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對「永生者」的思考,與最輸不起的一戰。

一次預料之外的重逢,讓加爾文意外之餘,不由地開始正視康斯坦汀一直為之努力並踐行的「雲端永生」的概念。

這個概念如今被康斯坦汀活靈活現地演繹在加爾文的面前。

讓他在心有所感的情緒下,不禁對自己的靈魂與這個宇宙的關係有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深度思考。

人類關於永生的暢想早在茹毛飲血的年代,就已經與種族延續的本能一起被銘刻在每一個生命的本能之中。

而加爾文作為一個靈魂上特殊的存在,更是在這個宇宙中人類之主的帝皇幫助下,已有過一次轉世重生的經驗。

從前的他對這個方向沒有探索的興趣,是因為曾經他生命中最大的遺憾已被帝皇滿足;

而如今的他想要去探索這個位未知的領域,自然也因為對人類種族命運的期待下,他對力量有了更多的渴求。

總是要有所改變的,不改變自己就不足以完成那遙不可及的理想;

不改變自己,就只能掙扎在一場場無盡的戰爭之中於事無補,眼看著人類黑暗的命運到來……

戰爭前夕的深夜裡,他對自己這樣說道。

「永生者」這個概念對帝國並非什麼新鮮玩意,甚至連帝皇本人與同為基因原體的火龍之主沃坎,都是在帝國內部資料里,被明確認定為「永生者」的存在。

出於對帝國歷史的了解目的,在泰坦地下深處的圖書館裡,加爾文也沒少讀過那些在帝國初期,帝皇以及那些圍繞在帝皇身邊的傳奇英雄們的履歷。

他們的存在是如此的特殊,以至於可以在經歷徹底的死亡後再次重生;

而這種力量於肉體恢復方面的顯現,在帝國的基因科技下並不奇怪;

他們是如何將自己的靈魂也錨定在某個時刻,以在物理形態受到毀滅後還能恢復,才是加爾文所關心的問題。

或許他們與加爾文一樣特殊,也是靈魂層面上的外來者嗎?

有過那麼一瞬間,加爾文曾這樣想過,但隨即就被自己否定。

如今的他雖然並未經歷那種徹底的物理形態毀滅,但自從在時間線上完成自我的統一以後,他就對自己有隱約的預感:

普通的物理毀滅對他可能並沒有想像中的威脅,這裡的力量即使強如恆星破碎,也只能對他的肉身加以破壞。

至於他的靈魂本質,則遠遠不是這種力量能夠影響的。

但這還不夠,遠遠不夠。

在加爾文的眼中,只有自己的超然,對混沌諸神的威脅下,對整個人類種族命運的影響還是太過渺小。

個體的超越對整個種族對面的黑暗,顯得如此力不從心、於大局無補。

帝皇想必也有一樣的感受。

否則壓根就不會有祂對古聖遺產的研究,更不會有關於人類種族整體升格,成為靈能種族的宏偉計劃。

可怎麼改變呢?

當問題轉移到具體執行時,這又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了。

加爾文看著自己靈魂中的那座城市,久久不曾言語;

在過去的任務里與形形色色的亞空間惡魔的戰鬥中,加爾文已經收集了太多的靈魂。

而就是這些靈魂的存在,讓他在偶然的休息時,對靈魂的本質有一些不一樣的思考。

而那些戰死的灰騎士出現在他的靈魂之中後,他對於未來更是有了一個隱約的方向。

康斯坦汀的出現,不僅僅是命運給他一個故人重逢的驚喜;

他更是像一座銅鐘,在加爾文逐漸被凡俗的戰事淹沒的時候,再一次用自己存在的聲音,敲響了加爾文對於未來的思考。

加爾文眼下的工作重心,當然還在俄爾普斯的戰爭之中。

可經歷了此次意外的重逢之後,他在完結這裡的戰爭後返回泰拉時,與帝皇那次命中注定的重逢,也有了更多的疑問與期待。

戰爭的鐘聲終究還是不可阻擋地被敲響。

當俄爾普斯這把重弩,在加爾文的指引下完成最終的蓄力之後。

對於哈桑星區獸人的戰役,也終於開始展開。

帝國曆39,坐標暴風星域-俄爾普斯節區-俄爾普斯星區/哈桑星區。

自加爾文返回俄爾普斯半年以後。

這場僅帝國方面投入兵力超過2000萬,阿斯塔特超過5000名,甚至還有泰坦軍團出現的宏大戰役,終於在牽扯整個暴風星域的億兆黎民一年後,開始打響。

戰爭的方案在統帥部高階將領中並未引起太多的爭端。

鑒於哈桑星區那狹長的地域環境和工業布局,所有參與到這場戰爭的高層都明白,這是一場沒有捷徑可走的苦戰。

曾經在數個世紀防務敗壞下,被輕易丟失的諸多要塞世界,此時都變成了一個個被以猩紅色符號標註在戰役進程表上的天塹。

而作為戰爭另外一側的獸人,則更是被加爾文帶領來自異形審判庭的技術人員,對所有的參戰將領來了一次徹底的科普。

必須畢其功於一役!

此次戰役,首戰必須就是決戰!

獸人這個在審判庭看來,純粹以戰爭為目的而生的種族,那無法估量的繁殖速度被再三強調;

而一旦戰事拖延,曠日彌久之下:

帝國方面軍事勞頓、將士疲敝還算小事;

對方在長久拖延下,死灰復燃重新擁有戰力;

才是加爾文等人最為擔憂的事情!

希克斯——帕爾默——波文——沃斯特——普利斯特萊……

一道狹長的進攻路線圖在戰爭前夕的會議中,被加爾文反覆地標註在指揮大廳的全息主屏上。

這前四個星系,已經是帝國方面在經過無數次的推演和反推演之後,找到的最佳進攻路徑;

也唯有這些星球之間尚且不算太遙遠的距離,才能在帝國方面不計成本的第一波雷霆萬鈞打擊之下,為帝國之後的戰役維持上一條可以被接受的後勤補給線。

至於此次戰役的最終目標,那個被稱為普利斯特萊的星系,就正正好好地卡在哈桑星區的中央位置。

它作為一個並不富庶的星區被選為首府,在加爾文等人的眼中是有極為明確的戰略意義的。

不論是從南到北,還是從北到南。

加爾文反覆丈量過與它距離最近的兩個方向的星系,其中的距離都足有數十萬個天文單位之遠。

這是一處放在加爾文前世里,從地緣政治上講類似澳洲的存在。

戰爭的雙方無論是從亞洲還是從美洲出發,這裡都將是兵家必爭之地!

它龐大的星系級的領土帶來的戰略意義,會讓任何失去它的一方整體的大艦隊集結,和後勤的保障範圍都大踏步地向後退縮數千公里!(在這裡,就意味著數十萬個天文單位。)

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一旦失去這裡,失敗者的戰略威懾與控制範圍,都將徹底的被推離星區的中心,而勝負的天平則會狠狠地朝擁有這裡的人大幅度地傾斜!

這還僅僅是土地字面意義上的空間價值,它龐大領土帶來的農業產出帶來自持能力,則更是足以供養守備的軍隊以大多數的糧食補給;

其下轄的工業世界,也可以在本地礦產的支援下,完成多數輕武器的本地製造;

甚至一些包括大艦隊維修所需的重型裝備與設施,它都可以在俄爾普斯把核心部件送達以後,在本地完成對大艦隊的維修保養!

萬金不換的戰略寶地啊!可惜如今是在敵人的手裡……

加爾文看著這個星系的標註一動不動,整整站了5個日夜;

在他和俄爾普斯其他軍團高層的眼中:

能否在第一次戰役打響後,一路勢如破竹,趁著獸人未來得及反應將這裡拿下,就決定了整個戰爭絕大部分的勝負走向。

這就是,首戰即決戰的意義呵……也是他與整個俄爾普斯,最輸不起的一戰……

二更,先發後改。求票!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