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

李青葉難得在智人的公共頻道上露面。

他出現在棉蘭島的拉蒙港航天城奠基儀式上,並通過電視錄播的方式,發表了《立足地球,走向深空》的演講。

拉蒙港位於棉蘭島的東部沿海,直面廣闊的太平洋,緯度為北緯8.5度左右,非常靠近赤道零線,是非常適合作為航天發射場的地區。

而且由於棉蘭島位於赤道無風帶附近,東南亞經常出現的颱風天氣,很少在棉蘭島登陸,有利於航天發射。

在電視上露面之後,李青葉並沒有馬上離開,他的位置雖然是絕密,但現階段其實並不需要太擔心。

畢竟各大列強都明白,一旦襲擊了李青葉,後果就是同歸於盡。

根據智人公司公開的防務季報顯示,目前智人公司一共裝備了725枚熱核彈頭、還有之前庫存下來的224枚原子彈。

而這個數據,在智人剛剛正式登場的時候,只有206枚熱核彈頭和224枚原子彈。

外界對此非常擔憂,智人正以每季度生產200枚熱核彈頭的速度,瘋狂擴充著自己的核武庫規模。

面對智人的瘋狂,阿美利卡近期已經重啟了一部分重水提煉工廠,同樣準備擴充自己的核武庫。

一些經歷過上個世紀的老人,再一次回想起那種提心弔膽的日子。

因此現在李青葉的安全性是比較高的,只要沒有同歸於盡的決心,列強絕對不敢採用激烈的手段來對付他。

當然,外界對於神出鬼沒的李青葉,其實也很難鎖定其位置。

畢竟智人公司的地鐵網密布,還有各種地下城,要鎖定智人公司管理層的位置,難度是非常大的。

……

航天城位於拉蒙港的南側8.6公里處。

馬尼拉電視台和智人總台的員工完成錄播內容之後,就被安排去基地的其他地方採訪。

而李青葉則在航天城負責人何塞加西亞,以及總工程師安東尼奧的陪同下,參觀拉蒙港航天城的總裝車間。

安東尼奧向他介紹道:「董事長先生,由於金屬氫發射藥的鈍化技術一直無法實用化,所以我們暫時採用了甲烷液氧發動機。」

「我之前看過你們的報告,那幾次發射失敗的原因找到了沒有?」

安東尼奧點了點頭:「已經排查出來了,主要是幾個傳感器布局不合理,導致運載火箭的計算機系統判定失誤,現在已經調整好了。」

李青葉轉過頭:「何塞,你去忙中午的發射任務,這邊有安東尼奧博士即可。」

「是,董事長先生。」

何塞離開考察組這邊,去忙碌今天中午的發射任務。

在安東尼奧的帶領下,李青葉進入了總裝車間。

一枚高度達到113米的大型運載火箭,正側躺在車間內,上百名技術員聚精會神地忙碌著。

當然,這並不是今天要發射的那一枚運載火箭。

如果是要發射的運載火箭,安東尼奧和何塞是不會帶李青葉過來參觀的。

顯然甲烷液氧的爆炸威力比不上金屬氫,可一旦發生爆炸,威力也是非同小可的。

要發射的運載火箭,已經灌裝好了甲烷和液氧,存在一定的風險。

儘管這種風險非常小,但何塞和安東尼奧卻沒有掉以輕心,畢竟當年老毛子就發生過運載火箭爆炸的事故,將當時在現場的幾個高層炸得粉身碎骨。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李青葉的安全關係到智人公司的穩定,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

安東尼奧向他小聲的解釋道:「我們在前6次試射中,已經確定了食猿雕的各項數據。」

眼前這枚大型運載火箭,在智人公司內部有一個專門的名稱「食猿雕級運載火箭」。

這種命名方式,是為了與其他勢力的運載火箭做出區分。

一般來講,阿美利卡和歐盟主要以神話名詞為主、露西亞則是以科學名詞為主。

而智人公司則以各地區的代表性鳥類為主。

比如呂宋的食猿雕、暹羅的火背鷳、洪沙瓦底的綠孔雀、大馬的馬來犀鳥、東巴的鵲鴝、尼婆羅的九色鳥、錫蘭的黑尾原雞之類。

作為大型運載火箭,就被冠名「食猿雕級」。

李青葉詢問道:「近地、同步和月球可以達到多少有效載荷?」

「近地是150噸,同步是100噸、月球是63噸。」

「不錯嘛!和太空探索公司的空間發射系統運載火箭差不多了。」

安東尼奧笑著聳聳肩:「我們的一部分技術就是借鑑太空探索公司的。」

對此安東尼奧並沒有感到羞恥,航天領域的專利形同虛設,各大勢力對於自己的航天技術也是捂得死死地,壓根不會允許其他勢力插手其中。

在決定發展航天技術之後,李青葉就讓陳劍雄在外勤部設一個技術搜集辦公室,專門負責「借鑑」其他勢力的航天技術。

反正全球各大航天基地、航天企業,都被外勤部摸禿了。

在重型運載火箭、超重型運載火箭上,可以借鑑的目標並不多。

比如安東尼奧他就是以前露西亞太空集團的運載火箭設計師,他老師還參與過質子號運載火箭的設計。

對於露西亞的航天技術,只能用「科技靠考古」來形容。

除此之外,就是阿美利卡有重型和超重型運載火箭的技術了。

例如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研發的土星五號,還有近些年太空探索公司研發的重型獵鷹和空間發射系統。

提起空間發射系統,或許很多人會感到非常陌生。

但是使用空間發射系統運載火箭的項目,很多人估計會非常熟悉,那就是NASA的鴿王項目——阿爾忒彌斯項目。

阿爾忒彌斯項目使用的運載火箭,就是太空探索公司「研發」的空間發射系統。

這個運載火箭其實是靠廢物利用拼湊出來的,其發動機是繼承了NASA的太空梭庫存備用發動機,然後經過技術整合之後,才「研發」出空間發射系統超重型運載火箭。

NASA也是沒有辦法了,幸好阿美利卡的航天技術底子厚,不然技術早就斷代了。

前段時間阿爾忒彌斯1號終於在磨磨蹭蹭之中,成功發射了上去。

雖然李青葉調侃阿爾忒彌斯項目是翻新機,但對於其技術還是認可的。

空間發射系統的初期型號,是為星座計劃載人項目服務的,因此其近地有效載荷大概在70噸左右,發射時擁有產生3810噸的推力。

而第二階段的載貨型號,目前太空探索公司已經在整合了,其設計的近地有效載荷載為130噸左右,發射推力約合4173噸,高度和總重量將分別為117米和2948噸。

後期還有計劃發展出近地有效載荷165噸級別的型號。

因此智人將借鑑了空間發射系統運載火箭技術,然後加上智人自己的技術。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ω`),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票。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