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蹭熱度的過氣導演(第二更)

研討會嘛!

批評總結…

當年《流浪地球》也整過研討會,有用嗎?

科幻電影起來了嗎?

不還是半死不活!

你大可以說:連自己人喜歡看什麼都沒搞懂呢,還想讓外國人也喜歡看?

但沒什麼用,我們的藝術圈,向來把老外的口味放在第一位,否則《唐式少年》、清華模特…

一個個還高高在上:國人根本不懂服裝,也根本不懂審美!

為迎合白人優越感的種族歧視為榮,端著『高級黑奴』心態而不自知!

出了電影資料館,徐爭忍不住抱怨一句:「說實在的,除了好萊塢,全世界其它國家的電影都沒有走出國門。畢竟走出國門的標準是有大量的海外票房收入才算,符合這一標準的只有好萊塢電影,所以只有美國的電影才算真正的走出了國門。」

沈長林樂了:「你往好處想,這幫人最多也就活個二十年了,到時候就該我們樹立標準了!」

「真正的原因,這幫人避而不談!」

什麼真正原因?

就跟某位大佬提議的『建議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

難道年輕人不知道產業報國嘛?

一點使命感都沒有?

說回電影,電影是藝術和創作,電影的標準直接決定了電影質量。

最近幾年留給電影人的創作空間的確越來越小,容易觸及的敏感線卻越來越多。

你拍同性,有人說你思想導向有問題;你拍犯罪,有人說你太關注社會的負面…

無解!

兩人上車,徐爭突然道:「你說阿謀導演能不能看上我?我好想演一部《狩獵》那樣的電影啊!」

很正常,畢竟當年在話劇舞台上躺了四十分鐘!

——表現人物的「擁擠」感。

沈長林笑了笑:「應該挺合適的,《大佛》裡面有個老闆的角色,蠻適合你的!」

「老闆?《大佛》講述什麼?」

沈長林大概講述了一下,把《大佛》的故事背景放在了某邊陲小鎮…

「這…尺度會不會太大?」

「我們會在電影開頭增加一段說書人的劇情,而且讓說書人的角色貫穿始終,這僅僅只是一個故事!」

「找誰演呢?」

「阿謀導演想找李雪建和范韋,我推薦了趙本衫…但本杉大叔最近幾年有點麻煩…」

徐爭點了點頭…

演而優則商不失為一條出路,但偏偏本杉大叔去碰了一條不該碰的路,交友不慎,站隊錯誤…

……

《北西》作為薛小璐的第二部電影,宣傳待遇比《失戀33天》高多了。

這個待遇指的是媒體關注度,《失戀33天》那會還得靠沈長林出來搏關注度,到了《北西》,有的是媒體主動採訪…

首映儀式,來了一堆媒體、電視台…

沈長林跟徐爭是後半段才到的。

薛小璐正在接受採訪:「其實拍攝之前,我也有疑惑,因為沒有男人會對孕婦有慾望!市場上就很難有所回報。」

「長林建議我做成喜劇!」

首映儀式,徐爭比沈長林更受關注,畢竟《泰囧》13億票房神話,他才是締造者!

而且徐爭近期很少公開露面,好不容易逮到機會…

不過媒體問的多是『八千萬分紅』到帳了沒,以及『億萬富翁的傳言是不是真的』…

很多媒體宣傳『徐爭或憑《泰囧》成為億萬富翁』!

藝術造詣什麼的,很多觀眾不一定感興趣,但誰賺錢以及賺了多少錢,大家很關心。

畢竟這個更直觀嘛!

徐爭解釋:「分帳還沒下來,我們院線結帳至少要三個月…億萬富翁得看分紅到底有多少…」

「《西遊降魔》,我看了周星星很多電影,他是我的偶像!」

「有合作當然更好,具體還要看劇本還有雙方意願…」

「《北西》,我在內部放映的時候看了一遍,就是覺得薛小璐導演真厲害,這電影牽扯到那麼多敏感的東西,但她處理的非常棒,能夠順利過審!」

「合作?我當然想了,但我的形象不太適合浪漫愛情戲了…」

沈長林很罕見的遭到了冷遇…

蹭熱度的『過氣導演』…

他娘的,一睜眼,《大人物》已經是華語片第三了!

《泰囧》、《西遊降魔篇》是第一、第二…

不對,《十二生肖》總票房8.7億,《大人物》是第四名…

當然,媒體也不會忘了他!

沈長林是監製還有總出品人——《BJ遇上西雅圖》,長林影視負責60%的投資!

立項階段,光線傳媒不是很看好,畢竟一個孕婦還是小三赴美生子,然後還他媽找到真愛,太假了!

所以,只投了10%,剩下的30%,趙姍的天下娛樂投了30%,薛小璐自己投了10%…

讓他聊一下《北西》,他回答:「我覺得浪漫愛情片最重要的是演員,演員選對了,再配合不錯的故事,相得益彰!」

對的,豆瓣有個關於《北西》的評價:『嘖嘖,幸虧這電影讓湯惟演的,要是換成楊小蜜,估計沒人願意相信這是愛情!』

當然,這個時空換成了萬倩…

氣質還有觀眾印象,萬倩都很優秀!

……

《BJ遇上西雅圖》,非常典型的浪漫愛情片,類型片決定了敘事套路:遇,挫折,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大團圓結局!

影片的前半段都極力的展現文佳佳作為拜金女的缺點,同時又隱藏著弗蘭克好男人的優點,看似有意為之又為兩人的愛情埋下伏筆。

高明之處,在於先模糊了兩人的背景,再通過兩人的相識與對話慢慢勾勒出人物形象。

用畫面交待故事發生,以台詞推動故事發展,人物弧線和心理轉折隨著劇情的深入而更為生動立體。

愛情是愛情電影的核心,故事還增加了許多當代的社會事實來為這份浪漫做調料劑:小三,女同,單親家庭等等略顯敏感的內容都編排其中,不過導演並未深刻的觸及這些尖銳話題,而是作為一種引子來給影片增加代入感,營造一種真實感。

這部電影能那高票房,可以預見!

沈長林本來想好好在微博夸一番《北西》,還是算了,轉載了上映的宣傳文案,然後滾回家去了…

你一個蹭熱度的過氣導演,就別作妖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