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免費醫療?

「神醫,現在百姓醫院已經聚集了華佗等10多位名醫。並召收了100多位學徒。這些學徒均為10來歲的識字少年,華佗已經將他所著的《青囊書》拿出來教授這些少年,各位名醫也紛紛將自己的拿手本領編印成冊,輪番教授這些學徒。」

中年文士繼續給張仲景解釋醫院的事情。張仲景大受觸動:「如此多良師益友,假以時日,這批少年必能成材。」

「沒錯,小公子也說,只需要4、5年,這些少年學徒便可以獨當一面。到時候就可以將他們派往各處,救治各地病患。如此,不勝過神醫你一個人單打獨鬥嗎?但是小公子也說了,要論對癘疫、傷寒諸病的診療,張神醫可稱當世第一人。不知神醫可否願意去教授這些孩子?」

「教,當然教!」張仲景雞凍了,中年文士給他描畫了一副美好的前景。按照這種方法,4、5年就可出百十個神醫,再過4、5年又出百十個神醫,到時候還怕病患得不到救治嗎?

古時候的醫生少,醫術水平高的醫生更少,原因很多。師承是一個原因,那時候沒有醫學院一說,很多大夫都是從小跟著師傅抓藥的童子,從師傅手上一點一滴學回來的醫學知識。

所以多數大夫沒有經過系統學習,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勤奮與天分。若師傅水平高還好,遇到困難能得到師傅的有效指點,若是師傅水平臭,不把你指入歧途就不錯了。

更有些人是自學成才的。所謂不為良相亦為良醫,古時的讀書人,有些人考取功名無望,乾脆轉行當醫生了。為良相是治國,良醫是治人,治國不成,退一步治人也湊合。醫書文字雖然晦澀,但是對於學過四書五經的讀書人來說是很容易懂的,學起來比一般人簡單多了,所以歷史上很多名醫都是這麼出來的。

據說華佗就沒有師承,他原來也是個「士人」(即讀書人),少時曾在外遊學,後來沉迷醫學,一心鑽研醫術反而不求仕途了。

可想而知,靠自學成才有多難,尤其是醫學,必須經過大量的臨床實踐才能成就一個「良醫」,靠閉門造車在家再怎麼苦讀醫書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更何況,在印刷業不發達的古代,甚至根本還沒發明印刷術的時代,醫書也不是那麼好得的。

基於上述原因,古代,醫生少,「良醫」更少,醫生的水平也參差不齊。現在劉厚一個醫院(包含了醫學院的職能),解決了醫生的師承問題。不但是簡簡單單解決了師承問題,更是可以集中多位名醫,取長補短,密集式灌輸當代最先進的醫學知識給那些學徒。焉有不出「良醫」之理。

張仲景一聽就知道這個方法的優越性,當然,前提是要這些名醫能無私奉獻。張仲景不知道的是,由於左慈師徒相繼搗鼓出造紙術和印刷術,教科書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慢著!」張仲景突然想起一個問題,「這個什麼百姓醫院是給百姓看病的,這我相信,但是,目下正逢亂世,百姓多有流離失所,很多百姓連果腹都難,敢問尊駕,到這個百姓醫院看病,收費幾何?」

其實,張仲景言下之意是:能免費看病嗎?如果免費看病,財政怎麼支持?他自己干過這方面的事,當然知道,救治這些流民,財政負擔有多重,以他舉長沙一郡之力,面對這些流民,也不過杯水車薪而已。

「神醫放心,小公子設立的百姓醫院,已經考慮到貧民問題。在百姓醫院看病,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對於有支付能力的人,自然還是需要付錢看病的。」

聽到這裡,張仲景也暗自點了點頭,這一點他是認同的,而且他做得更絕,對有錢人,經常是收重金才肯上門去看病的。

例如上次給甘夫人看病,他就收了劉備10兩金,放在21世紀,,差不多10萬元了,不可謂不貴。給吳國太治病竟然就收了一顆夜明珠,這種東西直接就屬於無價之寶行列了。

當然,你也許會說,10萬元算什麼?現在住個院,沒幾萬元出不來,10萬元也就是個小病的規模,若生個什麼大病,做個手術換個腎什麼的,幾十萬還不一定搞得定呢。

可是,你要知道,現代醫療那麼貴,很大程度是因為使用很多大型儀器設備的原因,這個檢查那個檢驗。如果動手術,整個手術室乃至於所有使用的器材輔料,全是無菌的,這些東西那樣不是錢堆出來的。

但是張仲景給人看病,不過是望聞問切,連個聽筒都沒有,要說有儀器設備,就是幾根銀針了。把把脈,翻翻眼皮,拿起毛筆刷刷刷開個藥方,如果這樣也要收10萬塊,擱在21世紀,就算你自稱是御醫後人估計也沒什麼人肯給吧?

「而對於沒錢支付的人,我們會先讓他們治病,所耗費的醫藥費,等他們痊癒後,會安排這些患者或者他們的親人做工,以工錢償還之。小公子在成都郊外開墾了很多藥田,大量種植各種常用藥材。還有,小公子也開設了一些工坊,那些沒錢治病甚至沒錢吃飯的貧民,小公子就收留他們在藥田耕作或去工坊做工。」

「喔,這種植藥材倒是個好方法,唉,怎麼我就沒想到呢,這樣一來,藥材價格必然會大大下降。只是這工坊又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不種植糧食?」

「因為看病付不起錢的人太多了,藥田一下子也容納不了這麼多人手,因此小公子就將一部分人安排到工坊做工了。這個工坊是生產各種日用品的,如鞋啊、衣服啊等等。因為成都平原肥沃,土地早有人耕種,戰火基本上沒有波及這些人家,沒有多少人丟棄土地逃難。因此,也沒有多少荒地可供屯田。」

事實上,劉厚的工坊生產的東西多了,什麼紙張、書本、水泥、火藥、槍炮等等,都是這個時代的人少見甚至從未見過的東西,解釋起來老費勁了,於是中年文士乾脆以「日用品」代替。省得張仲景追問不休。

本來劉厚也野心勃勃想學曹操屯田的,不過來到成都平原才了解到,這裡天府之國不是浪得虛名的,這麼肥沃的一塊土地,早不知道多少代就是有主之物了,人家世世代代在這裡耕種著,你總不好意思搶過來屯田吧。

曹操能搞屯田是因為中原大戰不休,百姓不是逃難躲避兵禍就是被屠殺,以至於大量土地被丟荒。曹操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取得這些土地的所有權,推行屯田制。

劉備頂著仁義之名,就算攻伐益州,也約束部下,絕不會縱容部下有搶掠的情況發生。所以對當地的生產基本上沒什麼破壞,百姓知道仁義的劉皇叔到來,也沒有出現逃難的現象。這也導致了劉厚想找些荒地來屯田都找不到。所以,只能多開工坊,以「工」代「醫」(醫藥費)。

「這個方法確實巧妙,這樣一來,不但不愁缺乏藥材,連這些流民的糧食也解決了。還不用官府出一分錢。妙,妙,妙。」張仲景撫著鬍鬚道。

當然不須官府掏錢啦,劉厚才不會笨到去實行什麼全民醫療免費制度呢。2千年後的神州大地都無法做到全民免費醫療,更何況在這個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三國時代。

何況就算他提出免費醫療計劃,他老子劉備會同意嗎?人家是梟雄,是要征伐天下的,別說現在沒有多餘的錢糧,就算有,都拿去招兵買馬、製造兵器甲冑去了,哪裡顧得上什麼狗屁醫療問題。劉厚自然不會去自討沒趣向他提出這樣不討喜的計劃。

劉厚用這個方法基本上實現了醫院的自給自足。一部分資金來源於對富人適當的提高醫藥費,大部分資金則來源於這些病患痊癒後的勞動所得。

雖然有部分病患會不治身亡,白白損失掉這部分的勞動力。但是,絕大部分痊癒的病人都會不知不覺中被「超額勞動」了,用劉厚的話說,被榨取了剩餘價值。不過一般人不察覺而已。

相反,他們能被救治,早已經千恩萬謝了,哪裡會計較勞動時間長短問題。更何況,對那些食不果腹的流民,就算不給治病,能有口飯吃都願意出賣勞動力,所以劉厚這一下,對他們來說著實相當於救苦救難的菩薩了,因此,也沒什麼人耍賴,被治好的病患都心甘情願老老實實地去幹活抵債。

就這樣,張仲景也成功被劉厚派人忽悠回去了。劉厚印象中,三國時期有三個神醫,號稱「建安三神醫」,但是另一個人遠沒有華佗和張仲景出名,他只記得那人姓董,也不大記得起那人的名字了,派人四處尋找也沒找到一個符合條件的「神醫」,只好作罷。

其實劉厚並不知道,「建安三神醫」另一個神醫叫董奉,在後世醫學界也是很出名的,後世以「杏林」代表醫學界正是來源於此人。

據說董奉醫德高尚,他常年為人治病,卻不接受別人的報酬。得重病的人,他給治好了,就讓病人種植五棵杏樹;病情不重的人,他給治好了,就要病人種植一顆杏樹。這樣十幾年以後,杏樹就有十多萬棵了。這一點倒有點象劉厚那招「以工代醫」。

董奉就住在林中一間草房裡,待到杏子熟的時候,他對人們說,誰要買杏子,不必告訴我,只要裝一盆米倒入我的米倉,便可以裝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換來的米,救濟貧苦的農民。後來人們在董奉隱居處修建了杏壇、真人壇、報仙壇,以紀念董奉。

根據這個傳說,人們用「杏林」稱頌醫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滿」、「杏林滿園」或「譽滿杏林」等成語來讚揚醫生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

劉厚找不到董奉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時候董奉還沒出生,不過其父親董曉正是張仲景的弟子之一,這次和張仲景一同入蜀,就讀於劉厚的百姓醫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