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

對於挖銀礦,網友們的興趣大減。事實上,作為見證者,他們能見到銀礦被探明就已經挺開心了。

至於真挖出來。

不急。

銀礦又不會跑。

相反。

對於去外國挖礦,卻興致濃郁。因為合作內容中,說的是金礦。一下子,就把注意力給吸引過去。

黃金。

那可是黃金,一克近三百。

一個字。

貴!

而且。

站在一般人角度。探明這麼大個銀礦,之後又買不了,心裏面對唐青,普遍還都有著一點點同情。

。。。

儘管礦是國家所有。

但是。

就如地里挖出古董。

是。

理論上是國家的,可白白上交文物局,總感覺有點虧。此時此刻,他們就是這樣的感覺,挺同情。

「沒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額!」

「這個詞,可以用在這裡的嗎?」

「意識差不多就行!」

「就是。」

「挖金礦,有前途,興許會大賺也說不定。希望唐青的運氣,會一如既往的好下去,祝福浮游號。」

「嗯嗯!」

「挖外國的礦,賺外國的錢,好事。」

「。。。」

總之。

對於去外國挖礦,華夏網友們一片支持。

。。。

此刻。

印度。

剛天亮沒多久。

「唐青的運氣,用完了。」

「接下來肯定是挖石頭。」

「對。」

「第一次就發現大礦,本就是天大運氣,之後茫茫海域探礦,就如地表探到好礦一樣,難度重重。」

「就是!」

「。。。」

他們的信息,還停留在昨天。對於浮游號測試完成,回基地檢修,一個個風涼話狂冒,紛紛看衰。

一萬五千噸的儲量,當時看得他們眼睛都綠了。

為撒?

為撒?

為撒?

蒼天老是眷顧華夏。

前日。

在得知唐青的企業,拿不下這座銀礦時,頓時一樂。看到唐青的運氣為他人做了嫁衣就心裡暗爽。

大銀礦咋啦?

切!

還不是幫別人采,就賺個勞務費而已。

只是。

各自心裡的酸楚?只有他們自己清楚。

這時。

忽然。

合作的消息傳來。

「什麼?」

「緬亞黃金集團?」

「合作?」

「金礦?」

「保底?」

「。。。」

看著新聞內容里幾個關鍵詞,一個個都驚呆了。

靠!

緬亞黃金集團,竟然與其合作挖金礦?這運氣也太好了吧?雖然?那個金礦目前一點信息都沒有。

但是。

再不濟?人家也有保底啊!

旱澇保收。

看完新聞。

鬱悶。

心塞。

充斥著腦海。感覺早飯的味道,索然無味。本來一整天的好心情,在這一刻變得有些糟糕了起來。

話說、

能不能一次公布完。

如今。

回頭一看。

自己仿佛跳樑小丑?上躥下跳?毛賺頭都沒有,盡給人白看了。人家該賺錢的依舊一分不少的賺。

瑪德。

好氣哦!

亞元。

六億。

在他們看來,可以是一筆巨大的數字?這幾年?亞元一直在升值?幅度超過百分之三十?快四十。

印度的貨幣?卻表現很差。

不死。

不活。

怎一個鹹魚了得。

想漲。

也只能是在夢裡?要不是印度十幾億人口的市場撐著,盧比興許比現在還不值錢,沒人願意儲存。

假幣問題一天不解決。

盧比。

無解。

兩位數的假幣占比,他們也都是知道的。誰會願意持有,一個假幣達到該國貨幣如此比例的紙幣?

傻啊!

當然。

表面上?不能墜了威風。

。。。

「探礦?又不是確定了黃金儲量?興許過去就是一個品味很低的金礦?緬痶的運氣不一定一直好。」

「說得對。」

「坐看挖石頭,賺保底。」

「。。。」

為了找平衡,他們不得不提出新的質疑?有合同咋啦?有保底咋啦?賺個保底的錢,得意個什麼?

此時。

他們除了一張嘴,以及敲鍵盤的手,連腦子也不要了。

。。。

見此。

不。

華夏網友們,看不到印度這邊的熱鬧,也沒空搭理。就算知道,也只是撇嘴,然後一笑置之罷了。

無視。

生活不易。

人家僅存的一點找優越感的方式,就別去打擊人家了,贏了也不光彩。只要不到自己家裡來叫喚。

隨意。

此刻。

他們的注意力,主要在金礦上。熱切期待著結果,只是距離太遠,浮游號從海省出發,過馬六甲海峽。

抵達緬痶。

整個路程,需要一周。

沒法。

體型太大。

相較於專用遠洋的船舶,航速的確是差了一些。日夜兼程,也得一周才能夠抵達,少一天都不行。

好在。

據他們所知,從測試基地起航的那一刻起,所有的費用,都會由緬亞黃金集團來承擔,不會虧的。

。。。

也就在浮游號啟程的第三天。

三月七日。

緬痶。

新安市。

一年一度的份額認購大會,開始了。和往年一樣,全球各地的需求者,蜂擁而至,想要買到份額。

一般很少有搶不到。

無論是綠洲。

還是調製液,每次認購,只要第一時間下單,妥妥的成功。讓大家高興同時也無奈的一件事就是。

---不能講價。

該多少。

就多少。

之後。

最多根據購買額,來一個總體的折扣。沒有達到標準的,一毛都不減。這讓『價格透明』的同時。

也令人無奈。

不過。

有規矩,總比沒有規矩的好。這樣的死板操作,大家也都漸漸接受,當所有人都不能違規的時候。

自己也吃不了大虧!

今年。

相比去年來的人更多,主要還是調製液市場爆發。至於綠洲,多是國家採購,每年的客戶差不多。

這幾年。

綠洲的主要消費力,正在減小。比如卡達,去年的時候,就已經下大單,把全國沙漠變成綠洲。

顯然。

今年是不會再花一分錢。

此外。

一些國家的治理需求,也在減少,雖然沒有減到零,可是依舊不可能一次性花太多的錢去買綠洲。

正因如此。

今年。

緬亞環保技術公司提前表示,今年的綠洲出貨量,減少到六萬六千平方公里,減少了約三分之一。

這部分『節約產能』,將會用於製造調製液。

對此。

眾人欣喜。

來這。

九十以上的人,可都是為了調製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