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書友在評論區一些關於劇情上的疑問

第一:天盛資本為什麼要上市?

答:

以資本撬動更大的資本,沒有錢要上市,不缺錢更要上市,此外別的原因包括如解鎖強大背景,人嘛,一開始是沒背景的,後來結交牛筆的朋友多,於是就有背景了,路也就走的順了。

……

第二:天盛資本為什麼被低估?

答:

給企業估值本身就很迷,從行業屬性、從未來前景、從創始人方面等等,你是投資人,你的側重點不同給該企業的估值定價肯定是不同的,天盛資本看市盈率沒多大意義,因為利潤表可以輕鬆被粉飾,應該看市凈率和資產損益表。

天盛資本是不是被低估呢?肯定是了,也必須被低估,站在第三方投資人的立場看這家公司,其實是沒有護城河的,它只是一個純粹的持股平台,核心資產還是各種股票資產,意味著巨大的波動性和風險,很容易引發資產價格的暴漲暴跌,因為市場是具有聯動性的,一跌就都跟著跌,一漲就集體起飛。

第三方投資者不知道主角有外掛這個東西,他們必須按正常流程進行風險評估。

天盛資本最大的護城河就是創始人,這本身又是風險爆表,創始人很強悍但風險是存在的,接受定增的機構需要在相對低估值的風險區躺著才願意接盤,確保天盛資本萬一真的爆雷了能有利潤兜底,給跑路留下時間窗口,資本豪爽但不蠢。

估值主動放低些是為了擴大上漲空間,一定程度上市讓利於二級市場,資本讓利一定是在謀求更大的利益,把目光放長遠來看,這是為打造成「核心資產」的鍍金操作。

文中天盛資本低估值2400億,是不是有了巨大的上升空間?當上漲到2.64萬億市值是不是成了十倍藍籌大牛股?乃至更高呢?那就自然而然成為了各路市場資金競相追捧的所謂高投資回報率的「核心資產」永遠上漲中繼?

對於主角來說他不減持手裡的股份,估值給低一點是吃小虧賺大利,資本主動讓利是一定在謀求更大的利益,寸利不讓的資本往往都是到頂了,因為無利可讓了嘛,記住這點就OK了。

……

第三:關於天盛資本資產表的問題。

有讀者提到主角100億自有資產充公的問題,這個就是看書不仔細啦,這裡簡單捋一捋,主角最開始以散戶身份賺到10個億,然後創立了天盛資本,採取的是「雙層架構」模式,下轄有多個子公司,天盛創投、天盛基金等等。

散戶時期賺到的10個億都注入了天盛資本,因為需要機構專用席位以及「機構專用」席位無序龍虎榜暴露個人身份的隱蔽性,同時主角已經是基金經理個人不能炒股。

於是這10個億撬動幾倍槓桿在牛市階段猛干神車這些,賺到了100億出頭,後面撬動槓桿資金舉牌安氏集團,逐漸成長起來,反應在了天盛資本的資產損益表上。

這裡要說的是,天盛資本上市和公司管理LP的那些錢沒有半毛錢關係,LP的錢是LP們的,貝萊德管著9萬億美元的錢,只能為貝萊德所用而不是所有。

裡面的天盛資本,至少是貝萊德集團+黑石集團的集合體,因為天盛還做PE股權基金,給LP管錢的同時也有自己的自有投資部門,一般情況天盛資本自有投資占30%左右。

比如說投資A公司要出資10個億,天盛參與3個億,眾多的LP們分剩下7個億,別看30%但均分下來天盛都是吃大頭了,天盛只有一家,但LP們卻有N多個,所有LP們賺到利潤了天盛還要在裡面分超額業績提成,虧錢了和天盛沒關係。

簡而言之,主角能管理支配的總資產是:(天盛自有資產)+(LP的請託資金),雖然都歸主角管,但所有者權益不同,得區分。

嗨呀其實這個東西實際上是超級複雜的,作者菌也是門外漢,真正能理清的只有專業的法律人士和會計部門,真實的情況是大公司一個IPO招募文件能有幾百頁的內容,也不會去寫那麼細那麼複雜,大家只需要知道裡面一筆重大投資,天盛占30%左右就OK了。

這樣化繁為簡,大家是來看爽文消遣的,這我懂。

……

好啦,更新去了,正文章節馬上送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