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克里格的援軍,與更遠處的風暴

戰爭是一個永恆的話題,也是後帝皇時代里每一位帝國公民自降生到死亡,一直都難以逃避的話題。

它像是一座不斷被敲響的鐘依照著距離的遠近,給予哪怕相同的星區、星系間不同的人群以截然不同的感受。

俄爾普斯也是如此,沒有任何例外。

對星區統治中心的首府世界阿馬拉生活的人民來說:

戰爭是遙遠的彼岸傳來的緊張情緒;是交易市場上偶然波動的物價;是工作單位偶爾被通知的加班、調休的行政命令;是隔壁星區那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的飯後談資。

但對這群幸運的人來說,戰爭唯獨不意味著流血與死亡。

同人不同命,星區邊陲生活的帝國公民就沒有這樣的運氣。

戰爭對於他們來說是切身處地的另外一番感受:

它是朝不保夕的惶然;是遠方親友生活的城市陷落的噩耗;是食物與淡水都無法保障的窘迫;是無處不在卻又如影隨形的死亡。

卡庭,俄爾普斯星區的北方戰區,也是星區北方艦隊對混沌防線的星系首都世界,就籠罩在這樣的氣氛當中。

以帝國海軍俄爾普斯艦隊的高階將領——海軍提督、歐內斯特·約瑟夫中將為首的北方艦隊,就是依託著這個星系的防禦體系,在艱難地維持著與混沌艦隊的平衡。

帝國曆39,距離帝國艦隊的那次慘痛迴廊之戰,已是幾十年的時間過去。

如今的北方艦隊和他們駐守的卡庭星系防線已不比從前。

得到帝國的有限支援後,艦隊的規模已經勉強達到了最低的防衛標準。

雖然還是沒有主動尋求作戰的能力,但比起最初的一日三驚連星系防衛都難以維持的日子,已經是改善了太多太多。

卡庭首都世界的軌道上,俄爾普斯北方艦隊的旗艦——聖潔之語號戰列艦的穹頂大殿里。

歐內斯特·約瑟夫中將正握著自己的提督權杖,長久地佇立面前的星圖下,陷入了這場漫長棋局的長考之中。

這是他最近十年生活的一種常態,也是以他為代表的北方戰區的軍人們的生活的某個縮影。

戰爭在這裡已經延續了數十年的歷程,並且還未看到結束的希望。

在帝國普通公民並不長久的平均壽數映襯下,這場對混沌和異形的抵抗必將占滿幾代人的記憶。

自從接掌這裡的防務開始,這位出身高貴、年僅150歲的將軍就再沒有一次完整的睡眠。

最初的戰火從哈桑星區的邊緣燃起,並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向整個星區蔓延開來。

獸人的攻勢到來的是如此的猛烈、突然,俄爾普斯艦隊甚至未能完成集結,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鄰居,也是俄爾普斯實質上的盟友徹底淪陷。

作為同期建立的五大星區的中央星區,失去了哈桑星區作為戰略縱深後,接下來的戰火就不可避免地向著俄爾普斯本土燃燒。

可星區根本沒有力量阻止獸人的來襲。

因為一直以來沒有戰爭危機的俄爾普斯,本身已經連著3個千年向外提供額外的物資,以支持暴風星域的其他戰事。

星區防衛力量的高階將領們不止一次地提出過艦隊的保養、維護和周邊防務的整頓。

但龐大的經濟壓力之下,主宰星區大權的俄爾普斯家族最終選擇了放棄。

這種不作為帶來的苦果,在延遲了數百年的時間後,最後由他們的後人品嘗。

當哈桑星區的戰爭BOSS帶領著鋪天蓋地的獸人艦隊,以無可阻擋的攻勢向星區本土撲來時。

這一任的星區總督就只能看著自家連編制數量一半都不到的艦隊無計可施。

是的,在帝國海軍對大型星區防衛艦隊的設定里,滿編20艘以上中大型艦船,並且包括最低五艘戰列艦,才是俄爾普斯該有的體量。

但彼時的俄爾普斯符合標準的戰艦數量也只有區區12艘,其中戰列艦更是只有三艘。

就這,還要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喪失機動能力的、只能在軌道上充作炮台的廢船刨除在外……

之後的戰事自然不用多說,且戰且退的俄爾普斯艦隊在數十年里將有限的兵力發揮到了極致。

他們依託著邊境星系的防衛體系與當地軍民的團結一致,才勉強的抗住了獸人那無窮無盡的數量和指數級上升的入侵強度。

但就在此時,與哈桑星區方向完全相反的萊亞剋星區的廢墟里,居然傳來了混沌艦隊出現的消息。

彼時的暴風星域雖然並未重視這裡的威脅,但軍令部與海軍中不乏遠見卓識之輩。

在他們的努力下,暴風星域當局還是象徵性的從星域大艦隊抽調了三艘大巡前往支援。

但兩面夾擊的形勢還是讓星區無以為繼。

星區艦隊主力只能在兩個完全相反的戰區中間反覆徒勞的奔跑。

再加上混沌早有預謀的腐化與滲透,最終釀成了那場著名的「迴廊海戰」的慘劇。

歐內斯特·約瑟夫由一艘戰列艦的少將主官晉升至海軍中將,就是在這樣風雨飄搖的背景下完成的。

如果有選擇,他寧願不要這個象徵榮耀與權利的地位,以換取他人生後半段里能有一個相對平穩的收場。

但命運就是如此殘酷,世代從軍的他也不可能在帝國危急存亡的關頭退縮。

軍情如火,他從晉升中將儀式到受命接掌北方戰區的全權政務,中間只有儀式所須的那短短的幾分鐘;

戰事如爐,從他接受北方艦隊時艦隊只有三艘戰艦的窘迫,到如今艦隊數量翻了一倍有餘已經能夠抵禦混沌的侵襲,則用了他人生里最為漫長的十五年。

如今的約瑟夫中將比實際年齡要蒼老很多,本來預定在50年後的延壽手術怕是要提前進行。

但代價是值得的,北方戰區的防衛態勢穩定讓整個星區都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在他的領導下,依託著卡庭星系的要塞防禦體系的北方艦隊,戰果輝煌。

在不到敵艦二分之一的數量比下,他們已經擊退了混沌艦隊數次的進攻浪潮,為整個北方戰區爭取了近半年的和平時間。

更多的勞役與工程物資在這段時間裡源源不斷地從後方彙集,然後在卡庭的背後構築起全新的防禦體系。

卡庭星系背後原本無險可守、一馬平川的戰略空白,在北方艦隊不計代價的死守中,終於有了一絲容錯的空間。

但敵人不會無所作為,最近的正面態勢過於平靜,平靜的讓約瑟夫本能的感到了其中的異樣。

這在他眼中與其說是敵人久攻不下的喘息,約瑟夫更願意相信是一次更大的攻勢正在被醞釀。

審判庭的情報也證實了他的一部分猜想:

在已經失陷的納茲萊姆鑄造世界上,有全新的、未知型號的巨大戰艦正在被建造。

那種戰艦的具體情報暫時還未取得,但約瑟夫僅僅從圖片里它躺在泊位中那與龍骨幾乎等長的主炮就可以想像它的殘暴!

這算是什麼?

一艘搭載了巨炮的戰艦?

還是一門巨炮被搭載了戰艦引擎?

但不論如何,當這座戰艦建造完畢,承載著那門毀滅重炮來到卡庭防禦前線時,戰爭的模式將被永久性的改寫!

一種重型的、純粹為打擊永備防禦體系而生的戰艦!

在這把新生利劍的威脅下,卡庭與它背後新生的防禦都沒有了意義。

必須主動出擊!

純金打制的提督權杖重重地敲擊在桌面上,驚嚇到身旁工作的參謀人員的同時,也讓整座大廳內的目光彙集在他的身上。

必須將其毀滅在未到達戰場之時!

這是約瑟夫得出的最後結論,也是他的眼神里萌生死志的最大的理由。

「不惜代價!」

他的嘴角將這兩個詞彙作為結論,最後化作言語吐出,讓身邊的青年參謀狠狠地打了一個激靈。

他不敢詢問面前統帥的話從何來,但僅憑這兩個詞彙就已經能聞到其中無盡的血腥。

星空下的卡庭要塞開起來依舊平靜,但約瑟夫知道戰爭的腳步已經到來。

與這裡逐漸緊繃的氣氛不同,亞空間內自克里格向俄爾普斯行進,途徑奇洛斯的航段內正,有更大的力量在前進。

由七艘克里格工業體系建造的打擊巡洋艦,和火鷹戰團自有的猛禽之王號星際要塞組成的龐大混編艦隊,正在以靜默卻壓迫性的姿態向著俄爾普斯趕來。

秩序之錘,秩序之盾、秩序之矛、秩序之劍,四艘以秩序為名的克里格造船廠第一代產品;

再加上破曉之光、黎明之火、血之重生號三艘第二代巡洋艦;

總計七艘大巡以眾星拱月的姿態圍繞著猛禽之王號,搭載著其中3500名阿斯塔特戰士,在以標準的行軍陣列從遠方趕來。

如此龐大的艦隊帶起的亞空間波動,幾乎可以與半支星區大艦隊媲美。

而更是讓知情者心驚膽戰的,則是這些戰艦無一例外的阿斯塔特戰團標識。

這是由四支戰團集結而成,最少一個以上完整戰團十個連隊的兵力在武裝前進。

奇洛斯星區數十顆行星、上百名星語者盡皆被艦隊的威嚴所震懾。

他們陷入了難以言表的安靜之中,直到艦隊的尾焰已消失許久都不能平復。

如此整齊的行動,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

這樣的情況也立即引起了包括審判庭在內,整個暴風星域當局的高度警惕。

阿斯塔特戰士,既是帝國最為鋒利的劍,也同樣是帝國最為深重的噩夢。

帝國對他們的態度是如此的矛盾,原因只在於對這些超人的武士,帝國從來未曾真正實現完整的控制。

沒有控制與服從,何談信任與支持。

基利曼設定《阿斯塔特聖典》的意義也在於此:

一個你知、我知的自我束縛;一個雙方默契下,自我囚禁的枷鎖。

僅此而已。

他清楚的知道純粹以武力為核心的集團,必定無法長期維繫,遲早會陷入自毀的末路。

所以純粹由阿斯塔特組成的帝國政府,是完全不可行的道路。

反過來也是一樣,明明有阿斯塔特軍團的存在,但既不能對其信任,也不能加以善用。

完全無法控制阿斯塔特的政府同樣也是一條死路。

帝國與阿斯塔特必須嘗試重新建立彼此間的信任,尤其是在大叛亂剛剛結束那風雨飄搖的千年之內。

他們二者無論是哪一方,都已不能在承受更多的損失。

可如今,這種脆弱的平衡被公然打破了。

帝國可以自我麻痹,接受個別的初創戰團以各種理由拒絕《聖典》,因為那證明他們至少還有解釋的慾望與被信任的需求。

但帝國不能接受一批二代乃至三代的阿斯塔特戰團明目張胆的聯合,因為那意味著帝國最高武力的序列,正在脫離他們的控制。

這是比俄爾普斯徹底陷落本身,更加可怕的事情。

來自克里格的阿斯塔特艦隊征途還在繼續。

但尚未等到他們真正達到目的,他們存在本身的影響已如漣漪一般向著遠方擴散。

暴風星域與更遠處得到緊急通知的泰拉議會一樣,今夜註定將有無數人因為他們的存在而無法成眠。

這是一個不平凡的夜晚,因為有無數雙的眼睛在泰拉與他們之間游弋。

每個人都在等待天亮之後高領主議會的最終結果。

因為那意味著帝國對他們的看法,和一些隱藏在背後更本質的邏輯。

妥協還是對抗。

是高領主議會即將做出的兩種截然相反的選項。

前者意味著凡人執政時代的結束,舊有的武力集團將延續荷魯斯的遺願,將帝國徹底帶向由軍事統治構成的失控的戰車;

後者則意味著這支艦隊的悲劇下場,高領主議會必須用最嚴厲的手段來處理他們,以宣告高領主們代表的凡人們堅定的立場。

唯有如此,方能震懾後來之人,從而維護帝國統一的法理性。

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即將生成。

而作為這場風暴的發起者,與可能的直接受害者。

遠方艦隊中的戰士們卻依舊被蒙在鼓裡,對泰拉發生的一切無從得知。

一更,應該還有二更,求票。

另:我中獎了。

書接上回我說的隔壁鄰居被帶走,今天中午我接到了本地防控部門的電話,我已被正式列入刺激密接名單。

我現在正在家中,在等待社區上門貼封條。

不幸中的萬幸,居家隔離,我的更新暫時不受影響。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