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有一個傳聞…

就是《黃飛鴻之西域雄獅》這個點子是洪金寶『偷』的成龍——《一個好人》拍攝時候,某次飯局,他向大師兄洪金寶提及《西域雄獅》的故事梗概:清朝年間,一名大內侍衛在坐船去往美國西部解救公主的途中因失憶而被印第安人所救,之後與西部牛仔展開一場大戰。

《一個好人》是洪金寶導演,成龍主演的電影。

96年,嘉禾希望繼《紅番區》、《警察故事4》之後,再為成龍打造一部國際化的作品,為了吸引觀眾,嘉禾決定讓洪金寶、成龍這對久未合作的老搭檔,再度聯手,就是《一個好人》…

聽完這個創意,洪金寶立馬找來司徒卓漢、史美儀、許莎朗等幾名編劇,讓他們完成了整個劇本的創作,這時候永勝想做《黃飛鴻》…

《黑俠》大賣,永勝想讓徐可跟李連結再合作一把。

司徒卓漢之前跟李連結合作過《冒險王》,也是永盛出品的,他把這個創意一說…

徐可邀請洪金寶加盟,搶先成龍拍出了《黃飛鴻之西域雄獅》。

於是,成龍的《西域雄獅》改名《我是誰》…

《西域雄獅》的「捷足先登」,也沒有妨礙次年《我是誰》在全球電影市場的大賣。

1998年9月,成龍憑藉《尖峰時刻》成功進軍好萊塢!

再後來,《上海正午》也延續了這個故事…

所以,《黃飛鴻之西域雄獅》中黃飛鴻失憶誤入印第安人部落和《我是誰》中成龍因失憶落入非洲野人部落橋段的雷同,包括後來的《上海正午》,這三部片的敘事風格和故事情節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有媒體提到這個事,成龍先是點頭:「這個創意確實是他偷我的…我確實很生氣,不過他道歉了!」

「我們都這麼大年紀了,哪還有什麼恩怨放不開呢?」

「很感謝長林,找我們三一起演《伸冤人2》,現在我們經常通電話討論續集的打鬥設計…」

「那導演,《伸冤人2》劇本寫完了嗎?」

「還在塞包袱,主要劇情已經確定了…等我拍完《八佰》,差不多就可以啟動了!」

有一個大問題,三兄弟的戲怎麼整合?

矛盾肯定有,展開之後,怎麼往回收?

最佳方式就是死一個,比方說一次行動,因為成龍、洪金寶各執一詞,而且都很倔強,導致元彪掛了…

但這個不行,你要是敢安排元彪掛了,行不行觀眾直接砸銀幕?

觀眾想看的就是老哥三重出江湖,然後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你踏馬拍個動作片還要給觀眾添堵?

是不是腦子進水了?

……

28號,忙了半個月的沈長林回京城,此時,《伸冤人》的票房已經是13.2億了。

2015年開年才三月,就出現兩部票房破15億的作品!

總局狂喜…

各種跡象表明今年總票房應該能有500億!

回到京城,不代表宣傳結束。

沈長林還得接幾個採訪,算是鞏固一下。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觀眾捧場吧…《伸冤人》這個片子,我自己預估也差不多八億水準。」

央視《中國電影報道》安排採訪,沈長林穿著白襯衫,坐在靠窗的位置,燈光打在他的臉上,一臉的油膩…

「很多人說我是票房預測專家,其實真不是,我自己預測從來都不准,我喜歡的電影票房也不高,比方說去年的《明日邊緣》,我就很喜歡,我覺得至少能拿10億的,結果只拿了3個億…包括《超能陸戰隊》,我也覺得至少十億起步…」

「更大原因…應該是觀眾觀影興趣的飆升,我記得有個數據,08年的時候,我們的人均觀影人次只有0.4,到了群年,這個數字已經漲到了1.4…說明觀眾愛看電影了,也願意支持國產電影,我覺得《伸冤人》大賣更多是這個原因,畢竟我自己看,這個片子瑕疵還是很多的。」

「接下來長林影視準備怎麼發展?我發現你們公司很少發片單?」

「片單…沒什麼意義,電影最重要的是人,你不能把它當成管理運作,我們接下來的目標就是聚焦科幻、動作、喜劇三大類型。」

「為什麼是這三種類型?」

「首先,批判社會、探討人性、藝術創新的內容,不是電影的主流,我們當然會做,但不會把主要精力用在這上面,從全球範圍看,這三種類型是最主流的!」

「其次,長林影視的定位是主流電影公司,我們的創作方向應該是主流的!」

「那你對粉絲電影怎麼看?」

沈長林笑了笑:「粉絲電影這種情況很常見,當電影的創作方向被資本與市場裹挾,就會催生出一批同類型、依照大數據創作出來的電影,因為只有這樣的電影才有可能收回成本,大數據認為粉絲電影最保險,大家就一窩蜂做粉絲電影了!院線也願意給這類電影空間…」

「你對院線有很多不滿?」

「談不上不滿,但我最近在懷疑院線生態到底代不代表電影生態…」

頓了頓,沈長林接著道:「舉個例子,就好像武俠電影,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認為武俠電影沒什麼市場空間,但是《江南七怪》上限後,一個星期的點擊量是1個億,截止到現在,分帳後的收益接近8000萬…如果放在影院,8000萬的分帳代表兩億以上的票房。但《江南七怪》能有兩億票房嗎?」

「這代表什麼?」

「這說明觀眾還在,但他們可能不是院線的主流觀眾,不願意走進影院。這個事,給了我很大的衝擊!」

「衝擊?」

「網際網路的存在、發聲,讓很多事情可以迅速凝集,但他沒有中間緩衝地帶,就好像電影,你感覺除了大賣的商業片和晦澀的文藝片,就沒有其他類型了…其實不是,這中間還有很大的緩衝地帶,武俠、懸疑、驚悚類型是不是可以把精力放在網際網路平台上?」

「你準備這麼干?」

沈長林點頭:「…我們會嘗試,除了《射鵰》外,可能要做幾部民間志怪類型…專供網絡平台。」

「前段時間的網絡平台跟影院之爭,你有關注,有什麼意見嗎?」

沈長林想了想,道:「我始終認為對於一部作品來說,內容的意義要遠大於載體。」

「但是影院觀影的情懷、習慣…」

沈長林打斷他,擺手道:「我們現在很多年輕觀眾不是在電影院裡長大,他們沒有那種影院情懷,戴著耳機的全神貫注盯著電腦,替代了電影院裡看電影的習慣。

我們不能用老一代的邏輯強迫下一代,我當然會捍衛電影院,但網際網路確實給了作品更多回收的空間。」

「所以,你認為網際網路會取代影院?」

「為什麼非要用取代這個名詞?不能共存嗎?就像電影發展到今天,舞台劇、話劇依然存在!」

……

其實,沒有多少人關注沈長林的訪談內容,即便是影迷,他們也更願意看到沈長林吹某個演員…

畢竟明星的關注度要遠超過導演或者電影行業。

29號,《王牌特工:特工學院》上映,中止了《伸冤人》的三連冠——前者首周末票房1.8億,《伸冤人》第三個周末報收只有1.6億…

很正常,這類沒什麼深度的動作片,後勁本身就比較弱。

這也是沈長林最開始判斷《伸冤人》八億水準的原因…

如今的成績已經遠遠超過預期了。

他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還是沈長林+成龍的組合太唬人了,首周末5.8億…

成龍憑藉《伸冤人》再度成為票房保障,尤其是國內票房這麼高的前提下。

然後好萊塢伸過來橄欖枝,《尖峰時刻4》、《上海正午3》,甚至包括《功夫夢2》,都宣布立項了。

資本才不管你口碑不口碑的,你能賺錢,當然要可勁薅羊毛…

馬上要拍《絕地逃亡》還有《功夫瑜伽》,一堆項目呢…

至於收益,《伸冤人》收益至少1.5億美元以上,至於成龍,加上片酬,這一波應該獲益超過四千萬美元吧…

《伸冤人》海外全靠成龍號召力,沈長林有個叼毛的海外知名度,他都不是好萊塢體系的導演!

《電影報道》採訪之後,沈長林又上了《對話》,BJ衛視的《春妮的周末時光》,順便還接了幾家紙媒採訪。

把重心放在了吹捧成龍還有成加班上面,果然上了好幾條熱搜…

對了,還有鈉扎,也要吹,畢竟她的粉絲多達五千萬…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