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電台的錄音棚外,幾個人樂得前仰後合。大鵬此前去茶樓聽過一回現場,再度聽還是覺得可樂,心道真找著寶貝了!他是專業主持人,懂相聲,一搭耳朵就知道郭德綱是什麼套路。

這就是小劇場裡的,老段子加上流行梗,帶點擦邊球的所謂「三俗」相聲。但大鵬沒在意,越是對傳統曲藝研究深的人,越是不在乎尺度。前文講過,老藝人多多少少帶點黃,《探清水河》那就是個黃曲兒。

他反倒覺得挺好,因為新鮮,貼近生活,聽眾苦於「相聲八股」太久,急需一股新風。

「辛苦辛苦!」

「辛苦!」

郭德綱、于謙、張文順三個人,錄了兩段,分別給捧眼。

老郭出來轉圈拱手,自己心中志忑,主動問:「我這麼說沒事吧?」

「有什麼事兒?」

「雞啊,麥子店啊,這電視上可不讓說。」

大鵬笑道:「電視上不讓說,電台讓說,電台尺度大多了。」

廣播電台聽過的都知道,尤其情感聊天類的節目。聽眾打電話進來,這個說我出軌了,那個說我被綠了,聊著聊著還有細節:

「我娘婦兒拍下面的照片,給別的男人看。」

然後主持人噴:「你娘婦這麼不知廉恥,讓露胸就露胸,讓拍下面就拍下面,你還對她余情未了,咱說句不好聽的,你賤不賤啊?」這尺度可大了去了。

郭德綱一聽略放了心,又跟大鵬套近乎,巴拉巴拉說了一通。大鵬是很專業的主持人,就為了做好節目,客客氣氣的接茬。最後要走了,老郭忍不住問:「咱們這什麼時候能播?」

「最近幾期都有安排,要播得下個月了。」

「下個月,讀,行行!」

三人走了,于謙去喝酒先行一步。那倆人結伴,心情都挺興奮,因為一件事成不成,自己是有感覺的。爺倆在公交車上開始嘴,張文順道:「這回要是成了,你有什麼打算麼?」

「暫時沒什麼打算。」

老郭頓了頓,道:「我昨兒把那合同拿出來,仔仔細細又將了一遍,說實在的有點後悔。」「怎麼個意思?」

「姚先生救困扶危我很感激,但當時我也光顧著激動了,昨兒一看合同」包老郭撓撓腦袋,道:「他雖然不插手德雲社,但以後德雲社所有的商演和票務都歸姚先生打理。我不是過河拆橋啊,就覺得當時有點草率。」包「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凡事都有兩面。如果你當時沒接受,現在可能早活不下去了呢。」包「那倒是。

「姚先生有後續計劃麼?」

「說是先在電台推廣一陣,隔一段時間錄倆新段子,引流小劇場,先把現場坐滿嘍。

「行,挺穩妥的,我看他不是那麼張牙舞爪畫餅的人。既然走到這步了,就踏踏實實做吧。張文順一番開導,老郭也順了不少。

老張頭就是德雲社的大家長,他活著的時候還能管一管,可惜走得早。眨眼到了11月份。

京城的銀杏樹黃了,各處的銀杏大道迎來不少遊人,穿得也不厚,裡面一件毛衣,加件外套就行了。京城在關內,不如東北那麼冷,11月份跟深秋似的,下句開始有點冬天的意思。

午後,海定的一處公交車站。

一位乘客背對街道,看著站台上的大幅廣告:麥窩,我的世界!首屆網絡原創歌曲大賽即將截止投票,即日起至12月2日,投票者可任選一首彩鈴,免費贈送巴拉巴拉。

下面還有網址。

乘客看的挺仔細,應該上過麥窩網,看了一會轉過身,公交車還沒來。他瞅瞅時間,不等了,伸手攔了輛計程車。「上哪兒啊?

他說了一個朝陽的地方,路程不近。

車子啟動,碾過京城微寒的街道,這會還沒供暖,天氣乾燥尚算清朗。開了一小段,司機調廣播,調到了《開心茶館》,裡面放著侯寶林的一段相聲:

「來將通名!

「唐將秦瓊!你是何人?」」漢將關羽!

正是老段子《關公戰秦瓊》

司機樂歸樂,但也吐槽:「《開心茶館》沒別的,天天放這些玩意,我背都背下來了。」「那放啥?領導冒號?」乘客問。

「哎,可不興這個,現在可不敢放了。」

坐出租就像對電波,對上了嘴一路還戀戀不捨,要你錢都不好意思。對不上一句話沒有,全程悶。

倆人一搭話,就知道能聊,司機道:「以前相聲多好聽啊,要啥有啥,百花齊放。現在都套路了,跟八股文似的,好容易出來個奇志大兵,剛冒點頭,嘿!就被那幫孫子給鬮了!」

「是啊,奇志大兵沒怎麼紅的時候,作品真有意思,紅了就不行了。」「人紅是非多嘛!特別是別上春晚,你要想保證質量,干萬別上春晚。」這話過了吧?」

「一點都不過,現在春晚不是以前了,啥都不讓你說,上去就是自己找閣割。

包括電視相聲,那叫什麼玩意,前陣子搞了個相聲大賽,我全程看到尾,好傢夥,跟折夢似的。「聊著聊著,廣播里傳出大鵬的聲音:

「最近不少朋友反應,說我們段子太老,都聽膩了。我們一向以觀眾意願為宗旨,干辛萬苦尋找新段子,還真找著兩段。這是民間的一個曲藝團體,表演者叫郭德綱、于謙下面請欣賞他們的作品《買麵茶》。

《買麵茶》是個老段子,現在幾乎沒人說了。

但司機聽過,以為是照本宣科,聽了幾句不對啊,怎麼尹拉克都出來了?

「我現在發財了所有美軍的盒飯,我供應的連長往上,西紅柿雞蛋,連長往下,尖椒土豆絲。」哈哈!」

乘客笑了:「這這不是新聞麼?」

「新聞?真事兒啊?」

「嗯吶,真事!」

老郭的很多梗源自新聞,賣盒飯這個,主角是個叫劉磊的年輕人,深圳搞的。

今年尹拉克戰爭爆發,像我們看看就得了,但人家腦洞清奇,跑去尹拉克去開餐館!

在當地開了家「中國龍」餐館,9月份鳳凰衛視去戰地採訪的時候,還專門採訪過他。司機聽了半天《買麵茶》,東拉西扯跟記憶中的完全不一樣,行話叫不入活兒。但不入活兒無所謂啊,聽著逗樂,新鮮!

「如今流行一種韓國的炸雞,刷上番茄汁,半隻賣140。」

「找來找去人家告訴我,哪兒有啊,麥子店!」

「你們這,有雞沒有?」「噓我就是!」

「把我領一小單間,我看不像吃飯的地兒服務員也進來了,把門插上,把燈關了第二天一早啊,大太陽地兒!」」哈哈哈!

倆人本來就逗得不行,麥子店、髮廊這些梗對京城人太熟悉了,結果又忽然戳到司機的笑點,眼瞅著前面有輛車在減速等紅燈,哎幼幼碎!

好傢夥,追尾了!

(還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