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貝肯鮑爾先生的關係非常不錯,所以我知道,在他當選歐足聯主席的時候,您是出了大力的,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敵人,所以我也希望我們能夠有更深入的合作,如果未來我能夠當選FIFA主席,那麼我保證諾茨郡能夠成為超然的存在,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問題,那就都不是問題!」

或許是看見了大衛眼中的迷惑,鄭夢准乾脆和盤托出,並且誘之以利。

大衛深深吸了一口氣,沒有說話,鄭夢準的話讓他一時間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來回答。

自己幫助貝肯鮑爾競選,有心人都能夠知道,不過鄭夢准就那麼篤定自己也能夠在他競選FIFA主席的時候幫得上忙?

大衛在心裡衡量著這件事的利弊,並且也在衡量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夠發揮出作用。

首先,如果真的能夠將布拉特拉下馬,那麼就相當於搬開了壓在諾茨郡頭上的大山,沒有了歐足聯和國際足聯的可以刁難,諾茨郡豈不是會一飛沖天?

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眼前的鄭夢准真的合適做FIFA主席麼?

韓國人和貝肯鮑爾不同,鄭夢準是標準的政客,冷血無情反覆無常是他們的最大的特點,如果自己真的將鄭夢准推上FIFA主席,真的合適麼?

韓國人是什麼德行,大衛再清楚不過,到時候翻臉不認人自己也奈何不了他。

只不過是成為了世界盃的主辦方之一,就敢當著全世界的面搞陰謀詭計,那麼還有什麼是他們不敢幹的呢!

鑒於此,大衛覺得和鄭夢准合作無異於與虎謀長,將來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沒錯,這就是對韓國人赤裸裸的成見!

想到這裡,大衛微笑著開口道:「我也很期待看見你成為FIFA主席的一天,不過諾茨郡只是一支俱樂部而已,我們關心的只是冠軍和發展,國際足聯那麼高層次的東西真不是我們應該去參與的!」

鄭夢准猛然變色,大衛雖然說期待看見他成為國際足聯主席,但那也只是場面話而已,後面才是重點。

大衛的意思很明確,你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抱歉,他和諾茨郡不參與。

韓國人惱火不已,為什麼為會願意去支持貝肯鮑爾,但卻不願意支持自己呢,難道這就是歐洲人的傲慢?

大衛的拒絕表態已經讓鄭夢准不知道該如何繼續說服大衛,而且以韓國民族的驕傲,他也不會屑於再懇求大衛,那會讓他顯得非常沒有尊嚴。

會面最終不歡而散,臨走時大衛的風輕雲淡和鄭夢準的陰沉臉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就好像曼谷的天氣,時晴時雨。

大衛知道拒絕鄭夢准或許在短時間內會讓諾茨郡成為國際足聯的眾矢之的,但他卻不後悔,人總要有自己的堅持吧!

晚上在酒店,大衛就一直在琢磨著,諾茨郡的底蘊太淺薄了,淺薄到即使大衛想要在兩大足協中安插自己的代言人都很難做到。

雖然目前和貝肯鮑爾的關係不錯,但貝肯鮑爾有自己所代表的利益團體,不可能永遠都幫助諾茨郡說話。

即使和兩大足協的高層達成利益關係,也同樣並不牢靠,永遠沒有推自己人上位來得保險。

看來,球員需要培養,教練需要培養,諾茨郡想要真正的長久昌盛下去,恐怕就連高層都需要培養了!

目前有資格有能力去在兩大足協中任職的只有索里亞諾一人,他能夠完全代表諾茨郡的利益,但問題是,諾茨郡現在卻離不開這個大管家,如果索里亞諾走了,那麼諾茨郡的各種工作肯定會變成一團亂麻!

在布雷西亞任體育經理的巴喬倒是一個比較不錯的潛力者,在球員時代是著名球星,退役後也進入俱樂部工作,只要經過一定的鍛鍊,上位並沒有特別大的阻礙。

嗯,看來回去後應該和巴喬好好談一談這個問題了,在兩大足協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還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諾茨郡就只能一直被動的應對下去。

開幕式後,大衛連續觀看了三場國足的小組賽,在滿懷希望後又再次體驗了國足球迷的悲催,有些事情,這不是靠他穿越就能夠改變的。

不過在根保足校的幾個梯隊中,大衛倒是看到了驚喜,因為諾茨郡青訓體系全方面進入根保足校,短短一年的時間,已經卓有成效,小球員們的進步超乎了大衛的想像,或許在這幾個年齡段,他們和歐洲青少年的差距都沒有那麼明顯。

在和徐根保深聊了一番後,大衛決定從每個梯隊中挑選幾名出色的球員到諾茨郡的青訓營中繼續訓練,有時候,身邊人的進步能夠更激勵自己的進步,這樣的成長方式更適合那些潛力高的孩子們。

結束了亞洲杯之旅,大衛回到英格蘭的時候,已經逐漸成為規模性賽事的特倫特杯激戰正酣。

上個賽季特倫特杯共有八支球隊參加,並且創造了超過2500w英鎊的收益,就連國際足聯都忍不住想要伸手搶蛋糕,有此可見特倫特杯的火熱程度。

想一想,就算是一支豪門球隊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備戰集訓而選擇到亞洲或者北美拉練,收入也不會比參加特倫特杯的俱樂部多太多,要知道,那可是以犧牲了一部分成績為代價啊!

而在歐洲輕輕鬆鬆的參加特倫特杯,既能保證收益,又能保證訓練質量,還有不錯的熱身賽對手,這樣的好事,就是傻子也想要啊!

所以,這個賽季申請參加特倫特杯的俱樂部就更多了,如果大衛完全放開口子,恐怕這項賽事就要變成另外一個歐冠了!

歸根結底特倫特杯的初衷只是熱身性質的比賽,在這個基礎上獲取一部分利益大衛不會拒絕,可如果本末倒置,就不是大衛希望見到的了。

不過特倫特杯擴大規模還是勢在必行,最終,經過幾個大佬商量,最終將參賽隊伍的數量定在了10支,賽制幾乎和以前一樣,分成兩個小組,組內單循環較量,分出名次,兩個小組間相同名次的俱樂部再比賽一場決出最終排名。(未完待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