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建議還有約定(下)

關於中國足球的電影,沈長林只知道一部——《中國隊勇奪世界盃》!

好吧,其實還有一部《京都球俠》,還是因為陳沛斯參演的緣故…

「《壯志雄心》…票房怎麼樣?」

吳景插話:「…那是電視劇吧?」

「…電視劇?」

吳景點頭:「米盧、范志毅也有出演…」

「我怎麼沒聽過?」

吳景乾脆唱了起來:「路上再多崎嶇,我有壯志雄心,就算跌倒也不喊停…」

「停停停,我聽過,聽過…」

沈長林趕緊求饒…

這哪是唱歌?

「想起來了?」

「嗯,陸易演的。」

《壯志雄心》嘛,天賦異稟的球員,遭遇挫折,淪落踢黑球,被羽泉兩兄弟踢斷了腿,涅槃重生,重拾人生自信的故事…

沒錯,踢斷他腿的就是來客串的羽泉!

唉,以前都在說02年世界盃國足踢得不好,現在再看看他們的足球踢得是真好!

能和巴西打對攻二十分鐘玩傳控。

可惜可嘆孫繼海一代人成了中國足球輝煌的絕唱…

05年荷蘭世青賽郜林,陳濤,譚望嵩,趙旭日,馮瀟霆,蒿俊閔,崔鵬,朱挺,盧琳,周海濱,董方卓等等都三十多的人了老將…

現在這些年輕球員連名都記不住,偶爾記住的也是場上蓄意傷人,場下不道歉還賣乖耍橫的醜惡嘴臉。

「女排,你準備怎麼拍?」

「還能怎麼排?我準備用涅槃重生的方式——最開始就講述陳忠和主動辭職!」

BJ奧運的失敗,讓陳忠和主動卸下教練職位,隨後中國女排便陷入了青黃不接的困境。

矛頭髮對準魏紀中!

「不可能讓你過審的…」

「…那就08年奧運會,郎平被罵賣國賊開篇!」

吳景眼睛一亮:「…這個好!」

「他們建議從13年開始拍…我覺得也不錯!」

2013年,進入里約奧運周期的中國女排,遲遲沒有組建主教練團隊…

原因很簡單,在主帥人選難產的背後,是整個中國排球界的迷茫。

倫敦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中苦戰五局,兩分惜敗於老對手日苯隊,被擋在四強門外,之後的亞洲杯,中國女排再次敗給泰國隊。

在亞洲被日苯隊、韓國隊、泰國隊壓制,在世界排壇淪為二流,對於三年半后里約奧運的競爭,沒人敢對成績抱有奢望…

「我們跟郎平聊過,她最有感觸的是13年的陳招娣告別儀式,看到現場那麼多自發趕來為招娣送行的人…她問自己『為什麼那麼多民眾熱愛女排,女排精神為什麼歷久彌新?』…然後毅然決然接過女排教鞭!」

沈長林接著道:「其實女排內部很混亂的,當年朗平出任教練有個條件,就是人員訓練她說了算,排球管理中心不得干涉,然後,女排奪冠,又成為可以蹭鮮花油水的地方了,排協開始作妖,內部鬥爭,各種安插關係戶,看看撐不住了,又要郎平出山…」

「越是了解越是覺得中國女排這幫姑娘挺偉大的,這麼多傻逼在,都能一路贏下去!」

看過男籃比賽的就明白一個主力陣容打出成績,領導就開始不讓教練用新人了,怕成績不好。

然後等主力陣容老化直接掉鏈子,再把鍋甩給主教練…

這裡面很腌臢的!

「…你要拍這些?」

「我有毛病啊?我拍這個…我就是跟伱說一下!」

「你沒時間執導《女排》?」

「嗯…上面想著2020年春節檔上映…我下一部戲是《地火》,擠不出時間拍攝!」

「…《地火》,劉慈欣的作品?」

「對,短篇…我印象挺深的。」

吳景顯然不感興趣,但他道:「什麼時候你拍《全頻帶阻塞干擾》,我一定演男主角!」

沈長林想了想,道:「《全頻帶阻塞干擾》有點難,不過,你明年下半年的檔期給我留著,我準備拍《長津湖》!」

「《長津湖》…可以拍嗎?」

「應該問題不大,你來不來?」

吳景猶豫一下:「…看看情況,我明年可能要動一場手術…」

「那等你好了我在開工唄!」

吳景撓頭:「我必須要參演?」

沈長林實話實說:「廢話,《長津湖》,我計算過,至少需要十個億的製作成本,你不來,我也不敢開工!」

原時空,於東接下《長津湖》拍攝任務,然後三顧茅廬請動吳景!

原因很簡單,戰爭戲免不了大製作,高投入,為了不虧損當然要找個壓艙石壓著。

吳景之與戰爭題材,就相當於壓艙石。

沈長林也一樣…

他要拍《長津湖》,也得找個能壓場面的演員!

吳景是最合適的!

「我先看看劇本…」

「劇本還沒開始寫呢…」

「你那你說個屁?」

「我們有大綱啊…」

「到時候再說!」

……

這個話題打住,沈長林又問:「你有認識不錯的導演嘛?」

「我只認識拍動作片的…陳木勝、徐可、袁和平…」

「…算了,問也是白問…」

吳景挺無語的:「你好歹說一下對導演的要求啊!」

「我…也沒有具體要求,但不能是香港導演。」

「為什麼?」

「他們不懂家國情懷的!」

其實對《中國女排》的導演,沈長林誰也不放心!

畢竟陳可欣都拍砸了!

《中國女排》就是一個命題作文,它需要顧及方方面面的利益。

女排精神已經融入了時代血液之中,是金字招牌,容不得任何戲謔、誇張性演繹,甚至部分內容以寫實的方式呈現都不被允許。

當年,《奪冠》上映,很多人鳴不平,說不是陳可欣的問題,說什麼『好的體育故事幾乎都涉及個體與集體之間的碰撞。

在時代的洪流之中,個體的命運如過山車般經歷高潮和低谷,才會一次又一次衝擊我們的心靈。

問題是這是不可能拍的!』

這種話聽聽就行,《摔跤吧,爸爸》有集體個體碰撞嗎?

其實《奪冠》最大的問題是沒抄到精髓…

陳可欣很擅長抄襲的!

《中國合伙人》,『借鑑』的是《社交網絡》的劇作結構,即以一場訴訟案為線索,帶著質疑的眼光走進人物,並以多視角、反覆插敘的方式,完成「羅生門」式的多維立體的講述。

《奪冠》再次借鑑艾倫·索金的另一部編劇作品《史蒂夫·喬布斯》。

人生中的三個重要時刻——《史蒂夫·喬布斯》選取的是三場發布會,即1984年麥金托什電腦發布會、1988年NEXT黑立方體發布會,以及1998年iMac發布會,以此來勾勒喬布斯的人物形象與心理軌跡。

《奪冠》也一樣,截取了郎平的三個高光時刻:81年女排世界盃,郎平是運動員,這裡主要講她怎麼突破自我,贏得冠軍。

到了2008年BJ奧運會,這時郎平作為美國隊總教練,這種身份轉換本身是很有戲劇張力的。

但問題是,它和之前的段落是完全割裂的。這裡其實已經轉為關於「身份認同」的衝突。

再到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郎平成為中國隊教練,帶領女排衝擊冠軍,這裡實際又在講體育觀念的革新,如何破除「唯金牌論」,回歸運動本質。

這三級跳,是很難放在同一邏輯框架下並做到自洽的。

即便改名叫《郎平傳》,也是不合格的…

很奇怪,這個片子居然拿了金雞獎最佳影片…

扯回來,吳景看了看他,然後道:「你要是誰都不放心,就自己執導,《戰狼3》的後期我幫你盯著就行!」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