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的新房出乎張宣的意料,比他想像中的要好。

是帶花園的小別墅。

圍繞兩層樓的小別墅轉一圈,張宣問陶歌:「這房子你感覺怎麼樣?」

陶歌用欣賞的目光說:「挺好,你和莉莉絲可以在這邊買一棟這樣的,安靜又安全。

最關鍵的是房間夠用。」

張宣秒懂她的意思:「放心,肯定給你留一間。」

見他這麼知情識趣,陶歌很滿意:「算姐沒白疼你。」

羅琳一回家就在廚房忙碌,知道張宣愛吃牛排,這次準備充足。

站在羅琳身後觀察了一陣,張宣發現這女人的手藝比以前好多了。

陶歌呵地一聲,冷笑道:「果然還是愛情容易改變一個人。」

張宣:「」

陶歌想起什麼,突然問:「我家裡那一對姐妹花,你看上的是哪個?」

張宣走出廚房,逮著沙發坐下說:「別瞎猜,我壓根就沒往那方面想。」

陶歌坐他對面瞅著他,一臉不信。

張宣想了想,沒隱瞞,把希捷的事情簡單說了說。

陶歌聽完後有點感動,有點佩服,滿臉唏噓:「這才是最純粹的愛,世間難尋,希捷不計回報地這樣對你,是你前世修來的福分哎。」

張宣默然。

陶歌認真說:「這樣的女子,如果你不打算跟她在一起,就儘量不要去傷害她。」

張宣靜氣幾秒:「我知道。」

陶歌說:「回京城後我得找個機會見見希捷。」

張宣囑咐:「京城你熟悉,儘量幫我照顧照顧她。」

陶歌說:「放心吧,就沖她這份情深,姐不會讓她受欺負的。」

張宣又道:「成,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

陶歌突發奇想:「如果沒有雙伶和米見,你會接納希捷嗎?」

張宣靠著沙發:「世間哪有那麼多如果?」

陶歌說:「姐就是好奇?」

「應該會。」

張宣幽幽地說:「但沒有雙伶和米見,這個世界對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看他一臉莊嚴,陶歌打趣:「你這樣對其她喜歡你的女生不公平。」

張宣說:「這個世界哪有那麼多公平?」

陶歌點頭:「不錯,還懂得收斂,沒有過度膨脹。

其實姐一直覺得,有雙伶這樣的姑娘陪著你,你這輩子值了,真的不虛此行。

當然,我也能理解你對米見的情感,但還是要克制。」

張宣嘆口氣:「你以後要是對我正經點就好了,我身體吃不消。」

陶歌右手撩下頭髮,只是一個勁在那笑,對他的話充耳不聞。

張宣翻翻白眼,閉上眼睛小憩。

羅琳的手藝果然大有進步,張宣這次足足吃了三塊大牛排才罷休。

吃完飯,三人去了花園散步,後面累了又在石凳上圍坐聊天。

張宣和羅琳一直在討論哈利波特的後續情節。

陶歌見兩人在說正事,全程沒有搭話。而是在邊上安安靜靜聽著,視線在兩人之間徘徊,但更多的是停留在張宣身上。

親眼見證這一幕後,陶歌終於明白羅琳為什麼這麼尊敬和愛慕張宣了?

這完全是手把手教!

故事教,大綱教,人物性格、衝突都一一說得明明白白

中間兩人休息的時候,陶歌給他們遞上咖啡,問:「你們這是哈利波特第三部的故事情節?」

張宣忙著喝咖啡,沒空搭理。

羅琳把筆放下,說:「對,有他幫忙完善故事大綱,我大概半年能寫完。」

陶歌提醒羅琳:「你需要買個手機,方便聯繫。」

聞言,羅琳高興地看向張宣。

張宣瞥一眼陶歌,「有不懂的可以電話問我,但我更喜歡信的方式。」

羅琳說:「我也對信件情有獨鍾。」

喝完咖啡,張宣和羅琳繼續討論哈利波特第三部的故事細節。

兩人聊的熱切,有點忘神,直到凌晨12點才結束。

羅琳熱情地挽留兩人在她家過夜,但張宣拒絕了。

離開羅琳家,陶歌一邊開車一邊通過後視鏡四處打量,全身緊繃,注意力高度集中。

張宣看著外邊,問:「這邊治安有這麼差嗎?」

陶歌說:「也不是,但畢竟異國他鄉,我平時一般過了晚上8點就不出門了的。」

張宣點頭,幫著觀察四周。

一路順暢。

兩人到家的時候,廖芸、莉莉絲和謝琪還在客廳看電視。

見到兩人回來,廖芸和謝琪招呼一身就關電視回了房間。

莉莉絲跟他進了洗漱間,從後面抱住他,「我還以為你今晚要到那少婦家裡睡了呢。」

張宣嘀咕:「除非我眼瞎。」

莉莉絲對著鏡子裡的他拋記媚眼:「燈一關,不一樣?」

張宣說:「關燈也下不去嘴,不是我的菜。」

莉莉絲滿意極了這話,探頭親一下他的臉蛋。

張宣問:「你今晚這是打算跟我睡?」

莉莉絲搖頭:「等會回我媽的房間。」

也是,廖芸白天那樣照顧兩人,莉莉絲自然不會再讓親媽難做。

兩人耳鬢廝磨一番,各自睡覺。

次日,倫敦變天了,颳風又下雨。

吃過早飯,張宣和陶歌匯合羅琳一起,去了bbc電視台,錄播節目。

兩次為人,張宣還是第一次接受採訪,第一次來這種演播大廳。

還是有些好奇。

女主持人大概30來歲,一頭金髮,藍色衣服,見到張宣和羅琳進場,站起來主動打招呼。

「hello,早上好,我是billie,很高興見到你。」

「hello,早上好,我是sanyue,很高興見到你。」

「」

三人互相打個招呼,然後落座。

台下坐了一些人。

一開始張宣還沒注意,瞟一眼就過去了。

但當他坐在紅色沙發上正面看下面時,愣了一下,下面似乎有很多名人?

但他只叫得出三個人的名字,英國流行歌手希娜.伊斯頓,蘇菲瑪索,紀梵希。

蘇菲瑪索怎麼在這?

不過長得確實好,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以至於老男人多看了眼。

而紀梵希這老頭子,張宣看向他時,人家還半揮手笑著致意。

得,張宣跟著笑了笑,以示禮貌。

「哇哦,知道三月很年輕很英俊,但沒想到這麼年輕這麼英俊」這是billie的開場白。

張宣很有風度地跟大家打了個招呼。

遠來是客。

billie首先向大家介紹張宣:「三月今年21歲,來自中國。

17歲開始寫「風聲」。

18歲因「風聲」一書在中國迅速成名,三個月成為百萬富翁。

截至目前已經寫了四本書,「風聲」、「潛伏」、「哈利波特」和「發條女孩」,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高產作家。」

後面又介紹了羅琳。

介紹完羅琳,billie問張宣:「17歲的年紀,為什麼會想到寫作?是因為生活困難嗎?」

他娘的,這娘們在挖坑!

雖然就是生活困難的原因才開始走上寫作這條路。

但在國外,自己怎麼能承認?

關乎臉面的事情。

張宣淡定回答:「並不是。我從小的家庭條件算不上多好,但也還不錯。

寫作是為了掙點零花錢買好衣服、買好鞋子,靠近心愛的姑娘。」

下面一陣笑。

billie問:「有心愛的姑娘了?」

張宣不避諱,自我調侃:「心裡成熟開始,每個階段都有心愛的姑娘。」

這就很萬金油了。

billie都被他弄笑了。

兩個問題過後,採訪進入正題。

billie問兩人:「你們是怎麼認識的?」

羅琳望一眼張宣說:「那是一個雨天,早上我照常去市政廳圖書館查閱資料時偶遇到了他。」

billie問:「雨天是個很浪漫的日子,當時你第一眼看到三月是什麼感覺?」

羅琳回憶道:「有點冷。見面時,他面無表情地看了我一眼,然後又忙手頭的事去了。」

billie轉頭問張宣:「三月,你當時對羅琳的印象是?」

張宣回答:「眼神接觸,我感覺她不太自信,但沒太在意。」

billie接著問:「那你後來是怎麼注意到不太自信的羅琳的?」

張宣早有準備:「我當時來英國主要是為了找資料,找魔法類資料。

一個偶然的瞬間,發現羅琳也在找魔法類資料,就留了心。」

billie問:「你當時是打算寫一本魔法類的書籍?」

張宣說:「對,最初的想法是這樣。」

billie緊著問:「後面怎麼放棄了?」

張宣說:「因為我認識了羅琳,覺得她很有才華,就把自己的想法跟她分享了。」

billie誇讚道:「真是了不起。」

隨後billie問羅琳:「你們是怎麼搭上話的?」

羅琳說:「緣於一個巧合,我們兩人看上了同一本資料書。

我伸手的時候,他剛好也伸手,書被他拿走了。

但他好像看出了我的想法,假裝翻了翻,又把那本書悄悄放回了書架,隨意拿了其它一本書籍。」

billie微笑:「哇喔,好紳士。」

就問羅琳:「那瞬間你動心了?」

底下大笑。

羅琳有些害羞,但還是點頭:「我長這麼大,一直很自卑,很少有人這麼照顧我的情緒。」

一路談下來,羅琳把張宣賣了個徹底,怎麼搭的話,怎麼送羅琳去她家。

過程中,這小少婦無所畏懼地表達了愛慕之情。

當談到創作哈利波特時。

羅琳大大方方表示:「我當初陷入了寫作瓶頸,很茫然,不知道後面的故事該怎麼寫?」

billie問:「這時剛好三月出現,幫你解決這一難題?」

羅琳說:「是,他看了我的草稿以後,就主動把他的想法跟我分享了,指導我該怎麼寫,該怎麼完善故事情節和豐滿人物形象。」

billie問她:「聽完三月的想法,你那時候是什麼感覺?」

羅琳如實說:「不敢置信,非常震驚,原來故事還可以這麼寫,原來魔法世界可以這麼宏大。

我當時挺不好意思,感覺自己跟他比有點相形見拙。」

billie問:「既然你有完善的故事大綱,為什麼要把它交給羅琳寫?」

張宣雙手交叉放在腹部,侃侃而談:「首先我閱讀了她的草稿,感覺還不錯。

其次在交流過程中,我認為羅琳是一個非常具有天賦的作家,只是缺乏自信。

當然了,我放棄親自動筆寫魔法類故事的原因,是因為我腦子裡的故事太多了,想要寫的題材太多了,我顧及不過來。」

billie問:「比如發條女孩?」

張宣頷首:「對,我當初就糾結先寫魔法類的書,還是先寫科幻類的書。

但認識羅琳後,好了,我可以安心寫科幻小說了。」

billie問他:「我看過報道,羅琳以前的生活很拮据,你當初有沒有因為這方面的原因而把故事交給她寫?」

張宣沉思兩秒,說:「我們中國有句老話,打鐵還需自身硬。羅琳要是沒有這樣的才華,那打動不了我。

而且她是一個善良的人,我認為善良的人必有善報。」

底下掌聲如雷。

billie問兩人:「哈利波特成功的秘密是什麼?」

羅琳看向張宣。

張宣輕聲說:「你來回答,讓我休息下。」

大家樂了。

羅琳想了想說:「坦誠講,我不知道。這是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最糟糕的是,我很難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我覺得哈利波特一開始是我的小小的私人世界,我寫作的一年期間,沒有人讀過一個字。

那段時間我也不知道寫得好?還是不好?直到他的出現,直到三月的出現

寫完的時候我還不信,當初還是三月鼓勵我,那時候我從沒想到哈利波特會這樣受歡迎。

所以,我無法告訴你這對我來說有多意外」

billie問:「你們是從哪裡獲得靈感的,這些故事都有一種模式。

再一次,一個在別人家的櫥櫃里長大的棄嬰,還被另一個男孩欺負――呃,這是從哪裡開始的,但我不想說『公式』,但是故事的靈感、脈絡,是怎麼從你們自己的腦海里形成的?」

羅琳看向張宣。

張宣這次沒有偷懶,因為大綱是他完善的。

他回答說:「有趣的是,我和羅琳交流的過程中,哈利波特的故事幾乎完整地進入了我的腦海。

我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我能看到這個黑頭髮的瘦小男孩,他額頭上有奇怪的傷疤,我立刻就知道他是個巫師,但是他自己還不知道。然後我和羅琳開始設定他的背景。

嗯那是那是故事的基調。

他是個會魔法的男孩,但還不知道自己是巫師,所以我在想,『他怎麼會不知道呢?』你知道,所以我們沿著那個點倒推,就好像故事已經在那裡等著我去發現它。

而且

嗯,在我看來,對於他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巫師的最無懈可擊的解釋是――他的父母是已故的巫師,而且他是由麻瓜――非魔法的人撫養長大的」

接下來,三人就書中的人物討論了十多個大問題。

按照台本,billie提問,張宣和羅琳交替回答,發揮自如。

哈利波特才出版第一部,就那麼一點事,聊完後。

billie又問:「8月10日,哈利波特第二部要上市了。

聽說第二部已經超出了小說的範疇,反應了很多現實問題。

對嗎?」

羅琳說:「對。」

billie問:「那是些什麼問題?」

羅琳賣關子:「都在新書里。」

billie笑笑,看向張宣:「你的「發條女孩」現在火遍全球,銷售數據一爆再爆,每天都在打破記錄,短短9天就突破了企鵝出版的最初預期。

那麼新書「哈利波特」第二部,第一個月的銷售預期,你給它定多少?」

張宣伸出一根手指。

billie驚呼:「上帝!這是一千萬冊嗎?」

張宣自信地表示:「至少一千萬冊。」

billie忍不住鼓掌:「太厲害了。」

接著她不懷好意地看向羅琳:「今天的訪談馬上要結束了,那麼面對你愛慕的導師,有什麼想要跟他說的嗎?」

面對這個問題,小少婦羅琳有些害羞,猶豫一陣後,最後還是鼓起勇氣看向張宣說:

「你能抱抱我嗎?」

張宣:「」

底下掌聲響起來!

他娘的,都是些不正經的人呀。

迎著羅琳的期待眼神,張宣顯得遊刃有餘,大大方方站起身,大大方方走過去抱了她一下。

羅琳說:「謝謝。」

這話不好回,老男人直接給個笑容。

ps:求訂閱!求月票!

(先4700字,還有)

呃,發完就後悔了,說好改時間的哩,那,算了,就這樣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