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向我請教,讓古代王朝政風清廉的方法?」

陸家村。

聽到黃村長向自己請教這個問題的時候,秦宇瞪大了雙眼。

「這可是千古難題,甚至是萬古難題,永恆的難題。」

「在封建王朝,幾乎是無官不貪。」

「明朝有一具諺語:把衙門裡的官吏全部抓了,個個殺頭,沒有一樁是冤案。」

「清朝也有一句諺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民間也流傳一句話:千里為官只為財。」

「還有千古名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唉!事情的確如此。」朱元璋嘆息一聲,道:「簡直是朝治而暮犯,暮治而晨亦如之。屍未移而人為繼踵,治癒重而犯愈多。」

「這個問題困擾了咱幾十年,一直都想不出好的辦法。」

「搞得咱吃不好飯,睡不好覺,感覺自己無能為力,江郎才盡了。」

「秦先生如果能幫咱解答這個難題,就是治好了咱最大的心病。」

吃不好飯睡不好覺?還最大的心病,有這個必要嗎?秦宇聞言暗暗吐槽,這人簡直是個歷史痴啊!本來不想和他談論這個話題,但又實在是於心不忍。

「我們出去聊吧。」秦宇道。

把黃村長帶到了後山,池塘邊上。

指著池塘說道:「這個池塘面積大,水深,你覺得讓它變得清澈,可能嗎?在肉眼看不見的湖底,不知有多少冤死的白骨。」

「不錯。」朱元璋道,「池塘太大了,水太多了,的確沒法辦到讓它清澈見底。」

秦宇又捧起一捧水來,手掌心裡的水卻是清澈的,然後又倒入池水中,道:「就算這一捧水是清澈的,然而把它倒入池塘中,它也不知不覺成了幫凶。」

朱元璋聞言沉默,在用心思考他此話的深意。

秦宇轉身又指了指堤壩下的一塊農田:「這塊農田很小,但卻清澈見底,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它小,而且還有背後的池塘做支撐。」朱元璋道。

「不錯。」秦宇點點頭,「從中你悟到了什麼嗎?」

「只能悟到一點點。」朱元璋道。

「既然無法做到讓池塘變清澈,你問這個問題不是在為難我嗎?」秦宇道。

「難道秦先生對此也無能為力?」朱元璋道。

「對於封建王朝來講,我倒是能給你一點建議的。」秦宇道,「也就是說能變好,但不能徹底根除,因為徹底根除那是不可能的。」

「還請先生賜教!」朱元璋聞言大喜。

「既然我們說到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能為財而死,鳥能為食而亡,那就證明他們為了錢不怕死,會前赴後繼的跟上。所以,感化和思想教育,都沒有用。」

「只能靠制度。」

「請問先生,什麼樣的制度才行?」朱元璋問道。

然而,秦宇卻沒有正面回答他。

而是反問道:「給你一個王朝,你能做到讓王朝完全清明嗎?」

「不能。」朱元璋回答的很乾脆。

「給你一個行省呢?」秦宇又問道。

「不能。」朱元璋道,「行省這個池塘,也很大。」

「給你一個州縣呢?」秦宇又問道。

「還是有難度。」朱元璋道。

「那麼給你一個小村子呢?」秦宇道。

「一個小村子倒是可以。」朱元璋道。

「那麼你仔細想想,一個小村子如何容易做到,政風清明的。」秦宇道。

「其一,村民們對村長知根知底。村長置辦了什麼家產,都瞞不過周圍的村民。一旦村長的財富超出俸祿太多,村民會立刻知曉。」朱元璋道。

「從這一點上,你悟出了什麼沒有?」秦宇道。

「能悟出什麼?」朱元璋一頭霧水,詫異的問道。

「都擺在明面上了,你還不能開悟?」秦宇頗有些恨鐵不成鋼。

「還請先生賜教。」朱元璋有些尷尬,但還是虛心求教。

「就是想法讓官吏的財產公開呀。」秦宇道,「成立監察司專門監察官吏財產,讓他們的財產暴露在陽光之下,人人皆可查。」

「池塘大了點人們看不清,那就想辦法,讓所有百姓能看清關鍵性的東西。」

「古代的封建王朝,人們又不能向海外轉移財產。」

「好主意!」朱元璋眼睛一亮。

不過隨即疑惑:「只是這樣做,估計百官不會滿意。」

「清正廉明的官吏不會拒絕,因為這是宣傳他們,讓他們青史留名的機會。」秦宇道,「至於那些不同意的,你覺得他們是出於什麼心理?」

「不同意你就不當唄。」

「不錯!」朱元璋重重的點了點頭。

「你繼續說能讓一個小村子清明的第二個原因。」秦宇道。

「其二,就是村民一旦發現村長害民,會用他們自己的方法懲治村長。村長再也無法在村裡待下去,會遭到所有鄉親的唾罵,甚至動用私刑。」

「村子一家幾輩人,都在村裡抬不起頭來。」

「從這第二點上,你悟出了什麼嗎?」秦宇又問道。

「悟出了很多。」朱元璋道。

「既然領悟了就不必說出來,心知肚明即可。」秦宇道,「還有其三嗎?」

「有。」朱元璋道,「其三,就是因為村民對村長知道的很清楚,村民對村長沒有畏懼之心。不像升鬥草民,見到縣令之後會嚇得發抖,甚至話都不敢說。」

「從這一點上,你又悟出了什麼?」秦宇道。

「又悟出了很多。」朱元璋道。

「只有讓村民對村長那個位置,不是那麼熱衷了,那就證明成功了。」秦宇道,「村民對那個位置越熱衷,越拚死都想要,那就證明越不到位。」

……

二人談論了很久,這才讓朱元璋,領悟到了讓王朝變清明的一些關鍵。

他們談論的是古代,讓封建王朝變清明。

「秦先生,解決了困擾咱一輩子的難題也!」朱元璋告辭之後,心中感嘆不已,雖然不能做到讓池塘清澈見底,但已經很強了。

他由小及大,循循善誘的指導咱,讓咱開悟。

大明王朝,內部百姓富庶,人人安居。

對外有先進神機火槍,武力強盛。

如今再加上政風清廉。

大明成為屹立與世界之巔的不朽王朝,指日可待。

也不知道,棣兒征討倭國,征討的怎麼樣了。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