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某干休所。

驕陽似火,文化活動中心門口的陰涼底下,幾個老頭正在圍觀下棋。

對陣的二人都有七八十歲了,其中一個穿著老頭衫,拿著蒲扇,勝券在握的樣子,結果對方啪的一落子,面色驟變,嚷嚷道:「哎,你怎麼走這兒呢?」

「我為什麼不能走這兒?」

「不應該啊!你沒這個智商啊,你一舉一動都在我掌握之中。」

「掌握個屁,就許你礙嚕瑟瑟,不許別人進步?」

「不行不行,重來重來!」

「我幹嘛重來,我不重來!」

不重來拉倒,老頭不玩了,旁人見怪不怪,換個人繼續下。

他搖著蒲扇走出陰涼,遮著陽光看小廣場,那有一輛車正在來回兜圈,歪歪扭扭極不順暢。兜了一會,車頭直奔自己而來,嘎吱險險剎住。

好嘛!

老頭表面澹定,內心慌張,老子當年打鬼子都沒死,讓親孫女撞死可糟笑了。」

而那邊車門一開,張茵跳下來,也是後怕:「爺爺,我剛才差點就慌了,還好下意識踩了一腳!您怎麼不躲啊?」

「這叫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再說我對我孫女右信心,」

司機也從副駕駛下來,忙點頭:「是啊是啊,技術尚不熟練,但開車就是要鎮定,學的已經很快了。」

「那臨走前能學會麼?」

「肯定能,學車容易。」

「那就好…。"

老頭點點頭,忽地臉又一沉,羊怒道:「我當你放假了來看我,結果你是跑過來學車,真是女大不中留!」

「哎呀,我在您這學會了,去駕校就方便了嘛!」

張茵抱著老頭胳膊撒嬌,展露出了與面對父母不同的一面。

這老頭正是張茵的爺爺,祖籍威海,77歲了,11歲參加村裡的兒童團,45年正式入伍,離休的時候是師級。

師級在部隊不算啥,但分人,老頭可是49年以前參加革命的,那叫根正苗紅,退休都不叫退休,叫離休。

離休意味著他政治待遇不變,生活待遇跟本地區同級在職幹部同等對待。

逗了一會樂,老頭進屋取出一副釣具,道:「走,陪我釣魚去!」

「您什麼時候釣上魚了?」

「我現在可是干休所舞蹈組組長、象棋組組長、門球組組長,外加釣魚組組長,釣魚可太有意思了!

張茵只得上了車,駛出大門,找了條野河。

老頭嫻熟的一系列操作,邊等著魚上鉤,隨口道:「丫頭,你以前放假都待十天半個月的,這次怎麼一個禮拜就要走?」

「我找了份臨時工,想鍛鍊鍛鍊自己,回去上班呢。」

「哦……」

老頭點點頭,表示認可,誰知又來了一句:「你是不是處朋友了?」

「沒沒沒有啊!」

「還沒沒沒,你直接認了得了,你奶奶說你大半夜不睡覺在那兒玩手機,不是處朋友你幹啥?」

「唔!」

張茵垂頭,沮喪道:「爺爺,您不要告訴我媽媽,她不讓我談戀愛。」

「不告訴也行,價跟我說說那小子是幹嘛的?」

「……」

她無奈,只得如實道來,老頭邊聽邊搖頭:「你這孩子傻啊,對方一肚子壞水,你怎麼就上當了呢?」

「這點我不同意您,我覺得他挺好的。」

「哼!你年紀輕輕知道什麼,你哪天把他帶來,我親自給你把把關!」

「我還忙著打工呢,人家也忙呢。」

「胳膊肘向外拐,你才多大!」

老頭看著孫女苦哈哈的臉,哼道:「反正我告訴你,我要是不同意,是那小子沒本事,什麼人都敢往你身邊湊!

我要是同意了,就算那小子還行吧,以後在家裡暢通無阻,包括你媽,還有你那個爹!」……

99公司。

上午時分,姚遠正忙著,有人彙報一聲:「姚總,人都到了!」

「好!」

他起身穿過走廊,來到一間會議室,吳軍在裡面坐著,另有二十來個大學生。

麥窩對校園代表有承諾,歡迎隨時來實習,結果就有一批即將大四的,提前過來占位置。而這幫人中間,又混進兩個暑期工,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宛如《鹿鼎記》女版胖瘦頭陀。

「……」

姚遠目光掃過全場,落在女朋友臉上,眨了眨眼,笑道:「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們,這說明你們已經把麥窩當成了一項就業選擇……未來終將屬於你們!」

「嘩嘩嘩!」

說了一堆鼓舞人心的廢話,贏得掌聲喝彩,跟著目光又落在一個男生身上,白白凈凈,眉毛跟蠟筆小新似的。

這孫子怎麼又來了?

上次邀請校園代表就見過他,沒想到對麥窩還勁勁兒的。講完了話,跟吉祥物似的露了一面,姚遠開門出去,先招手喚過吳軍,低聲道:「那個叫程維的,安排他去地推,濃眉大眼一看就是叛變革命的傢伙。」

「好!」

吳軍現在都不問為啥了,姚司令的天就是晴朗的天。

他關上門,道:「我就不廢話了,挑乾的說。你們的工作分兩塊,留辦公室的主要做網站編輯的活兒,審審帖子,整理資料,炒炒話題之類。

不留辦公室的,就是做地推,每天額外15塊錢補助,按周算,一周內完成指標有獎金。

地推幹什麼呢?去找京城大大小小的飯館溝通,免費讓他們入駐,推出優惠套餐,用戶在網上預訂,會收到我們的一條簡訊,憑藉簡訊去消費……」

麥窩的【生活服務】版塊,如今分成了∶【購物】包括京東多媒體和一家圖書公司,商品有刻錄機、光碟、滑鼠、鍵盤、耳機和各類書籍。

【演出信息】顧名思義,只是相聲大會變成了德雲社。

【吃喝玩樂】包括幾十家飯館和幾家影院,這還是姚遠在兩年前打下的基礎。

地推飯館這個事,一直沒時間也沒人手做,正好大學生熱情,便交給他們。以前對飯館收返點的,姚司令挨家挨戶去收,那會窮沒辦法。

現在免費了,自己承擔成本,先鋪開京城再說。

緊跟著,吳軍又宣布:「我根據你們的資料,初步做了下分工,有想調動的,過後找我都沒問題。

麥窩網,實習編輯組,巴拉巴拉……

麥窩網,實習地推組,程維巴拉巴拉……」

程維聽了沒啥反應,他幹什麼都行,實習嘛,一個在化工大學學行政管理的傢伙,還能挑什麼?

而吳軍頓了頓,又道:「網絡文化傳播項目部,臨時編輯組,張茵,戴涵涵……」

大家都看她們,你倆怎麼不一樣???

(還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