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研究院

目前設有的研究機構有:造紙研究院、印刷研究院、紡織研究院、火藥研究院、火器研究院、機械研究院、農業研究院、造船研究院、日用化工研究院、飛行研究院等。

「研究院」自然是劉厚起的名字。他希望能建成後世那種大規模的研究院,不過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目前各大研究院大多數只有小貓兩三隻,最少的只掛了個牌在窩棚門口,其實裡面一個研究人員也沒有。

劉厚只是想先把架構搭建起來,有個奮鬥目標,以後再慢慢去完善。

造紙術、印刷術、火藥、肥皂(日用化工)這幾樣東西目前技術都已經成熟,可以開展大規模生產了。不過劉厚依然設立相應的研究院,希望他們能不斷發明新的技術,新的產品。

這幾個研究院也是研究人員最多的,畢竟懂這些技術的工匠現在已經有不少了。劉厚讓葛玄選出其中技術精、頭腦靈活,關鍵是有創新精神的人充任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這幾間研究院的院長都是由葛玄兼任。

紡織研究院目前主要任務是研製新式的紡織機。劉厚可太記得當年英國工業革命時,新式紡織機的發明所起到的作用了。衣食住行,衣可是排在前一位的,要想解決這個老百姓首要關注的問題,就要革新紡織技術,就要有新式紡織機。

目前紡織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只有兩位懂的製造傳統紡織機的木匠擔任。蒲元兼任院長。劉厚讓左慈給他們大概說了一下新式紡織機的一些概念,可惜他自己也不是學這個出身的,只是知道紡織機大概是怎麼樣的,具體結構一無所知,只能靠他們慢慢摸索了。

農業研究院主要任務是研究雜交水稻。提高產量和抗蟲抗倒伏的性狀。這個劉厚比紡織機知道得稍微多了一點點。當年看到袁隆平事跡時,還百度過雜交水稻的原理,中學生物課也學過孟德斯鳩的遺傳學理論。

於是他一股腦將這些理論倒給左慈,讓他去傳授給一些精於農事的人。研究人員主要是幾個老農,意外的是董允作為關心農事的文官,對這件事非常感興趣,於是劉厚讓他做了院長。

火藥研究院與火器研究院都是由左慈任院長。劉厚並不滿足黑火藥,後世那些無煙火藥、tnt什麼的才是他的終極目標。左慈收了幾個有文化的人作研究人員。

而火器研究院主要是研發火槍、火炮和火箭等。主要是由一些鐵匠中的佼佼者擔任研究員。

機械研究院、造船研究院、飛行研究院和紡織研究院一樣都是蒲元兼任院長。

其中機械研究院,劉厚給的任務很多,有水力輪機、新式水車、車床、軸承、新式馬車等等,隨著劉厚想起什麼隨時加進去什麼。這裡集中了大量的木匠和鐵匠。

造船學院和飛行學院目前還只是個空殼,除了蒲元這位院長外,就只有一塊牌匾,沒有一個研究員。

原因很簡單,沒有相關的人才。造船是東吳的強項,蜀地卻沒有這方面的人才。飛行更不用說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劉厚說出來之後,根本沒人相信,連宗教界資深人士左慈都認為那只是神仙手段,只存在傳說中。哪裡能找到擅長製造飛行道具的「人才」?

後來得劉厚解釋大家才明白,劉厚要做的不過是「孔明燈」的放大加強版。話說諸葛亮為了傳遞軍情發明了孔明燈,這個大家都知道,畢竟作為劉備集團的工匠,有些工匠還親自參與了孔明燈的製作,對此熟悉得很。

劉厚說要做個超級大的孔明燈,就可以載著人飛上天了。大家都給這個想法嚇了一跳,不過也不得不認為,原理上是可行的。孔明燈能搭載一定重量的東西升上天,那如果做一個足夠大的這種東西,搭載更重的東西上天是理所當然的。

要做一個那麼大的「孔明燈」,還要有足夠的強度,當然不是容易的事情。劉厚能想到的就是用鐵絲扎一個球形的架子,以皮革覆蓋表面,皮革的接縫處再覆蓋一層皮,儘量令它不漏氣。

劉厚讓左慈找劉備下令收集轄區所有的皮匠,甚至到魏國和東吳高薪聘請皮匠。起初劉備聽說左慈要造可以帶人飛上天的東西時,也覺得他是胡鬧,不過當左慈將「孔明燈」展示出來時,諸葛亮立刻恍然大悟,這還是哥的原創啊!左慈你竟然抄襲哥的發明!不過對於左慈要建造一個堪比宮殿那麼大的「孔明燈」,諸葛亮還是挺佩服他的氣魄的。

他當然很熟悉自己發明的東西,他也意識到,這個東西足夠大的話的確是可以載人飛上天的。同時還意識到,這個東西在軍事上的偉大意義。諸葛亮當時就激動得全身發抖,馬上建議劉備全力配合製造這東西。

來投靠的流民很多,勞動力問題是解決了,但是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了。劉厚需要各行各業的人才,除了各個領域的技術人員,還有管理人員。這些都不是從流民中能得到的。雖然,流民中也有一些人才,但畢竟不多,對劉厚來說杯水車薪。

於是劉厚派出大量人手,全天下搜羅人才。劉厚搜羅人才是有針對性的,他憑著印象中,對三國這段歷史的一些著名人才進行針對性的部署。

在洛陽的某處宅院,到處散落著各種木製的零件。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淹沒在這些零件當中。只見他不時組裝一些零部件,有時候又拿去刀、鑿、錘、鋸等工具對這些零件加工起來。

一個十七、八歲的學徒模樣年輕人大步走進這間屋子,遞上一張拜帖,說:「師傅,有客人求見。」

「不見,不見,沒見我忙著嗎?別打擾我。」

「師傅,他說你看了拜帖,自然會見他。」

「喔,誰吃了大蒜那麼大口氣,拿來!」30多歲的男人扔下手上的鑿子,伸出一隻粗糙的大手。

大蒜在西漢時從西域傳入中原,現在一些家境好一點的家庭是能吃到,顯然,這個人也是吃過大蒜的,故而有此一說。

徒弟將拜帖塞到他手上。這是張拜帖外表很平凡,只在封面上端端正正寫著「拜帖」兩個字。

「哦!」但是男人一入手就驚*叫來出聲。

「這是?這不是蔡侯紙!這比蔡侯紙還好!快,快請那人進來。」男人急切地吩咐徒弟,他甚至都沒打開拜帖看一眼。不過一眼就看出紙張的優劣,看來也是個識貨之人。

沒多久,徒弟領著一個文士打扮的人進來。「馬師傅,您考慮得怎麼樣?」這個文士拱手向男人行了一禮直接道。

原來這個男人是魏國最著名得的大匠師、發明家、科學家,姓馬名均,字德衡,歷史上他曾經官至給事中。

他可是個了不起的人,曾經發明失傳的指南車、翻水車、百戲木偶等,還改進積綾機器、諸葛連弩等。據說他改進的諸葛連弩可以使發箭力量增加5倍,相當驚人。他還計劃造一種可以連續拋射的輪轉式發石車,可惜最終沒引起朝廷重視,無法立項。

馬均是劉厚記得的為數不多的幾個三國時期著名的科學家之一。

「喔,什麼?什麼考慮得怎麼樣?」馬均根本不認識來人,對來人一來就問這麼莫名其妙地問題也感到很莫名其妙。

「呃……,就是拜帖所說之事啊。」來人也有點莫名其妙,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喔,是這樣啊。」馬均尷尬地抓抓頭,這才打開拜帖看起來。

拜帖的內容很簡單,是說這張拜帖的主人已經製造出可以載人飛上天的物事,想邀請馬均前去觀看,並且共同研究重現魯班的諸項發明。

相傳魯班有多項驚世發明,除了後世一直在使用的鋸子、墨斗、曲尺等木工工具外,還有一些神乎其神的發明。這些發明包括可以在天上飛三天三夜的竹鵲、可以乘著飛上天窺探敵人城市的木鳶、可以以假亂真的木人舞姬、使用機關自動行走的木車馬和木人御者,可載其母(也就是可以載人自動行走的木車)等。

這些東西放在後世都不算什麼,我們都可以從現實生活中得到一一印證。例如,會飛的東西我們有飛機、無人駕駛飛機、太空梭等;舞姬屬於機器人範疇,以21世紀的機器人技術來說,弄個會跳舞的機器人不是什麼難事,據說日本,已經做出樣貌和人十分相像的機器人;自動行駛馬車也不算什麼,google的自動駕駛汽車技術據說已經十分成熟,中國也有機構在測試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

但是在古代,這些可就是了不得的東西了。一般人都相信那不過是神話傳說而已,現實中怎麼可能有這麼精巧的東西?但是偏偏歷史上的確有一些技術狂人一直在致力於復原這些「奇淫巧技」,如三國時期的馬鈞、晉朝的區純、北齊的靈昭、唐朝的馬待封等。馬均正是這些技術狂人中的領軍人物。

劉厚深知這些技術狂人的心理,他們對技術上的追求勝過一切,如果他們知道有人能復原魯班這幾項傳說中的物事,可能難於抵擋誘惑跑來觀看。如果能參與這些物事的研究,那更是他們的畢生心愿了。所以專門派人以這些事物引誘馬均。

馬均一看拜帖,果然雞凍了。「這,這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來人答道。

馬均一把抓住來人的手臂,道:「你可別騙我,能載人飛上天,這可是魯班先師的手段,幾百年來無數能工巧匠試圖重現這一宏願均無法成功,你主人到底是什麼人,竟有如此本事?」

「是真是假,馬師傅過去一看就知道。」來人拿開馬均的手,揉了揉被他抓痛的地方,道。

馬均一想,對呀,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說什麼也沒有親眼所見重要。於是道:「貴主人在哪裡?快帶我去看看。」一副火急火燎的樣子。

「請馬師傅稍安勿躁,實不相瞞,我主人在蜀地,路途遙遠。請馬師傅收拾行裝,安排好家裡的事再跟我出發吧。」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