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甜酒臘肉,張宣幫著收拾碗快,抹乾凈茶几,又習慣性地看了會春晚。

主持人是耳熟能詳的趙忠祥、倪萍,還有一個分會場的周濤也認識。

開場歌舞是張也的「這是美麗的祖國」,看著這個女歌唱家,張宣就情不自禁想起了那死去的老父親。

那老父親愛好不多,喜歡守著電視看張也,每次電視里播放這人,保准腿都走不動路。

每當這個時候,阮秀琴同志就不滿抱怨:「還沒我好看呢,你看什麼?」

然後老父親就嘿嘿嘿乾笑。

這一年的春晚還是出了不少好節目。

牛群馮鞏的相聲「明天會更好」,可惜了這麼一對經典搭檔,後面老牛哥竟然去當官,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而張宣最喜歡的節目還是小品巨匠趙麗蓉的「打工奇遇記」,聽說這趙老為了把小品演好,還特意跑去苦練書法。

嘖嘖,這精神不弔打後世一票挖圖扣眼珠子、數1234567的?

阮秀琴同志最喜歡潘長江的「過河」,看到這人活蹦亂跳的唱著「哥哥面前一條彎彎的河,妹妹對岸唱著一支甜甜的歌...」

這時候的大潘子是真的招人喜歡。

在張宣的記憶里,大潘子的巔峰就是「鬼子來了」,每次看到他那就叫一個樂。

只是後面可惜了。

難得阮秀琴同志有精神頭,張宣也是強撐著陪到過了12點才睡。

臨睡前,阮秀琴同志感嘆:「滿崽,你要加把力,爭取過幾年多幾個人陪媽看電視。」

得嘞,這即是敲打自己,也是想抱孫子了。

想到抱孫子,張宣就想到了米見和雙伶。

最好讓米見先懷孕,這是他內心隱隱的期盼。

可如今兩人的關係,哎,說實在話還差得有點遠。

到點了,熬不住了,張宣雖然洗了澡,但還是泡了個熱水腳才走進臥室。

衣服一脫,直接上床睡了。

可他剛躺下不久,外面就開始響起了鞭炮聲,這是有人踩點過新年。

這些個人呀,儘是瞎折騰。

一掛鞭炮剛滅,另一掛鞭炮又起,斷斷續續,張宣這個晚上一直處在半睡半醒之中。

初一接到了很多電話,也打了很多電話。

同雙伶一家子結束電話,張宣直接撥了米見的號碼。

「張宣,新年好!」

「新年好!」

張宣回禮完,就問:「你好像在等我的電話?」

米見眼帶笑意沒有迴避:「我們要去郴市,打你電話一直忙線,要不是等你電話,我們都出發了。」

張宣詫異:「這麼早就去拜年?」

米見望一眼外面的天色:「對,爸媽說早點出發,怕路上堵車。」

張宣問:「那你們什麼時候回邵市?」

米見說:「我們搬家了,在郴市外婆外公家待一段時間就直接去長市,媽媽年後在湖大上課。」

這麼一說,張宣記憶起來了,關心問:「你們長市買了房?」

「買了。」

米見說:「去年聽了你的建議,回長市就買了。在嶽麓山下,有時間你可以過來串串門,我把地址通過簡訊告訴你。」

「好。」

由於米沛和劉怡在等,兩人這通電話也是長話短說。

96年了,新年新氣象,米見在邵市的日子也成了過去式。

好在兩人建立了初步聯繫,不會亂抓瞎。

要是記憶沒出錯,隨著調動,莉莉絲一家三口也很快離開邵市去蘇省了。

從湘省去蘇省,就算是平職調動,在一定意義上也算得上升遷。

沿著馬路在村裡逛了一圈。

黃富貴老人家不再了,胡蘿蔔也沒回家過年,感覺一下子少了很多樂趣。

下午在書房新作,繼續「冰與火之歌」第三卷冰雨的風暴。

狀態不錯,一直到晚飯時間才結束。

「舅舅,給你拜年了,新年快樂呀!」

剛走出書房門,歐陽吉就撲了過來,抱著他的大腿要壓歲錢。

張宣大氣,直接掏出早有準備的大紅包,鼓鼓囊囊地一塞。

6888元!

這紅包直接把張萍的手燙到了。

但這次阮秀琴卻沒阻攔,反而勸女兒手下。

如今呀,在阮秀琴心裡最不放下的就是這個大女兒了,所以弟弟有錢心甘情願多給點,她也很樂意看到。

雖然有偏差,但手心手背都是肉,都是娘身上掉下來的,都心疼。

初二去了老杜家,跟著七大姑八大姨打了一天牌。

這天中午剛吃過中飯,門口的老鎮長突發癔症,對著院子裡的一顆梨樹下面的人喊:

「你們讓開點,讓開點,等會有人進來。」

樹下的正在殺羊拔毛的幾個女婿感覺莫名其妙,但還是犟不過,挪開了地方。

杜克棟掃視一圈,發現自己家的主要親戚都在,遂問:「爸,等會還有誰要來?」

老鎮長沒搭理他。

只是半個小時後,老鎮長就回了屋。

他大女兒跑進去照顧他時,卻被老鎮長轟出來了,說別打擾他跟老朋友敘舊。

這話一出,直接把眾人弄懵了。

艾青膽子有點小,問幾個姑姑:「該怎麼辦?」

小姑子說:「去喊道師做場法吧。能拖一天算一天,我爸他才60多歲誒。」

幾人一商量,杜克棟開車喊道師去了。

道師來了倆,都是上了年紀的。穿著黑色長袍大衣,帶著黑色頭冠,腳上套的布鞋,很嚴肅很正式。

兩人對著老鎮長布施一番,隨後掏出一打黃色符籙把老鎮長房間貼的滿屋子都是。

老鎮長很反感這些東西。

一直叫叫嚷嚷,但好在沒撕。

出了屋子後,一位年長的道師對杜克棟等人神叨一句:「還有半年,你們可以多多盡孝。」

大姑子追問,「這是個什麼說法?」

倆道師諱莫如深。

但杜克棟名氣大,多問了幾句後,道師礙於面子就指指耳後根,連指了三下。

這下眾人不再問了。

初三,吃過早餐,張宣就帶著雙伶回了上村。

兩人跟隨阮秀琴到處走了一通毛毛親戚。

期間還接到了文慧的電話。

這姑娘穩如老狗,每年都是初三打電話過來。

「新年快樂!」

「新年快樂!」

杜雙伶和文慧聊得很嗨,張宣中間插了句新年快樂。

吃過晚飯,阮秀琴帶著杜雙伶去歐陽家給張萍送東西去了。

趁這間隙,張宣走過馬路問屋檐下的小賣部老闆:「叔,耳後根連點三下是什麼意思?」

那老闆吸口旱煙,問:「你在哪裡看到的?」

張宣撒謊:「看了一本民間故事,但缺頁,沒下文,這不心裡痒痒的麼。」

那老闆說,「這事啊,按老古計說法,連點三下,代表這人已經轉世投胎三月,還有6、7月好活。」

原來如此。

ps:民間流傳故事,不要當真。

求訂閱!求月票!

(還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