,頂頂要緊的是什麼?」

拓撥元昊不耐煩道:「我還有大事要辦,想說閒話,你們盡可以去找別人。」

藺一方道:「一個人,只要當了皇帝,是不是就能出爾反爾、言而無信?」

拓撥元昊道:「你們此生是當不成皇帝的了,用不著學這些帝王之術。」

盧子牛道:「藺兄,這人滑頭得很,咱們還是跟他明說了吧。請問拓撥大皇帝,咱們各家派那百十個人到夏國來習學騎射,早已到了輪換之期,你們卻扣留他們不放,留在手裡充作人質,至今已有九個多月,這事做得實在很不光彩,請問大皇帝,這該如何說?」

拓撥元昊一臉茫然,看看身邊沒藏訛旁與張元兩人,說道:「他說的都是真的麼?我怎就不知道?」

沒藏訛旁說道:「陛下,這都不是真的。這批人習練也算勤苦,無奈天資不足,進境緩慢,目前看來還要一年工夫才能學成。咱們為了他們著想,才沒讓他們迴轉。這等小事,不值得陛下過問,我也就沒有稟報,這都是我的過錯,請陛下降罪。」

拓撥元昊向張元道:「是這樣麼?」

張元道:「陛下,正是這樣。在這件事上,我沒能及時提醒沒藏太師,也有過錯,請陛下一同降罪。」

拓撥元昊向面前三人說道:「你們都聽明白了麼?」

盧子牛道:「既然不是扣作人質,為何會有十餘人死在了這山里?」

沒藏訛旁冷笑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南人身骨本就軟弱,難歷北土風寒,就這麼簡單。不用說是在雪地里騎馬放箭,就算在屋中坐著,在床上躺著,也是會死人的。」

張元接話道:「不錯,正是----」剛說至此,盧子牛猛喝一聲,說道:「你這狗漢奸不要多口!皇帝陛下,既然一切都是誤會,就請陛發一道聖旨,放了這百十個人。這騎射之術麼,咱們也不學了。那死了的十來個人,也只能怪他們命不好,咱們也都認命了,你這就寫聖旨吧。」

藺一方道:「聖旨上還得再加上一句,也得一併放了楚青流。」

此議一出,登時無人再開口說話,事情若真能如此化解,那可是意外之喜。

拓撥元昊看了張元一眼,說道:「你看這事該怎樣辦?這道聖旨寫還是不寫?」

張元道:「陛下,這事萬萬不妥,聖旨更是不能寫。」

拓撥元昊道:「既然這都是一場誤會,那就放他們走就是了,為何又不能放?」

張元道:「陛下,他們這些人,若是依禮求見,話既已說明白了,自然就該下旨放人。眼下他們提刀掛劍來衝撞大駕,威逼陛下發聖旨,這已離謀逆不遠。陛下若在這等情形下發旨,無異於簽了城下之盟。此風斷不可長,聖駕威嚴不容有絲毫侵撓。倫理綱常,規矩理法,乃是邦國之基。」

「谷中這些人雖說不是人質,但他們既敢上門來威逼,眼下也得按人質來看待。人質放與不放,何時放,怎樣放,那還得詳加計議。」

藺一方聽到此處,再也忍無可忍,罵道:「你這狗漢奸,放的狗屁好臭,我若捉住了你,必先敲你牙,撥你舌,取了你半條命,再押回宋境去千刀萬剮。」抽出肋下長柄輕刀,就要衝向張元,腳步才動,張元單手向後一招,身後禁衛軍兵亂箭齊放。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