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長林其實不需要人設。

但…誰不想名聲好聽一點呢?

當然,不能過度——畢竟丫的身份是導演!

提到他想到的得是作品,不能是名言名句…

像褲子似的,明明是一導演,提到他,第一時間就是『我特獨孤求敗』或者『我不拍電影,中國老百姓看什麼呢?』

這裡面有個度!

沈長林的辦法就是儘量降低存在感,除了宣傳期,很少發表看法,即便微博發小作文,針對的也是電影本身。

絕不參與行業內的事情。

除非牽扯到他…

說回電話,伴隨著沈長林略帶威脅的話語,電話那頭顯然有點慌亂,然後有男人的聲音傳來:「沈導演,我是王涵…我們在錄《火星情報局》!」

「函哥啊…錄節目是吧?我說李淳怎麼會說這種話呢,她在劇組老實巴交的,不像這麼勇的人!」

「沈導知道《火星情報局》嘛?」

「當然,李哥做的節目嘛…」

《火星情報局》製作人叫李偉,原芒果台辦公室副主任,跟王涵是同事關係,這也是《火星情報局》沿用《天天向上》班底的原因…

「導演,李淳在你眼裡是什麼樣的人?」

「好演員,耐得住寂寞,不怎麼隨大流鑽營所謂的人脈資源,我很喜歡這樣的演員…」

「那以後會合作嗎?」

「…應該會,」沈長林笑了笑,表示道:「現在的年輕演員,要麼沒演技,要麼沒職業道德,更多的情況,二者都沒有,像李淳這樣有職業素養,任勞任怨的年輕女演員越來越少了,保持住啊,我的小老鄉!」

「老鄉?」

「她跟我一樣,我們都是AH人!」

簡單聊了幾句,掛斷了電話——沒有趁機邀請他錄一期《火星情報局》…

王涵也知道沈長林很少上綜藝,即便邀請了,沈長林肯定也不會過來,既然如此,幹嘛還要自討苦吃呢?

不過他立刻問起了李淳:「聽說電影圈,導演跟女演員經常會因戲生情,沈導演會嘛?」

李淳樂了:「我覺得不太可能,《八佰》是一部戰爭片,且不說戲裡有沒有女角色,光是每天構思拍攝,幾乎耗盡了他的精力…拍攝期間,他每天只睡三五個小時,滿腦子都是拍攝,我不認為他有時間想這些!」

「而且沈導演一般選題都是男人戲…」

「其實導演的權力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媒體喜歡把演員、導演揪出來,其實很多時候,演員是製片人或贊助商選的,演技差還不能動…」

「沈導演也一樣嗎?」

「他是例外!」李淳插話:「他從來不出席酒會,私底下也不跟那幫人打交道的,選角的時候想用誰就用誰,不用顧忌別人的看法!」

……

沈長林選角真的不是想用誰就用誰,也不是根據角色挑選演員…

至少早期不是這樣。

以前,他選角是要考慮演員知名度的。

《繡春刀》為什麼是鄧朝?

《大人物》為什麼是吳景?

《奪寶聯盟》、《魔盜團》、《伸冤人》…

一直到《八佰》,才逐漸只考慮角色合適程度!

順便考慮演員的人品啥的。

這一切還得加個前提:是自己人。

他還是對電影有尊重心態的,雖然把它當成事業,但採用的是大眾可以接受的手段…

『大IP+小鮮肉+流量』這種模式,他是首創者——《左耳》、《匆匆那年》上映日期甚至比《小時代》還要早!

《左耳》拿了接近6億票房,比《金陵十三釵》、《龍門飛甲》還要高;

《匆匆那年》直接拿了8億票房,直接把柳施施推上單片票房最高女演員地位;

但他沒有濫用…

這兩部之後,立刻調轉方向,長林影視只出品大投資的作品…

當然,天下娛樂繼承了這種模式,不過天下娛樂跟長林影視共用編劇團隊,所以天下娛樂出品的青春娛樂,包括泛IP打造的作品,口碑是及格的!

但投資市場可不認劇本,尤其是熱錢湧入之後,很多外行人收穫的信息跟真實的專業的市場是不一樣的。

還是那句話:電影從策劃到定檔上映,至少要兩年,投一部電影,如果是外行,就是在賭博,相當於去判斷兩年或者許多年後一隻股票漲還是跌。

還有一些『專業』的,他們想掌握盈虧——一個文藝作品的好壞標準取決於專業,但專業並不意味著賣座。

他們更希望事情能簡化成「1+1+1=3」這樣的公式,最好能找到一個X元素…

好電影的標準是好故事+好演技+好製作。

但是在市場上,大部分時候,好故事+好演技+好製作,通常會賣座,但不會成為爆款!

網際網路改變了這些——大IP+流量意味著賣座!

《盜墓筆記》這個項目就是這般打造出來的——陸含+井柏然+《盜墓筆記》IP…

《盜墓筆記》是很認真的製作,從立項階段,就決定了去『盜墓』,走偶像化、賣腐路線——《精絕古城》雖然大賣了,但網絡輿論對這部電影並不好。

畢竟盜墓是原罪啊!

你既然叫「盜墓筆記」這個名字了,也就意味著自帶原罪神秘感…

別說什麼『原著只有三叔算是盜墓的,吳邪和張起靈都不算…』,你都叫《盜墓筆記》了!

於是,很聰明的設置了一個作家跟吳邪的對話:「你亂說,你上次和主編說的不是這樣的.」

「我還有另一個故事,那個故事裡,我們第一次的冒險是在七星魯王宮,後來,阿寧死了,潘子死了,大奎死了,三叔和小哥失蹤了,我現在就要去找他們。』

直接把電影變成了一個故事!

《盜墓筆記》首日票房是1.54億,加上提前場的3400萬,就是1.88億,超過了《八佰》的1.22億…

次日票房1.2億,《八佰》則是1.42億…

沒錯,沒能擊敗次周末的《八佰——《盜墓筆記》首周末票房是4.02億,《八佰》次周末則有4.4億!

《八佰》上映十天,累計票房17.8億…

還是這個模式的問題——看到小鮮肉,直接負分滾粗!

《盜墓筆記》的豆瓣口碑只有可憐的4.9分,好吧,主要原因是因為《盜墓筆記》粉絲進到電影院看到的根本不是他們想要看到的《盜墓筆記》,而是兩個大老爺們賣腐!

對了,除了《盜墓筆記》還有一部《夏有喬木,雅望天堂》以及舒其主演的《我最好朋友的婚禮》,市場表現很拉胯…

《夏有喬木》原時空票房才1.5億,這回更低,首周末甚至只有6800萬…

《逆天邪神》

《西遊伏妖篇》只感覺菊花一緊…

即便是8月8號,工作日,《八佰》依然單日報收7600萬,比《盜墓筆記》多了接近2000萬,到了8月9號,七夕節,《八佰》單日再拿1.66億,累計票房破20億!

成為影史第四部破20億的電影,也是今年第三部破20億的作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