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報刊在大明的傳播,報童的這個職業也是應運而生。

從晚明以來,自耕農便大量破產,而在江南這等富庶地方更為普遍,大量無地百姓湧入南0京、蘇杭等地,伴隨而之的也有許多流浪的孤兒,在此之前,許多孤兒只能靠著乞討度日,而如今有了報童的職業,倒也解決了不少報童的生存問題。

朱由校看見一身著短衣的男孩挎著個布包一邊喊一邊叫著,便也有些興趣對王承恩道:「去買一份。」

朱由校說著就問向一旁的魏忠賢:「這些賣報的孩童有多大的年紀,賣報有多少收入,能活得下去嗎?」

「回陛下,也都不過是在十二三歲,大都是一些窮苦百姓的孩子,與其讓他們去給城裡的大戶們打長工沒白天黑夜的熬,還不如臣將他們召集起來賣報,他們給大戶乾沒有錢只能管一頓飯,而我們《大明日報》是按照賣報份數給錢的,一個報童一月下來也能得個五六兩銀子,足夠他們貼補家用或者自己生活了。」

魏忠賢回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到底還是孩子,還是得以學業為重,你魏忠賢既然能想到用他們來賣報謀生,也要在學業上多多資助他們,我大明的千秋基業能否一直傳承下可不是靠的你這個沒把的傢伙,而是他們,明白嗎?」

「微臣明白,微臣已經出資在南0京城建設了好幾家私塾,免費提供給這些窮困百姓家的孩子讀書,而且報童也是從這些孩子中選的,他們每天就只是放學後賣賣報」,魏忠賢這麼一說,朱由校便沒再說什麼。

而這時候,王承恩則已經丟了一枚銀錠給那報童,然後拿了一份報紙就往朱由校這裡走來。

朱由校看見這《大明日報》,倒也與之前的《大明日報》改進了不少,字體明顯要細了不少,內容容納量也就增加了許多,甚至還配上了插圖,便不由得笑道:「可以呀,魏忠賢,這字體細若蚊蠅,看來皇家工程院對印刷技術的改進對你們大明日報的幫助也不少啊。」

朱由校說著便下旨去《大明日報》所在地,對於《大明日報》,可以說是朱由校在江南最大的功臣,這些年來為自己的政治宣傳做了不少功勳,朱由校來江南不能不去看看這位大功臣。

魏忠賢自然是萬分高興的,他來到江南後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建立了《大明日報》,並使得自己雖然離開了京城,但在政治和文壇上從未降低過自己的影響力,甚至現在他還成了大明思想界的主要掌控者。

因為《大明日報》的日益壯大,魏忠賢也有了自己的一大幫文人集團,甚至一些文人現在不但不再罵他為閹豎,反而將他視為文壇領袖,而魏忠賢現在也附庸風雅,拚命的刷自己的威望,也開始大張旗鼓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等到了一處三進院落,魏忠賢就先來到了朱由校跟前:「陛下,這裡就是大明日報了,因現在招的編纂先生太多,微臣的鎮守太監府已經住不下了,便做主買了一處宅邸專門供給大明日報。」

朱由校倒是忽略了這個問題,當初他只是給魏忠賢提了個要辦一個報社的旨意,也沒有告訴魏忠賢具體怎麼做,或者做好後該給大明日報什麼樣的地位,這也跟他作為皇帝事務繁多有關係。

現在想來,魏忠賢現在能將自己的一個想法變成現實,且還讓《大明日報》還在諸多大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得不承認,魏忠賢還是有很強的領悟力和執行力的。

不過,現在《大明日報》的確還有諸多問題,比如現在的《大明日報》雖然已經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口舌,但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行政和職能定位,到現在也只是鎮守太監府的一個不明確的附屬機構,很多時候更像是魏忠賢的一個私人作坊。

朱由校抬頭看了看,見這宅邸倒也算得上是宏偉莊嚴,一座黑漆大門上掛著一塊「大明日報」的匾額,匾額下是魏忠賢自己的題跋,便笑道:「專門撥座府邸給大明日報,倒是很好的事,但這匾額上的字可不夠分量,不過,我說魏忠賢,你也不知道找個大儒來題個字,用你自己的題跋可就掉價了。」

聽朱由校這麼一說,魏忠賢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陛下說的極是,臣本來是想請一幅陛下的御寶的,但又怕有所冒瀆。」

朱由校聽了卻是無語地瞪了魏忠賢一眼,他可沒什麼好的書法造詣,轉身對李明睿道:「李明睿,你來題這四個字吧。」

李明睿是內閣大學士又在文壇上享有盛名,且最近這段時間又是大紅大紫的人物,因而由他來為《大明日報》題匾額倒也合適,魏忠賢見此也是欣喜不已,忙命人準備文房四寶伺候。

於是,眾人便走進了《大明日報》所在的宅院,剛來到前院的大影壁前,朱由校就聞到了一絲油墨味,等到由魏忠賢帶著進入一處書房,且等著李明睿題寫「大明日報」四字時,朱由校還讓魏忠賢彙報大明日報目前的基本情況。

「回稟陛下,現在大明日報主要是分成四個組,一個是采編組,主要是收集各處有用的消息;一個是文編組,主要是負責收集各類來遞文稿並建議審核修改;一個是排版組,負責把要上報的各類文章和消息排版和配圖;然後是校正,修改錯誤之處,接著就是印務,印務印刷好後就遞給報童或由運送組將報刊送到訂閱人手中,主要是各級衙門和書院以及各鄉紳家。」

魏忠賢說著又道:「這所有組的編纂先生加起來光在南0京一處就是數百人,但每天依舊忙不過來,現在訂閱報紙的是越來越多,而且在蘇杭淞揚等地也有了分社,規模也就更大。」

「現在大明日報主筆是誰?」朱由校不由得問道。

魏忠賢忙回道:「張岱,此人在文壇上久負盛名,文筆和才華自然是卓越的,且是無所不通,微臣花了重金才請了他當這大明日報的主筆,但此人也有股傲氣,不肯變通,前些日子因為臣要讓他為羅記糧鋪在大明日報上寫一句廣告一事,卻被他嚴詞拒絕,還憤然離去,大罵我掉到錢眼裡,將本為庶民一窺王朝政事的報刊給變成了賺錢工具。」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