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

帝都。

文院附近的一間茶樓里。

新文協會的幾個小說家,這會正在這邊悠閒的喝茶呢。

像是新文協會這麼大的組織,內部也是有小團體的。比如這些職業小說家,基本就很少和那些學者、教授們在一起。

他們更喜歡在寫作之餘,自己聚到一起吹牛聊天。

「這幾天古文協會那邊沒動靜了吧?」有人笑問道。

「咋沒動靜?折騰的挺厲害呢,就是沒啥用。」

「呵呵,他們就是靠葉落那兩三篇文章賺了一波關注,現在沒好作品了,不就又打回原形了?」

「是啊,一切還得用作品說話。」

「但咱們有一說一,葉落這古文和詩詞寫的真是不錯。」有人稱讚道:「比古文協會那幫人強多了。」

「古文協會那幫人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明明可以趁著熱度直接讓葉落髮書,可偏偏非得等一個月到了中秋節在發。中秋節有啥好的?討個彩頭?腦子簡直進水了!」張如夢不屑的嗤笑道。

段強聳了聳肩,「誰知道他們抽什麼風,看著吧,現在熱度下去了,到中秋那天指不定咋樣呢。」

「段哥,到時候咱們中秋也發書唄。」

「你手裡有寫好的作品了了?」

「早就寫好了,這不是沒找到合適的機會麼。」

「不著急,先等等看吧。」

「葉落那書要不行,咱們再發也不遲啊。」

「哈哈哈,是。」

「來來來,喝茶喝茶。」

幾人隨便聊著天,心情都很不錯,甚至都研究起中秋那天發書的事情。這要是葉落那天銷量不好,他們這邊突然宣布有新小說發布,那這話題不一下就有了麼?

而且還能踩著葉落上位,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就在張如夢、段強這幾人笑哈哈扯淡的時候,突然聽到隔壁茶室傳出了一聲驚呼:「我操!老三,你快看古文協會官網,他們更新葉落老師的新作品了嘿!」

緊接著,那位老三又來了一聲「我擦」,激動的說了一句,「還真是!唉?這詩……」

後邊聲音就小了,他們這邊就聽不見了。

但是,這些就已經足夠了。

當張如夢他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談笑聲直接戛然而止。

古文協會更新了葉落的作品?

這特麼是什麼意思?

葉落又發新作品了?

幾人紛紛放下茶杯,連忙掏出手機登上了古文協會的官網。

「我去!還真是!」

「作者又是劉禹錫?又是《大唐詩豪傳》里的節選?」

「唉?這次怎麼沒有創作背景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什麼玩意?」

幾人大眼瞪小眼,有點迷糊。這首詩在作者欄明明標註的是「劉禹錫(葉落)」,可這次卻和以往葉落的作品不同,這首詩竟然沒有寫創作背景?

這不是葉落風格啊!

這葫蘆賣的什麼藥?

他們還沒看這首詩呢,一看評論區那留言數量,就嚇了他們一跳。

這才發了多久?

就已經快上萬條留言了?

剛還說人家沒熱度了呢,這馬上就把熱度拉回來了?

有這麼離譜了?

和張如夢他們關注人家熱度不一樣,新文協會的其他人大部分都在分析這首詩。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嗯?

就這?

也太平常了!

讀完第一句,新文協會的人心裡就鬆了一口氣。

這開頭相比於那首《秋詞》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來說,就段敘事就顯得太平平無奇了。

可在讀下一句的時候,眾人卻愣了一下,「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

爛柯人?

這兩處用典,就讓大家有點摸不准了,歷史上的確有類似的事件,但又不完全一樣。

這葉落又整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是吧?

很多教授學者都皺了皺眉,葉落這種用典,他們是真解讀不了。

別人用典,用的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

結果到了葉落這,他用典用的是自己編的典故!

你他丫的是不是沒學過歷史啊?

你要是不懂歷史,你就別亂用典故!

這誰尼瑪能解讀的了啊?

諸葛廬、子云亭是這樣,現在聞笛賦、爛柯人又是這樣!

你他丫的上癮了是吧?

眾人心裡都暗罵不已,甚至都有人開始組織語言,恨不得馬上就去炮轟葉落了,可在讀到下一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時候,所有人都愣住了。

感覺腦海中不自覺的就,浮現出了詩句中所描寫的場景。

而最讓人精神一震的,則是這句詩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沉舟側畔也能有千帆競渡!

病樹前頭也能有枯木逢春!

北大的楊歡老先生讀到這的時候,直接從沙發上站了起來!

新文協會的某位年紀大的學者,甚至沒忍住叫了一聲好!

詩人郝志軍讀到這兩句的時候,更是整個人都傻了!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他是怎麼想到這兩句的啊!

這比喻實在是太絕了!

雖然郝志軍是寫現代詩的,但他也太知道這兩句的含金量了!

都他麼是詩人,憑什麼你能寫出這麼牛逼的詩來?

郝志軍嫉妒的眼睛都要綠了!

新文協會的人都懵了,這詩怎麼噴?

這特麼沒法噴啊!

別說是他們這幫搞現代文學的,就連古文協會的人在看見這首詩的時候,都足足緩了好半天!

網上,更是直接炸鍋了。

各種評論、留言早就刷刷往上漲!

甚至,這麼大會功夫,各種解析的長文都已經發出來了。各大短視頻平台上詩詞解析的視頻主,這會更是擼起袖子剪視頻呢。

好評數不知幾何!

但這次的這首詩,沒有創作背景!

倒不是說葉落沒寫,而是他寫了,古文協會故意沒發出來!

別看古文協會是研究古典文學的,但人家也是懂熱度的!

葉落那個創作背景他們看了,無非就是被貶之後那點事,就是不看背景,估計也能從這首詩的字裡行間品讀出來。

畢竟,劉禹錫給大家的印象,就是一直在被貶,或者是在被貶的路上。

但是,劉穎教授他們卻在這首詩的創作背景中,得到了一個重要消息,這個樂天,或者說是白居易,在葉落的小說中竟然是和劉禹錫同時代的大文豪!

而且和劉禹錫的關係非常好!

這不純純就是小說中的重要配角麼?

那這能輕易放出來?

絕對不行啊!

必須得吊足讀者的胃口啊!

事實也證明,古文協會這做法簡直太對了。

現在網友們討論最多的,除了這首詩本身之外,就是這個「樂天」到底是誰!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意思就是答謝樂天在揚州初逢的酒席上送給我的禮物。

可樂天是誰啊?

劉禹錫為什麼會特意寫一首感謝詩給他呢?

他到底和劉禹錫有著怎樣的關係?

他在《大唐詩豪傳》中又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好奇!

實在是太好奇了!

討論度一下就爆了!

見網上的呼聲越來越高,古文協會終於把從葉落那裡得到的信息放出來了一點。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時人將其與劉禹錫並稱『劉白』,乃劉禹錫至交好友。」

其實,古文協會知道的內容,要比這多很多。只不過,他們沒有全都發出來而已。有時候,越是含糊不清、一知半解的東西,才越能吸引人的關注。

PS:情人節熬夜更,眾人拾柴火焰高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