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默到底還是離開了終南山。

來的時候,只有他和李莫愁兩人,走的時候卻變成了十個人。

全真教的三位,「太古子」郝大通、李志常和崔志方,從長安城來的郭靖、武南天和哈吉,再加上大殺四方的陳玄風。

當然,李莫愁的身邊,也多了位沉默寡言的小龍女。

從來沒有離開過古墓的小龍女,似乎看到什麼都感到好奇,眼睛在不停地到處看,卻也不曾與他人交談。

一路上,郭默一言不發,緊鎖著雙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麼,也沒人敢上前去問他。

到底跟著「丹陽子」馬鈺,去了什麼地方?見了什麼人?又說了什麼話?

就連好奇心最大的陳玄風,都難得的待在馬背上,老老實實地悶著頭趕路。

郭默的確見到了重陽真人的墳墓,不過,他斷定那只是一座衣冠冢而已。

即便那座墳墓修建得莊嚴肅穆,即便馬鈺一再肯定,師尊只此一處安息之所,郭默還是斷定,那只是一座衣冠冢。

自己的願望得到滿足,郭默就帶著眾人離開了,他只是為了印證一下心中那絲縹緲的執念。

見完了,自然就要離開的。

「長春子」丘處機對郭默的行為有些不解。

「大師兄,默兒這是?」

「哈哈,老道也不知道,也許這就是高人的行徑吧。」

「師弟,你已經是全真教掌教,當好生約束門人弟子,督促眾師弟和三代弟子勤練武功。」

「對了,這是默兒剛剛給的一門功法,「易筋鍛骨篇」,對二流及以下境界之人甚是有效,找些資質上佳的內門弟子,一併傳下去吧。」

「我等已是大宋子民,為人行事當以大宋利益為先,尤其在這關中之地,凡我全真教弟子,當恪守門規,但有作女干犯科者,嚴懲不貸。」

「老道經歷了這幾個月,似有所悟,也打算出去雲遊一番,你們好生守護著「重陽宮」吧——」

「丹陽子」說完,不等丘處機再問,轉身行飄然而去。

其實,馬鈺的心裡也很是複雜。

「難道,這才是師尊一再強調,務必找到一位有緣人的深意嗎?」

可惜,這位忠厚的長者,真的什麼也不知道,更不明白郭默到底在想些什麼?

進了長安城,郭默讓陳玄風帶著全真教的三位下去休息。

這三位全真道士,自然不太適合進正式的軍隊,郭默打算直接讓他們在燕王府效力,不設職屬算作客卿的身份。

李莫愁也帶著小龍女,和武南天、哈吉下去了,郭默、郭靖兄弟直接到了長安府府衙,去見了魏了翁。

魏了翁一見到郭默,先是問候了一番,畢竟之前李莫愁來報信的樣子,實在有些嚇人。

魏了翁就算是再正直不阿,再大公無私,畢竟自己是被燕王殿下重用,才發跡起來的。

短短几年時間,他已經貴為經略安撫使兼任長安知府,實實在在的封疆大吏,在大宋這種大環境下,將來封王都是有可能的。

無論他自己怎麼想,在外人眼裡,魏了翁也早就是燕王一系之人,如果郭默真有個三長兩短,恐怕他也會受到波及。

「燕王殿下,關中收復已經幾個月了,倒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尤其還有「靖難軍」在此坐鎮。」

「只是,前期為尋求平穩過渡,咱們留用了不少金國原有的官員,有些人的惡行也慢慢顯露了出來,不知殿下對此有何看法?」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突然多出十來個州府,哪裡能有那麼多現成的官員?

這還是在洛陽城加了一場秋闈

,提前選用、培訓、實習了一批人,要不然更是捉襟見肘。

「此事容易,本王會讓燕王府趙長史來此,主持一次春闈,時間就設在四月十五吧。以關中之地為主,當然其他地方的人,只要能趕得過來也可以參與。」

「參照上次洛陽秋闈的成例,選出一百人來,至於怎樣一個流程,咱們的趙長史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那些不法之徒,本王會知會「皇城司」,調來一名「提點皇城司」,搜集到確切證據之後,直接依法查辦。」

吏治向來是歷朝歷代最為頭疼之事,幾千年來,各個朝代的更迭,各種社會制度的變革,也沒辦法徹底去除腐敗滋生的土壤。

郭默也不是聖人,只好遇到了依法嚴懲就是了,什麼人都缺,就是不缺願意出來當官的。

「大哥,加上訓練了幾個月的兩萬新兵,「靖難軍」在此已經突破了五萬人馬。」

「你利用一個月的時間,來一次大練兵,無論新兵、老兵,選出綜合實力強的前三萬名帶回洛陽城,準備北上伐蒙。」

「剩下的兩萬「靖難軍」,讓三師傅過來吧,帶著這兩萬人,鎮守整個關中地區。」

剛剛收復幾個月,誰能保證關鍵時刻,會不會有人跳出來製造么蛾子?

讓三師傅「馬王神」韓寶駒來鎮守,郭默才能更安心一些。

另外,他還要把五師兄武眠風也調過來,在長安城設立衙門,「皇城司」對整個西部的控制太弱了。

西北暫時不提,至少把整個關中和巴蜀地區,先牢牢地抓在自己手裡。

郭默在長安城僅待了兩天,就暫別了大哥郭靖,趕回洛陽城。

這次,他倒是把自己的兩個徒弟都帶走了。

也丟給大哥太久了,尤其是武南天,好像都兩年多了吧?

自己這個師傅當得還真不稱職。

現在大徒弟張世傑和三徒弟呼延德,都已經調到了燕王護衛軍,索性把這兩個徒弟也一併扔進去好了。

北上伐蒙,郭默也不確定能打多久,這幾個小子帶在身邊,自己也好時時點撥一下。

全真教的三人也自當隨行,不說郝大通,單單李志常和崔志方,卻以師禮待郭默。

既然把「易筋鍛骨篇」都送給了「丹陽子」馬鈺,當然也不會對這三人吝嗇。

李志常是已經學過的,當著三人的面,郭默允許讓李志常跟其他兩人分享。

郝大通也是一個紅臉漢子,郭默索性又傳給了他一套「朝陽掌」,而崔志方倒是跟李志常相若,直接把「落日掌」給了他。

這三人跟著郭默出來,說好聽點兒是歷練,其實就是替燕王殿下出力,以獲取朝廷對全真教的支持和維護。

沒想到,自己還沒出力呢,郭默倒是先給了實惠。

不過,看到李志常這幾個月的變化,郝大通和崔志方二人,怎麼也不可能拒絕的。

千恩萬謝之後,還是接受了郭默的饋贈。

對他們三位,沒什麼具體安排,到了洛陽就先在燕王府里住著,各自修煉自己的武藝,等大軍出發之日待在燕王中軍就行。

剛進燕王府,燕王府左長史趙汝述就找了過來。

例行公事地彙報了這幾個月來,從「皇城司」和「聽風」傳過來的各種重要的消息,尤其以臨安和河北戰場的居多。

無論內外,大體進展,還是在郭默的預料之中。

唯一讓他感到意外的,是那個自己僅僅有數面之緣,名義上還是自己「大哥」的太子趙竑,居然還在積極地上躥下跳。

上次郭默在「大慶殿」上的那頓操作,貌似失去了「軍權」,

就連「如朕親臨」的金牌都交上去了,「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官職也沒了。

但是,他依然能夠調動那二十多萬勁旅,郭默一手建立和扶植的四支軍隊,樞密院使的命令依然不好使。

郭默卻平白得了一個「御史大夫」,拿下了史彌遠最為得力的喉舌御史台,更是將他的老對頭衛涇給再次請進了朝堂。

現在的史彌遠,在「大慶殿」內說話時,已經沒什麼分量了。

敢直接跟他硬剛的,就有衛涇和程珌。

而自己曾經最為得力的幫手,吏部尚書薛極,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燕王府的右長史。

曾幾何時,中樞六部史彌遠可以說是一手遮天,而現在的六部尚書,竟然沒有一個是他的人了。

樞密院,在法理上仍然是大宋朝最高的權力機構,在這幾年間,卻悄然發生了變化。

要麼就是官家趙擴,直接乾綱獨斷,發號施令;

要麼就直接來一個六部公推,由樞密院使和六部尚書,七人進行公推,少數服從多數,居然還是用舉手來表決?

這都是從哪學來的低俗辦法?

關鍵是這樣一來,無論是乾綱獨斷,還是七人公推,史彌遠一絲占上風的機會都沒有了。

因此,剛剛強硬了幾個月的史彌遠,又再次沉默了下去。

但是,當了這麼多年權相,習慣了一手遮天的史彌遠,又怎麼心甘情願就此罷手?

連續登了幾次薛極的門,終於得到了薛極的兩句話。

「史相,如果您恪盡職守、遵從臣道,亦可得善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

「如若可能,望史相能請回莫愁姑娘,並善待之。」

兩句話,一句說的史彌遠滿腔憤怒,一句又說的史彌遠滿頭霧水。

這都哪跟哪啊?沾邊嗎?

憑什麼就要自己讓出權力?

當然若不是自己的鼎力支持,焉有他趙擴的今日?

這是要恩將仇報嗎?這是要卸磨殺驢嗎?

憑什麼?就憑那個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毛頭小子嗎?

你們這滿朝公卿的眼睛都怎麼長的,難道都是瞎子嗎?

這小子已經手握了二十多萬精銳大軍了,現在又占據了將近二十個州府的地盤,你們就不怕養虎為患嗎?

還有那個趙擴,你真成了昏君了嗎?

那只是你收的義子,義子你懂嗎?

他是叫「郭默」,不是說你賜給他一個「趙昊」的名字,他就真的能變成你的親兒子的——

還有,為什麼要我去巴結李莫愁那個野丫頭?

當初也是看在她死去的老子的份上,才養了她那麼多年,好歹她老子也救了自己一命。

小丫頭長大了,也出落的亭亭玉立的,將來用來拉攏個得力的幫手,也算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了。

可惜,沒派上用場,自己侄子相中了她,她竟然還不樂意?

聽說,現在好像又跑去找郭默那小子了?

好在老夫機敏,沒把她繼續留在身邊,要不然指不定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禍害呢。

還讓我去把她請回來?善待之?

薛極啊,薛極,你這老小子是怎麼琢磨的?

哈哈,都想看老夫笑話?都想讓老夫去死嗎?

史彌遠雖然憤怒,但是還沒有到失去理智的地步。

他是不贊成薛極給他出的,這算是最後的「建議」吧?

但是,他同樣不懷疑薛極的智慧。

相處了幾十年的人,即便現在算是分道揚鑣,史彌遠對薛極的智慧,

依然充滿了信任。

他相信薛極絕對不會信口雌黃,也不會無的放矢,只是他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史彌遠想不明白。

史彌遠身居高位了這麼多年,雖然是個飛揚跋扈的主兒,但骨子裡也是個謹小慎微的人。

尤其在上了年齡之後,「怕死」的情緒,莫名其妙地就籠罩在史彌遠的心頭。

他想不明白的時候,乾脆就什麼事都不去做,靜觀其變,等候一段時間,回頭再看。

這是他的想法,也是下一步打算的做派。

因此,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史彌遠上了一份請假的摺子,說自己年老體衰,想回原籍將養一年半載。

史彌遠的原籍,離著臨安不遠,就在明州鄞縣,三百多里地,更靠近海邊,距離桃花島也就半日路程。

當朝首相要請長假,官家趙擴怎麼能輕易批覆?

直接駁回,恭請史相就在臨安靜養,並派出豪華的御醫團,前往史府進行會診。

隔了幾日,史彌遠再次上書,要求回鄉靜養。

趙擴再次駁回,並派了太子殿下趙竑,親自前去,代表官家向史彌遠表示慰問,並積極進行挽留。

趙竑那可是實心實意地在做事,絕對不是因為官家的聖命才來的,他是早就想登門拜訪了。

自從太子趙竑跟史彌遠搭上線之後,對史彌遠的感觀那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史彌遠已經成為太子趙竑的唯一精神寄託。

這要是真讓史彌遠走了,這麼大年齡的人了,誰知道這一走,是不是真就「走」了?

那從此以後,讓他竑太子依靠何人啊?

可惜,聽到是趙竑前來,史彌遠直接躺在床上就沒下來。

跟趙竑合作了一小把,史彌遠就看出來了,這絕對是一個「草包」。

好高騖遠、志大才疏,用在他身上,都算是高看他了。

這樣的人,如果能將他扶上皇位,自己掌控起來,絕對是手拿把攥的。

現在的問題是,連自己的位置都已經被架空了,還怎麼能夠等到那一步?

看看官家趙擴的身體,再活十年八年應該沒什麼問題,自己呢?

見到了史彌遠,卻沒能說上一句話,讓趙竑很是鬱悶,只能灰溜溜回去復旨。

又過了幾天,當史彌遠第三次上書,要求回鄉靜養的時候。

官家趙擴,直接在「大慶殿」的朝會上,當朝將史彌遠的上書給讀了出來。

為了充分顯示對史彌遠的尊重,官家趙擴都沒用禮部或老太監來讀,親自將史彌遠的上書讀了出來。

抑揚頓挫的聲音,生生感動了大殿上的滿朝文武。

「官家,既然史相沉疴附體,您若一再強留,終非明君之道。」

「好在史相的原籍就在明州,官家如有疑難之處,快馬旦夕可至,您又何必如此執著?」

「明白事理的,知道您是離不開史相,不明事理的,卻要說君上薄情寡恩了......」

好嘛,還真有能在大殿上,跟得上趙擴節奏之人?

官家趙擴低頭看了一眼,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關鍵時刻,能站出來捧場的,正是咱們燕王府的司馬,禮部尚書程珌。

「哎,也罷,錯非程卿所奏,朕差點就釀成了大錯。」

「既然如此,就當朝准了史相的奏請,讓太醫院將最好的藥材送過去十車。」

「史相既然休了長假,以朕看無人能勝任樞密院使一職,就暫時將樞密院的各種職能,拆分到六部吧。」

這是?

都說人走茶涼,這人

還沒走呢,茶直接都沒了?

史彌遠回鄉靜養的願望,終究還是達成了。

沒有了史彌遠的臨安城,似乎也沒造成什麼影響。

樂照奏,舞照跳。

只是太子趙竑失去了「依靠」,反而更加的活躍,整日遊走在各家臣屬之間,卻沒能拉攏到幾個人,反而成為眾人的笑柄。

「官家,您看要不要阻止一下太子殿下的行為?」

福寧宮,御書房。

老太監捧著厚厚的一摞摺子,桌上還擺放了一些,而官家趙擴手裡,也正津津有味地看著一份。

「阻止?為什麼要阻止?讓他鬧騰吧,他又能鬧騰出什麼大動靜?真能折騰出幾個人來,倒也算是他為朝廷立了一功。」

「你看看這些摺子,除了「皇城司」呈上來的,就是御史們風聞奏事的,太子殿下結黨營私。」

「更離譜的是,他前腳剛剛去拉攏完人家,人家後腳就將「告密」的摺子送到朕這裡來了。」

「做人失敗到這種地步,老貨啊,你說當初朕怎麼就選了一個這樣的人作為儲君呢?將來大宋江山,如果真交到這樣的人手中,朕想想都後怕啊——」

老太監沒說話,他之所以建議官家去阻止太子,實在是有些看不下去了。

這樣的太子殿下,還整天想著,怎麼去搬倒英明神武的七爺啊?

......

臨安城裡的風風雨雨,郭默只拿來當笑話看。

他一旦堅定了走這條路的心,即便是白手起家,都要在這個大爭之世折騰一下,更何況已經穩步發展了五六年的時間。

趙汝述彙報完之後,天都已經黑了。

明日一早,將燕王府的事情簡單安排停當,就準備動身前去長安城,為四月十五的長安春闈做準備。

他當然不可能孤身上路,光是燕王護衛軍就帶了五百人,還有科考、選人、培訓等各個環節的官員助手,也帶了幾十人。

郭默正準備睡覺的時候,出人意料的是,李莫愁找了過來。

「那個......莫愁,這麼晚了,你來此有什麼事嗎?」

單獨面對李莫愁,郭默還是有些不習慣,何況現在已經到了晚上。

「我見你跟趙長史談了半天,也沒有吃什麼東西,就讓廚房特意做了飯菜留著。」

李莫愁手裡拎著一個精緻的食盒,從裡邊取出四個菜,還微微冒著熱氣。

又拿出兩張胡餅,居然還有一小壇酒。

夜闌人靜、美酒佳肴、孤男寡女......

郭默的腦袋有點兒大。

「哦,我不是很餓......不過飯菜看著不錯,一定很好吃,你吃了嗎?」

郭默本能的想拒絕,看到李莫愁瞬間變色的臉,趕忙又改口道。

「我也沒吃呢,既然默哥哥想請我吃飯,那我就勉強坐下也吃點兒吧——」

瞬間又喜笑顏開,李莫愁很自然地坐在郭默的對面,給兩人都擺上一副碗筷,又分別倒上一杯酒。

不是......我剛才說的話,有請她吃飯的意思嗎?

「默哥哥,其實我來找你,還真有一件事情想請你幫忙。」

親自將酒杯端起,遞給郭默,郭默趕忙雙手接了過來。

「怎麼突然這麼見外了?有什麼事但講無妨。」

李莫愁這大半年,一直陪著郭默走南闖北的,無論是軍營還是衙門,都算是悉心照料,嘴上卻一直說不想辜負大姐的囑託。

人心都是肉長的,郭默又非傻子,豈能不明白李莫愁的心意?

「默哥哥,

我沒什麼教徒弟的經驗,而龍兒又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武學奇才,你能不能親自傳授她武功啊?」

「當然,古墓派的武功還是我來教,其他方面你看她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我發現這孩子什麼武功都學的很快,將來的成就絕對要在我之上。」

說到自己小師妹出色的地方,李莫愁感到莫名的驕傲,半點兒也沒有妒忌之心。

「這個......」

李莫愁的提議,讓郭默有些詫異。

楊過已經被自己收為徒弟,只是年紀尚小,六歲生日還沒到,還沒來的及傳授他武功。

不過從桃花島來的消息看,幾個大一點兒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武功的基本套路了。

天才就是天才,楊過這小子就是與眾不同,比同齡的郭平、葉風和陸秉,學得都要快,練得也都要好。

得意於郭默從小就給楊過用「九陽神功」梳理經絡,這小子不僅不怎麼生病,連氣力都比其他人大一些,個頭都趕上大他一歲的郭平了。

小龍女,既然是李莫愁的師妹,那麼郭默自然也當她是妹妹對待,雖然才十歲,自己這幫徒弟那也得是要叫一聲「師姑」的。

二徒弟武南風跟自己小師妹張婷,二人之間已經產生了情愫,這一到洛陽,恐怕又要到一起去了。

郭默倒也不是反對,他來自後世,當然不會被所謂的江湖輩分左右。

只不過覺得這兩人還都是孩子,就有意無意地將他們兩個先分開,各自安心練幾年武,男女感情的事情,至少等過了十八歲再說。

「默哥哥,你都教那麼多徒弟了,連全真教的人你都傳授了,怎麼就不能指點一下龍兒呢?」

見到郭默似乎有些為難,李莫愁不禁嬌嗔道。

是啊,自己為何還沉浸在那個虛無縹緲的「前世記憶」中呢?

身邊的人,雖然還可能是「那些人」,但是,他們的命運早已被自己改變了。

射鵰英雄還在,卻真正成為了金刀駙馬,更是如今的丐幫幫主,又統領近十萬之眾的「靖難軍」。

有自己在,「赤練仙子」都變成了好人,也不可能再出現獨臂的神鵰大俠,那麼自己為什麼還去糾結一個小龍女呢?

是擔心會出現神鵰仙侶嗎?

郭默不禁有些自嘲。

「好吧,只要龍兒不嫌棄我教的不好,她想學什麼,我絕不藏私。」

對於各種絕世神功,郭默真沒有這個時代的人看得那麼重,只要不是所謂的「壞人」,不是自己的「對頭」,他都可能傳授給對方。

更不用說自己這一眾的師長、師兄弟和一堆徒弟子侄輩,不數不知道,一數嚇一跳。

不知不覺中,上中下三代,自己身邊居然聚集了幾十號人,這些人的命運也都受他所影響,與他休戚相關。

「切,了不得嗎?不就是一個「先天高手」嗎?」

李莫愁撇著嘴說道,不過心裡卻很是高興。

她覺得郭默能夠答應教導小龍女,甚至說出「絕不藏私」的話,都是因為她的緣故。

既然郭默已經答應了,李莫愁就不便再留在這裡。

畢竟男女有別,即便李莫愁自己千肯萬肯,也不想壞了郭默的名聲,她也想早點回去,將這個好消息告訴小龍女。

看著李莫愁離去的背影,郭默真的有些無奈。

他感覺李莫愁剛才跟自己說話的口氣和神情,怎麼越來越像黃蓉了?

不僅僅是李莫愁自己,就連郭默身邊的人,似乎已經默認了李莫愁的「身份」,甚至那個憨憨的哈吉,竟然在背後稱呼李莫愁為「二師母」。

這把

郭默給氣的,自己收了個什麼徒弟啊?

在洛陽城裡,郭默難得有了空閒的時間,一切都在準備中。

河北戰場,關於蒙古和金***隊的最新信息,「聽風」每隔一天就會匯總到燕王府來。

無論是「靖難軍」還是燕王護衛軍,都在積極地訓練中。

時隔半年多,郭默再次見到了大嫂華箏。

「二師兄,謝謝你為我做了這麼多,平兒在桃花島過得也很好,二師傅已經教授他讀書練武了。」

「只是,如果調動大軍北上伐蒙,會不會影響到二師兄的大事啊?」

當聽到成吉思汗被害的消息,華箏整個人都快崩潰了,甚至都「拋棄」了小郭平,求郭默為她報仇雪恨,自己更是千里迢迢跑到了洛陽城來。

半年多時間過去了,華箏也逐漸冷靜了下來,她覺得自己還是有些任性,更多的卻是感動。

二師兄還是當年的二師兄,對自己的任性還一如既往的遷就著。

但是,二師兄畢竟已經不是當年的二師兄了,而是貴為大宋的燕王殿下,更是將來大宋的官家。

自己這麼一鬧,會不會影響到二師兄的全盤布局呢?

她可是知道,大宋自身也有很多內憂外患,如果為了幫自己報仇,影響到二師兄,華箏更會感到愧疚的。

「大嫂,你還是叫我二弟吧,總這樣「二師兄」叫著,你讓我如何擔待?咱們是一家人,何必這樣客氣?」

「我的志向是重振大宋、北進中原、奪回燕雲十六州。蒙古軍既然南下,宋蒙之間遲早會有一戰。」

「只是讓大嫂夾在中間,我擔心你會難做......」

「難做?我父汗已死,我母早兩年也不在了,聽說拖雷哥哥也被那個狠心的排擠到高麗去了。」

「對面那些蒙古軍,就是毒殺我父汗的兇手,我一定要親手抓住那個狠心的,問問他是如何狠下心來,對自己的親生父汗下毒手的?」

雖然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一提到成吉思汗的死,尤其是那樣「窩囊」的死去,華箏的心裡就有無限的仇恨和無限的痛。

看著華箏的樣子,郭默也滿是心疼。

這還是那個梳著一頭小辮子,整天笑嘻嘻的,跟在大哥和自己身後,「嘁嘁喳喳」說個不停的小華箏嗎?

算了,她愛怎麼叫就怎麼叫吧,希望這個小丫頭,早點從仇恨和悲痛中走出來。

郭靖還沒從長安城回來,華箏就整天待在「靖難軍」里,跟著三師傅韓寶駒一起訓練軍隊。

而燕王府內的練武場,每日裡更是有些人滿為患。

大徒弟張世傑,作為燕王護衛軍的一名主將,小小年紀就擔負著訓練軍隊的重任,自然是不方便輕易離開。

也不僅僅是因為郭默的原因,張世傑真的對領兵打仗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連孟珙都對他讚不絕口。

三徒弟呼延德可不管那些,聽說師傅來到洛陽城了,直接就打馬跑了過來。

自己被師傅狠心地送出去,已經兩年多了。

不到十五歲的呼延德,身高已經超過了郭默,是這幫徒弟里個頭最高了,估計再等兩年哈吉長開了能跟他有一拼。

現在,二徒弟武南天、三徒弟呼延德、四徒弟哈吉,再加上全真教的李志常和崔志方也待在練武場。

當然,也少不了兩名女子,十五歲的張婷和十歲的小龍女。

見到小龍女之後,張婷就不樂意跟那三個師侄一起練習了,有這麼漂亮的小妹妹在,誰還稀罕那幫野小子?

更何況,她們兩個雖然年齡小,架不住比那邊三個人高馬大的小子要高上一輩。

小龍女對於能夠跟隨郭默學武,也很是期待。

聽師姐說,這個燕王殿下的武功,恐怕已經是整個天下練武的人裡邊,成就最高的了。

出於對古墓派內功心法的「忌憚」,郭默還是建議不要讓小龍女繼續練為好。

為此,直接將「九陰真經」全數傳授給了小龍女,其他的武功古墓派的就挺好。

其實,郭默更覺得「小無相功」可能更適合小龍女,可惜那個功法在黃蓉那裡,自己根本就不會。

倒是「凌波微步」也不錯,現在小龍女才十歲,等幾年再說吧。

郭默看著自己收的幾個徒弟,不禁有些感慨。

自己妥妥的江湖出身,進入官場和軍隊,都算是半路出家,沒想到收下的幾個徒弟,竟然大多數都是要在戰場廝殺的人。

郭默的志向就是笑傲江湖,如閒雲野鶴般的自在。

現在,自己的功夫算是到了一定的水準,輕易也碰不到對手。

可是,自己的徒弟們呢?

再過二三十年,如果還有類似「華山論劍」之類的排名之戰,眼前這幾個徒弟,估計都白給啊。

「哎,過兒啊,你趕緊快快長大,來替師傅正正名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