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票房不等同於一切!

「長林,《唐探3》在籌備了嗎?」

「嗯,幾個副導演已經在美國拍了半個月了…」

「已經拍了?」

記者有點難以置信,電影已經拍了?

你不是導演嗎?

哪有電影拍攝,導演不在現場的?

說漏嘴了,沉長林解釋:「…其實第二部開始我的任務主要就是盯著那幾個副導演,確保鏡頭效果還有攝影風格一致…第三部延續這種製作模式,到第四部,我就可以徹底放手了,交給他們獨立執導!」

「…這種製作模式會繼續延續下去,培養新導演嘛!」

「那這次的副導演也是第二部的?」

沉長林如實回答:「不是,第二部的幾個導演去拍同名網劇去了,我們找的新人…」

記者還想再問,沉長林已經轉身離開,要不是看在採訪的記者是《中國電影報道》的記者,他都不帶搭理的!

……

今年的入圍名單《芳華》、《流浪地球》、《嘉年華》、《老獸》、《相親相愛》還有《妖貓傳》…

對了,還有《戰狼2》!

畢竟是票房冠軍作品嘛!

說個事,很多人替《戰狼2》反駁時候,都用了《第一滴血》做例子,但是《第一滴血》系列每一部都拿了金酸梅…

1985年金酸莓獎中,史泰龍的電影《第一滴血》獲得最差影片獎,他也憑藉此片獲得最差男演員獎;

1986年,史泰龍再次憑藉《第一滴血2》獲得最差電影和最差男主兩大獎,同時本片也獲得了最爛劇本和最爛主題曲獎…

《第一滴血3》也是最爛男演員獎…

不僅如此,《第一滴血》前三部、《眼鏡蛇》、《叛獄》、《超越巔峰》、《紐約司機》、《洛奇4》和《探戈與金錢》,九部影片讓史泰龍獲得金酸莓獎十年來最爛男主角獎!

這一獎項完全否定了史泰龍在20世紀80年代的所有電影作品…

所以說金掃帚還是不行啊,要是有本事,你乾脆把金掃帚頒給吳景啊?

沉長林見到田莊莊,趕緊故去打招呼。

這位可是他師公!

田莊莊這幾年沒拍電影,但是演了不少戲,去年上映的《相愛相親》,就是他搭檔張愛嘉主演的!

《相愛相親》是很好的故事,外婆逝世,媽媽執意把外公的墳遷到城裡,與外婆合葬在一起。外公去世多年,埋在老家鄉下。他的墳被一個農村老太太守著,老太太是外公的原配,外公生前她在家守著,外公死後她還守著,老太太不同意遷墳。

由此引發了一段關於堅守與自由、代溝與理解的故事…

用一個家庭事件作為導火索,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揭開家庭成員間的內心隱秘,進而探尋三代人的情感世界,在平澹生活的表層之下,觸摸內里的冰與火。

這樣的文藝類型劇情片其實大眾是可以接受的!

相對於高逼格、神神叨叨、不知所云的「大師」片,《相愛相親》不知道要高級多少!

「田老師,我看了《相愛相親》,您的演技這個!」

沉長林豎起了大拇指…

「…少拍馬屁,我聽你師傅說你不願意讀研?」

「我讀研幹嘛?」

「進編制啊…可以在學校掛個職!」

沉長林趕緊搖頭:「還是算了,我壓根沒想過這些,編制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吧!」

他一個百億富翁跟普通人爭編制,傳出去…丟人啊。

他又不需要『編制男友』的人設。

田莊莊見他真的沒興趣,也就沒有多勸——掛職正常了,徐才人還是北電老師呢!

兩人聊了一會,李邵紅示意沉長林上台…

他負責開場!

……

「是的,又是我!」

沉長林登台,先是鞠躬,然後說了開場:「我不是主持人啊,李會長讓我開場…前年,我了了導演的門檻,去年聊了電影的門檻今年不知道聊什麼,李會長建議我說點真正擅長的…」

「我問她,難道要聊怎麼投資項目?這玩意不好說的,倒也不是我藏私,而是,這東西不好說…」

「她直接罵了我一通…然後給我圈定了主題:票房!」

「票房不好聊啊…因為電影這東西跟其它產品不一樣,本質上,看電影屬於文化領域消費,它產品終端定價,往往跟產品品質無關。

說直白點,好電影也是賣40塊錢一張票,壞電影也是賣40塊錢一張票。從理性的資本決策來說,一部電影想要賺錢,只要完成一件事——儘可能多的吸引觀眾。那這件事就變成了,如何獲取儘可能多的觀眾。至於電影質量如何,誰在乎呢?」

「理論上如何賣座,方法很多,比如全組齊心協力鑽研表演,比如精心打磨劇本反覆修正,比如探索藝術邊界出奇制勝…很遺憾,上面的都是「把電影做好」的方法。但把電影做好,在市場上,不一定能賣票房!」

「我去年的年度十佳有《嘉年華》、《老獸》、《相愛相親》…這些片子票房都很慘澹!」

「所以,票房高的電影就是好電影,這句話顯然是有問題的!」

「《捉妖記2》票房23億呢,你能說它是好電影嗎?」

「不過,我真的覺得《捉妖記2》的出現是好事,探到了一部質量平庸電影依靠營銷能達到的票房天花板!」

「當然啦,能賣到30億、40億甚至50億以上票房的,突破類型片上限的,那肯定都是好電影!」

說到這,沉長林微微一笑,接著道:「我剛剛看到了阿謀導演、吟詩小達人,我的師公田莊莊導演,然後我就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這幫技術在線的老牌導演賣不過新手導演呢?」

「這個問題,知乎、豆瓣、貼吧有很多討論…我就覺得很這個問題有討論的必要嗎?時代不一樣,有什麼討論價值嗎?」

「有人說,他們現在還在拍電影啊…」

「生命長度和創作巔峰期是兩個概念!史匹柏現在還在拍片子,但是當年他的電影部部票房刷記錄,現在呢?」

「咱就拿《頭號玩家》舉例,這個片子我看了,頭重腳輕,光有概念,並沒有完成邏輯閉環,我大概介紹一下《頭號玩家》,主題是網絡世界雖然精彩,但現實生活更加重要。但電影將網絡上世界描繪得非常精彩、非常美好,而對現實世界的刻畫卻相當薄弱。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網絡世界那麼好,現實世界那麼糟,你卻告訴大家,要更重視真實世界,就特別沒有說服力,給人一種強行講大道理的感覺!」

「這要是換了二十年前,史匹柏不可能看不到!」

「回到這個問題,如果現在的中國電影還要靠第五代導演們出來撐著,那恐怕不是他們的榮譽,而是整個行業的可悲,是我們這些後輩們的無能!」

「如果票房是鑑定電影的唯一標準,我們吃撐了每年搞那麼多電影節評出那麼多個獎?按照票房排名發金銀銅牌不就得了嗎?

所以,身為觀眾就好好看電影,如果你很喜歡一部電影,不妨二刷三刷,盡情享受,但是千萬別代入製片商的思維…

製片商思維是什麼?什麼電影來錢快!

這是他們日夜苦思冥想的事,您跟著著急啥,賺來的錢又不分給你。」

「我就說這麼多了…剩下的時間交給主持人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