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去林子衿爺爺家做客

「班長,這個是什麼榫?」王宇飛拿著結構圖提問道。

「這個是插肩榫,你這麼看,可能看不明白,你倒過來看,就非常明白了!之前告訴過你們,三十三種榫卯連接,千變萬化,有非常多的應用,有些是前人已經想到的,還有很多等著你們去研究發現。」張梁耐心的給他們講解著。

講解完門窗包口的施工方法,張梁讓他們開始施工。

邊干邊學,利於掌握。

張梁在旁邊手把手的指導他們如何加工榫卯。

裝修上用的榫卯好多都是變形榫卯,原理一樣,可是因為樣式發生些變化,所以趙智勇他們一時有些摸不到頭腦。

比如門窗包口用到的銀錠扣、穿帶、抄手帶、裁口、龍鳳榫;都屬於三十三榫卯的變形榫卯。

因為應用的位置不同,叫法也有所不同,對於趙智勇他們來說,就像是蒙上了一層窗戶紙,只要把窗戶紙捅破,裝修上的榫卯結構對他們來說沒什麼難度。

因為第一次干裝修的木匠活,進度有些慢。

總共三個窗戶,一個門,趙智勇他們愣是用了一天的時間。

「老兵,你們這動作挺快啊!」張梁剛收工,黃少和林子衿一塊來到酒店。

「黃少,你們忙,不用管我!」

「老兵,今天是代表我爺爺過來邀請你去家裡做客的!」林子衿嬌笑道。

「這,林老爺子日理萬機,我怎麼好意思去打攪!」

「咯咯……咯!老兵,日理萬機,這個詞可用不到我爺爺身上,他老人家現在,基本上沒多少事!

一天就是喝茶、下棋、釣魚!」

「呵呵!那林老爺子活的可真夠瀟洒的!」張梁摸摸鼻子,尷尬的笑了兩聲。

「走吧!」

「稍等啊,我上去拿點東西,總不能空著手去吧!」

張梁心裡暗道,還好來的時候帶來不少木雕擺件過來。

本來是打算展廳裝修好之後,擺在格子架上的。

當然了,遇到喜歡的,也可以賣。

這些擺件,都是張梁親自動手雕刻的,自然件件都是精品之作。

張梁記得其中有一件用小葉紫檀樹根雕刻的南極仙翁擺件,因為個頭不大,張梁一塊塞到箱子裡帶了過來。

送給林子衿的爺爺挺合適。

還有楊根寶老人雕刻的葫蘆,有一幅福祿壽喜的葫蘆,也挺合適。

張樑上樓,到自己的房間裡拿上禮物,又和老楊、趙智勇他們交代了一下,跟著黃少離開酒店。

趙智勇不用張梁操心,自有老楊安排。

……

「哈哈……哈!前段時間聽老黃說,中國又出了個年輕宗師,就一直想著見一見!

沒想到,時間這麼小,老黃說的年輕宗師居然是我孫女的朋友!」林子衿的爺爺爽朗的大笑道。

林子衿的爺爺,個頭不高,也就一米六多點的樣子,穿著一身白色的短袖唐裝,花白的短髮,人顯得非常精神,聲音也很洪亮。

林子衿爺爺說的老黃,是東陽木雕宗師黃莜明。

到了林子衿爺爺這個層次,和黃宗師是朋友一點不稀罕。

「您好!林老爺子,初次登門拜訪,不知道準備什麼禮物,帶了一件自己雕刻的根雕擺件,一點小心意,希望您能喜歡!」見林子衿的爺爺都迎到門口了,張梁趕忙把東西往黃少手裡一塞,伸出雙手和林子衿爺爺握手。

「好!好!小張宗師的大作,我自然是喜歡!

這次邀請小張宗師過來,一是為了認識認識工藝美術界最年輕的宗師。

二是感謝小張宗師的成全!」林子衿爺爺握著張梁的手熱情的笑道。

「林老爺子,宗師我可不敢當,您直接叫我小張或者張梁就可以。」張梁連忙謙虛道。

他心再大,也不敢應小張宗師這個稱呼。

今天應了,明天傳出去,還不得被同行吐一臉。

「哈哈!這樣,我也學他們年輕人,叫你老兵!

說起來,我也當過兵,不過我是在海的那邊當的兵。」

林子衿的爺爺是台商,歸國華僑,兩岸通商後,林子衿的爺爺就把生意轉移到了國內。

是第一批歸國台商。

在門口寒暄幾句,林子衿的爺爺把張梁讓進屋裡。

林子衿的爺爺還真是就為認識一下張梁。

沒有邀請外人,家裡就他們老兩口,加上黃少和林子衿。

進了屋,張梁把自己帶來的禮物拿出來,交給林子衿的爺爺,又是一番謙虛。

「好!好!好一尊南極仙翁,形神兼備,用刀果斷,細膩,這發鬚根根清晰可見,老兵果然是名不虛傳!」林子衿的爺爺拿著擺件把玩了好一會,又大大的誇獎了一番,才放下。

又拿起福祿壽喜葫蘆,端詳著,「這個福祿壽喜葫蘆刻畫的人物憨態可掬,形象逼真,是難得的珍品,不過,這好像不是老兵你的作品吧?」

「老爺子好眼力!」張梁豎起大拇指,「這是我們廠一位老手藝人的大作。」

林子衿的爺爺能和黃莜明老宗師成為朋友,光靠他的億萬財富,沒有幾分眼力肯定是不行的!

到了黃莜明老宗師的地位,金錢已經是身外之物。

他老人家早就洗手多年,早年間的作品,被收藏家追捧,開價上億,依然是有價無市。

有真心喜歡的,也有是為了收藏投資的。

誰都知道,這宗師級的作品,不管活著的時候是什麼價,死了之後肯定翻著翻的往上漲。

黃老宗師今年已經八十多了,說不好聽的,那些藝術品投資商都在等著黃老宗師仙去。

好大賺一筆。

「我這輩子沒有別的愛好,除了下棋、釣魚,就是喜歡這些老玩意!」林子衿的爺爺自得的哈哈大笑。

林子衿負責給大家泡茶。

老牌家族的子女教育就是不一樣,林子衿很自然的給大家泡茶。

動作自然,帶著一股優雅的韻味。

張梁不懂茶藝,不過看林子衿的動作,猜測這應該就是傳說中的茶藝。

「老兵,你看看我這套清三代的太師椅怎麼樣?」喝了一杯茶之後,林子衿的爺爺突然問道。

張梁一愣,沒想到林子衿的爺爺會突然問這個問題。

仔細端詳了一下身下的太師椅。

「這套太師椅應該是出自名家之手,用料非常講究,整張椅子都是由一塊海黃的大料製作而成。」張梁慢慢的組織著語言。

林子衿的爺爺面帶笑容看著張梁,既沒有表示贊同,也沒有表示反對。

「看用料、雕工,以及椅背鑲嵌的整塊大理石,這應該是典型的廣作家具中的精品。」張梁又接著說道。

「廣作家具以華貴精美、雕刻繁複著稱,廣作家具的興盛始於清朝乾隆年間。

廣作家具以兼容並蓄著稱,到了清朝中後期,羊城作為通商口岸之一,又吸收了西式家具的一些特點。

表現出來就是雕刻的花紋,多了許多具有歐洲特色的紋路,國人稱之為番紋。」張梁用手輕輕的撫摸著太師椅上的紋路。

「哈哈……哈!」林子衿的爺爺高興大笑起來。

「爺爺笑什麼?我聽著老兵繞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麼來啊?」黃少不明所以的問道。

「你啊!」林子衿爺爺笑著指指黃少,搖搖頭,「不學無術!

人家老兵這是給我老頭子留臉面的!

人家已經點出了這套太師椅上雕刻的花紋是西番紋纏枝蓮。」

我去!

這老爺子,這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拿太師椅考驗自己呢!

張梁這才明白過來。

好在自己比較實在,一向不會昧著良心說話。

經過了剛才的考驗,林子衿爺爺對張梁又熱情了許多。

拉著張梁聊起了家常。

在林子衿爺爺家吃完飯,林子衿爺爺的晚飯非常簡單,四個青菜,兩個葷菜。

其中的魚,還是林子衿爺爺上午自己釣的。

吃完飯,又拉著張梁喝茶。

林子衿的爺爺很會聊天,總能找到讓對方感興趣的話題。

拉著張梁聊了兩個多小時,才放張梁離開。

張梁對林子衿的爺爺非常佩服,能創造出這麼大一番家業的人,果然不簡單。

按照林子衿爺爺的話說,他的學歷並不高,高中參軍之後,就沒有繼續上學。

可是聊天中,林子衿的爺爺國學知識非常淵博。

這都是後來功成名就之後,自學來的。

這一點非常難得。

黃少送張梁回酒店,路上怕張梁不高興,專門向張梁解釋道:「爺爺的生活一直到非常簡單,平時他們自己的時候,就是兩個青菜,平時我們來的時候,也就加兩個青菜。

今天為了招待你,才多加了兩個葷菜。」

「挺好的!這樣的生活才健康!」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繼續裝修展廳。

昨天把門窗包口弄好了,今天要弄得是吊頂和包牆。

為了裝修效果的統一,張梁把展廳的三面牆都用薄木板包了起來。

「這個是固定垂直構件的管腳榫、套頂榫;

這是垂直構件與水平構件連接的饅頭榫、燕尾榫、箍頭榫、透榫、半透榫、大進小出榫;

還有這個是水平構件相交時用的:燕尾榫、刻半榫、卡腰榫、正交桁碗。」張梁拿著圖紙給趙智勇幾個人講解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