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電影大炮》後來叫《人間電影》,可能『大炮』這個詞讓人有不好的聯想吧…

是一群影評人做的節目,主持人包括梅雪風、徐元、賽人等人,一度有「主持人顏值最低」的電影圈訪談節目之美譽。

其實跟影評人談電影,挺沒意思的…

他們問的問題要麼過於專業,要麼過於膚淺,而且…《人間電影大炮》點擊率賊低。

沈長林對專業影評人還是蠻尊敬的。

即便有時候他們的觀點,自己也不怎麼認可,但大多數情況下,他們認可的電影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比方說楊德昌的電影,細細品味,真的有大師作品的感覺…

前提是細細品味,這個前提阻礙了很多觀眾——他的電影真的很難往下看!

國外的影評人有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通過自己的影響力挖掘新導演,還有那些被埋沒的電影。

國內的影評人…

挺尷尬的,嚴肅影評人沒有平台去寫一些很嚴肅的影評,一切都是流量說了算。

在網際網路流量為王引導下,曾經的嚴肅電影評論也都變成了圖文並茂的網文,因為微信號很多也融資了…

影評的力量只有回歸於影評的本質,才能散發出最大的力量。

試圖用影評完成一些它不應該完成的任務,如掌聲與利益,如貪慾和野望,會把評論搞得複雜。

公眾號們深諳蹭熱度方式,首先對電影預設了偏見,總是能側身避讓開電影好的那一部分,而是一把攫住薄弱的部分。

這個薄弱的部分,往往成為評論的全部…

——很多影評人還有觀眾只是想看到他們想像中的電影,一旦看到的與想像或者預期不同,就會給影片冠上「爛片」的名頭。

這類評論不需要對電影史有多深的了解,甚至不需要觀點,不需要描述、分析、解讀、評估這四個動作,這些都太燒腦了,它只需要抓住大眾的情緒,並用電影截圖引爆情緒,只要認同這個情緒的人足夠多,朋友圈就可以刷屏。

相反,稍稍有觀點的文章太學術,太理性,太深度,反倒火不起來。

《伸冤人2》宣傳費用基本占到了投資30%及以上,其中部分用於買營銷稿…

這幫營銷稿會說電影不好?

他們還吃不吃飯了?

採訪最後,主持人問沈長林:「您覺得對於一部電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覺得電影最重要的是故事…」

沈長林很篤定:「文學有文學的職責,電影也一樣,用畫面和聲音抓住觀眾,這就是電影最原始的目的。故事就是讓人在觀影時不睡著的方法。」

「我最煩的就是有一種情況,明明拍了個商業片,導演自己四處站台,各平台花錢買水軍、做宣發廣告鋪天蓋地。最後您講不好一個故事——我都沒說讓您講個好故事——光在這跟我談情懷,有什麼用?」

「莎士比亞說戲劇最重要的是結構!」

「但那是莎士比亞,他隨手就能寫一個好故事,您行嗎?」

主持人問了最後一個問題:「那為什麼市場上大多數電影連一個好的故事都講不通呢?」

沈長林樂了:「對於市場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故事,不是音效、畫面、特效,甚至不是電影,是錢!能賺錢的項目就是值得投資的好項目!」

……

「神鵰電影版?我還真不知道誒…不過徐可手上還有《九層妖塔》、《摸金校尉》兩部電影要拍,還有《狄仁傑》系列,對了,還有《法門寺密碼》…我真不清楚有什麼新項目…」

「行,我幫你問一下。」

接到茜茜電話,沈長林略感意外,不過聽說《神鵰俠侶》電影版改編消息…

略微有些棘手!

因為改編權其實在一1傳媒手上,一1傳媒跟沈長林不是很對付。

被他當眾拆台的《澳門風雲3》的投資方就有一1傳媒,不止呢,沈長林公開表示『ip這種東西只有在專業的人手上才能發揮效應,不是說有了ip,就有後續的一切!』

然後…一1傳媒最厲害的,也是最引人矚目的地方——開創了影視圈新玩法:ip銀行!、

再然後…發展止於2019年…

很正常,到了2019年,影視圈已經不是熱門產業,浮華過後,終歸平淡!

既然不再熱門,依靠堆錢才能繼續發展的影視公司停滯不前可以理解。

除非沈長林聯合出品——也就是掏錢的意思。

還是算了,沈長林自己對《神鵰俠侶》並沒有期待!

近十年,徐可的武俠電影似乎缺少了曾經的味道,無論是他參與編劇的《三少爺的劍》還是導演的《龍門飛甲》,成績和口碑都不高…

為什麼金庸同意徐可拍《神鵰》?

行內人都聽說過,金庸不喜歡徐可、王佳衛,因為二人改編他的武俠,不止不忠於原著,而且完全天馬行空,想怎麼寫怎麼寫…

態度變化的原因很簡單:金庸先生在看了徐可改編《智取威虎山》後,有感而發,還是改的不錯的!

不過徐可想怎麼改,誰都不知道,沒準『雕』成了主角呢?

金庸改編電影,只有一條成功邏輯,就是得讓觀影者在了解金庸故事前看到這個電影。

否則即使電影質量再上乘,只要跟金庸故事掛上鉤,多半都要被噴。

可惜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

熱門的幾部長篇,三部曲、天龍、笑傲、鹿鼎,大概的內容路人皆知。不熱門的書劍、碧血、飛狐、俠客等等,即使拍了路人也沒興趣,能夠關注到的還是原著黨、武俠迷,也就是依舊熟知故事的那批人。

做成電視劇,還能學學17版新射鵰,老老實實按原著拍,口碑也能穩住。即便如此,新射鵰剛出的時候罵聲也不少。做成電影,勢必會刪會改,要麼面目全非,要麼殘缺不全。

面目全非,殘缺不全有口碑好的麼,有的,上世紀香港拍的那一批。《笑傲》兩部,《鹿鼎》兩部,《天龍之天山童姥》,《倚天之魔教教主》,《東邪西毒》…

電影質量是好的,同時當時的環境也是好的,當前網絡上的主力人群,在以前看這些電影的時候,多半都是不熟悉金庸故事的,主創們可以隨意刪隨意改,只要最後輸出的內容ok,哪怕跟金庸故事相差甚遠,甚至說是毫無關係,觀影者也是能接受的。

但要說現在熟知金庸故事的觀眾們,能接受與舊港片同級別的改編設定,估計不太可能!

他這邊沒把這個事放在心上,其實柳茜茜也就隨口問一下,她沒有心思嗑這個東西…

《楚喬傳》拍攝還是蠻辛苦的,柳茜茜職業態度沒的說,親力親為是必須的,七月的象山,地表溫度接近40°c,能保證不暈在片場就已經很不錯了。

但她經紀不一樣啊!

到處打聽消息,誓要搶到《神鵰》這塊餅…

7017k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