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早晨,那位還沒出閣的閨女王藍月小姐剛一洗漱,便看見這米鋪子中人來人往,牛車停於門前,真是熱鬧非凡,故而好奇心起,便跟著拿草蓆的夥計,來到了自家的門前,正好看見他爹令手下,將吳妖老抬進牛車的血腥一幕。

看著這一幕,大小姐動了惻隱之心,便在牛車即將拉走吳妖老之前,把父親攔截了下來,並質問他為何「見死不救」?

對問,王瑞發感覺理虧,就非常難堪的支吾了一下,如實告訴自己的寶貝千金說這是祖宗留下的規矩,不幹凈的人,就得「打發」掉。

面對著王老闆拿規矩壓人,小藍月非常不以為然,她指著自己親爹的鼻子便問道:「……去年天旱,你在咱家店前開『舍粥棚』,往來討活的乞丐和災民浮臭十里,當時你怎麼不嫌髒?」

對問,王老闆面露囧色,只是支支吾吾的說那是「衣臭」,沒見血,不一樣的。

對答,這刁蠻的王藍月一聲冷哼,又指著自己身邊的一個矮胖夥計道:「王胖子去年卸米,砸傷了腳,你背著他出去看大夫,血從倉庫一直流到藥鋪,為什麼沒見你把他也扔了!」

王藍月牙尖嘴利,這一句問,當時便讓那個王胖子以及自己的親爹徹底無言以對了。

就這樣,在王藍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質辯下,糴米行的王瑞發十分不情願的接受了半死不活的吳妖老,並把他從側門拉進了店內,進行治療。

其實,當王藍月和自己親爹起了爭執時,他吳妖老是一直聽的見的,雖然……他睜不開眼睛。

王藍月對吳妖老好,也因此,在吳妖老心中,這個王藍月是一個真正的好姑娘,她能對於一個要皮像沒皮像,要銀錢沒銀錢的糟老頭子都如此發善,也足以見得她內心的單純。

當然,再之後的故事,就比較俗套了,吳妖老於王家的鹽米鋪子中養了一個多月的傷,便可以下地走路了。

而在他能下地走路之後,便決定「當一回人」,略微報答一下王小姐的救命之恩。

於是,這隻活了六百多年的老妖精隱姓埋名,住了下來,因為他油嘴滑舌,且會寫幾筆文字,便留在王老闆的米鋪子裡當起了筆頭夥計,一大把年紀跟著些小伙子們計量米數,擺設稱子,整天忙的不亦樂乎。

當然,作為一隻不甘寂寞的貓妖,他留下來,肯定是要給自己的恩人解悶子還人情債的,故而吳妖老從一開始便不斷地與王藍月套近乎,並最終成了這小丫頭的忘年交,更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走進了少女的內心世界。

這個方法,聽上去曖昧,其實特別簡單,也是現代的許多少年男女競相使用的把戲,那就是在小姑娘十六歲那年,她的吳爺爺,送給了小藍月一隻黑身白額的小花貓作為賀禮。

那一隻小貓,是吳妖老在自己的後代中精心挑選的,因而格外小巧可愛,不但長的乖巧。而且頗懂人言,自然更得少女的歡心,以至於小姑娘只要在家,便一定會捧著這隻小貓出入同行,有些只有少女才言的心事,她更是只會悄悄對著這隻小貓一吐為快。

不過,讓王藍月這個小姑娘全然想不到的是,這隻小黑貓其實是吳妖老在她身邊埋伏的一隻眼線,這隻眼線,平日裡逗悶子說心事,但在藍月睡熟之後,小崽子都會偷偷起身,去吳妖老那裡進行一番請示彙報,把自己主人的日常工作生活都和老妖精說一番。

……聽至此,我有些鄙視的上下打量了一番這個糟老頭子道:「我說,你不會看上人家藍月姑娘了吧?你一個六百多歲的妖精,去禍害一個十六歲的小姑娘……也太喪盡天良了!」

「我呸!」吳妖老聽著我的調侃,肺都氣的炸了,他蹦起身子,指了指我的鼻子道:「姓霍的!你說話注意點!我和王小姐是純潔的革命友誼,你要是再亂說,小心我發飆,告你誹謗!」

吳老妖精在爭辯時那臉紅脖子粗的樣子,看著我老喜感了,不過我知道這個要命的傢伙是不能逗的太過了,否則倒霉的還是我自己。

故而在略占了點便宜之後,我正色點頭,沖他說道:「我知道了!你繼續說,只是這個女鬼為什麼要讓你給我講她的往事,你最好告訴我們這其中的緣由就成!」

隨著我的話,吳妖老恢復了常態,他點了點頭,拋出了一句「那是自然」,便開始繼續敘說他與那一隻藍旗袍女鬼的陳年往事。

……吳妖老說,他陪伴王藍月的日子,過的很快也很慢,也就在王藍月十六歲那年之,他女主人那種無憂無慮的日子,便徹底結束了。

按照當時的社會習俗,女孩子一到了二八年華,便不可留在家中,是要談婚論嫁的,否則一過了十七八,便是老姑娘一個,縱然天仙,再想要嫁出去,也難如登天了。

也因此,這藍丫頭的生日剛剛過去之後,那些說媒拉線的婆姨們便陸續邁進了王家米鋪的門檻,最多時,一天兩三位也是有的。

在怎麼說,王藍月也是黑虎村第一號的大美人,於附近村鎮以至於濟南近郊都是有著名號的,這樣的女子,那自然是富家子弟,地方豪紳們趨之若鶩的對象。

但即便如此,王藍月也沒能順利的嫁出去,因為女孩子太有名或者脾氣太怪,也實在不是一件好事。

總之,因為王藍月小張揚的性格以及自己父親「奇貨可居」的想法,王藍月的婚事半年多也沒能說成,前來說媒的對象,不是藍姑娘看不上,就是她親爹看不上。

直到……一個有權有勢的傢伙來到了黑虎村,這一切方才有了顛覆性的變化。

在黑虎村王藍月十六歲生日之後的某一天裡,黑虎街突然來了一位大人物,據吳妖老的回憶,這位「爺」,來的時候,前後擁戴的家丁就有五六十人之多,一個個掛著長槍短炮,高頭大馬,器宇軒昂,好像正規軍一般。

而在護衛的馬隊之後,那位正主的座駕,則更是讓人亮瞎眼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