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一盤自古哪些人能被稱為太宗。

商太宗太甲,作為商朝第四位王,他其實是唯一位明確大宗,但他繼承的兩個叔父外丙、仲壬的王位,他父親太丁並沒當上王,對於外丙、仲壬來說他也算旁支繼承。

漢太宗劉恆,這個就不用說了。

吳太宗孫休,孫權第六子,在他前面有孫登、孫和先後被立為太子,以及作為吳國第二任皇帝的弟弟孫亮。

晉太宗司馬昱,晉元帝司馬睿幼子,晉明帝司馬紹異母弟。

成漢太宗李雄,成漢政權的奠基人李特之子,李特與第二子李盪戰死後,由李特之弟李流統領部眾,李流死後,眾將推立李特第三子李雄繼承基業。

後趙太宗石寇覓,石虎之父,被石虎追封為帝,石虎奪的是他叔父石勒的基業,就不必多說。

前涼太宗張茂,涼武王張軌之子,涼昭王張寔胞弟,前涼第三位君主。

前秦太宗苻登,苻堅堂孫,前秦第五位皇帝,旁支繼承。

北魏太宗拓跋嗣,他是庶長子繼位,拓跋珪兒子很多,但都是晚年得子,母親劉貴人,如今並不清楚拓跋珪的慕容皇后有沒有過生育,或者早夭的孩子,劉貴人的宣穆皇后是拓跋嗣即位後追封。

劉宋太宗劉彧,宋孝武帝劉駿異母弟,劉宋第六位皇帝。

南梁太宗蕭綱,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

唐太宗李世民,不用多說。

閩太宗王延鈞,閩太祖王審知次子,閩嗣主王延翰之弟,殺兄自立。

遼太宗耶律德光,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次子,他哥耶律倍才是嫡長子,被立為太子,只是因為母親述律平的偏向,才讓嫡次子的耶律德光上位。

大理太宗段思良,大理開國皇帝段思平之弟,廢黜侄兒段思英。

宋太宗趙光義,這也不用多說。

夏太宗李德明,夏太祖李繼遷庶長子,生母野利氏是李元昊時期追為順成懿孝皇后。

金太宗完顏晟,金太祖完顏旻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

元太宗孛兒只斤·窩闊台,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嫡三子。

明太宗朱棣,這也不用多說,嘉靖年間才改為成祖。

清太宗皇太極,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大妃是阿巴亥,育有三子,皇太極生母的皇后之位,是皇太極給的。

一連串看下來,哪怕算上一些割據政權,太宗沒有一個嫡長子,就連庶長子也只有北魏太宗拓跋嗣,夏太宗李德明。

太宗的廟號到底是不是專屬於小宗繼大宗還要不要我解釋,還有說人說二鳳不算小宗,李淵還沒死,還沒分家,給二鳳上廟號的時候,李淵都成骨頭了,還沒死?

不管分不分家,在族譜上李建成都是大宗,這一點有異議嗎。

李建成在玄武門之變後,全家立即被李世民開除宗室族籍,但貞觀十六年,二鳳又追贈李建成為皇太子,就別拿李建成被開除族譜說事,很明顯二鳳之後還是把李建成一家歸入族譜,不然他是哪家的皇太子。

拋開商朝與周禮不談,也只有商太宗父親是嫡長子,他自己是嫡長孫,但他爹死得早,兩個叔父先後繼位,對於叔父來講他也算是旁支繼承。

現在網絡很發達,碰到自己不理解的事,別急著噴,查一查就知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