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在脾性硬氣的李傳林看來,柳局長對自己兒子確實不錯,但自己兒子對其也足夠禮敬,談不上誰欠誰的。這幾天的談判,柳局長有點得寸盡尺,不停地提出不合理的條件,自己都一直看在師生情分上忍讓。可如今,居然想把林業規費的事也扯進來,終於觸到了他的底線,泥人尚且有三分泥性,何況是脾氣極硬的李傳林?

「柳局長,你莫嚇我,你們捉得到,那是你們的本事。你不給我減免稅費,我還要方便你們?你自己就是林業系統出來的,還不曉得開這種廠子,不要一年半載就大家跟風,要是你嚴得太過分,我還不如開自己的家俱廠!

莫以為我不曉得,那四家廠子若不是被你們逼得交規費,根本不可能垮得這麼快!要不是他們交了規費,你們有這麼好心,每年補貼他們上百萬?」

詐不住,而且那滾刀肉開始準備翻臉了,旁邊的鄭書記連忙打圓場。在他看來,帽子是真的、傳健送的錢也是真的,只有這些破廠子是假的。這些廠子經營得好,那都是縣領導的地盤,只有經營不善了,才會劃到林業局來。

「莫吵莫吵,有事好好講。老李,柳局長也是為了公事,要是私事的話,憑你們的關係,他還會跟你爭?

老柳,老李講的也是實情,大家都是朋友,又都是吃林業飯,什麼事不曉得?不是我發牢騷,這些廠子是我們林業系統建起來的,結果怎麼樣?賺錢的時候,個個是副科級單位,縣裡直接管著,不賺錢了就扔回來!

要我講啊,差不多了就行,你當局長當不了一世,只有朋友才能交一世。」

這話說得很世故、很沒政治水平,陪同談判的幾個林業局領導卻紛紛點頭,連來打醬油的國資委領導也裝作沒聽到。這幾年來,這四個廠子可把他們林業局坑苦了,獎金、福利大幅度下降不少,去年還差點連退休幹部的醫藥費都報不了。更何況,人家李傳林雖然脾氣不太好可他會做人,平時一年三節都會跟大家走動,為這點事交惡這樣的老闆朋友划不來,就更莫提大家都得了人家的好處。

嘿嘿,肯定會賣的廠子,還出手就是一(兩)萬塊。這麼重的禮,也只有這樣重感情的人才拿得出手,換成其他人,會這麼捨得不?

「柳局,我覺得鄭書記講的有道理,這些廠子不能再放在林業局了,會被他們拖死的!」

「對對,柳局長,去年要不是你當局長,退休老子的醫藥費都報不了。這些廠子要還在我們局裡,以後怎麼辦?我們當領導的,好歹還能過得下去,局裡那些單職工,沒獎金沒福利,你叫他們怎麼過哦?」

已經觸到對方底線,不能再加碼了,柳局長也順坡下驢黑著臉點了點頭,讓步道:「行,我退一步,你也讓一步。我不向你收,你也要約束村上,不能吃相太難看!」

這事確實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政府可能會有麻煩,自己也可能白高興一場,李傳林稍一猶豫,也不再幫親戚們爭了。

「行」。

大家又重新坐下商量貸款的問題。廠子賣得這麼便宜,肯定是要現金的,李傳林壓根湊不出這三百萬,即使湊得出他也不會拿。

「這事我沒辦法,只能先欠著,待下半年緩過氣來,再全部給你們。」

錢的事簡單,只要廠子在,就不怕人家不付錢,柳局長也不跟他爭。

「你先付一百萬,把信用社的貸款還掉再貸出來,我們不能對上下沒個交待。」

」切,我哪有一百萬現金?你可以去查我廠里的帳,騙你不是人!「

一百萬很多,可柳局長還真有辦法摳出這筆現金,張嘴便道:」你沒有,我去幫你借。吳老闆廠里肯定有錢,我私人作保,你先到他那借一百萬,行不行?「

三百萬的欠帳加上十六萬的送禮,就能吞掉光設備就值五六百萬的廠子,李傳林也見好就收,痛快道:「行,簽完協議就辦!」

談完了,方案就得上常委會討論,幾百萬的資產轉讓,哪可能不通過常委會?

這麼大筆的國有資產轉讓,不用想都知道是塊肥肉,胖胖的宣傳部高部長半玩笑半認真道:「柳局長,宜風有個老闆都打電話來問我,開價都在三百萬以上。柳局長,讓李傳林再漲一點?」

人啊,有時候要強硬,才能讓人尊重。柳局長可不是那些一般的局長,雖然不是副處級更不是常委,可論權柄比一個沒實權的宣傳部長大得多,哪會吃他這一套?

「高部長,只要那老闆答應廠子不搬遷,照常開工、依法納稅,這方案隨時可以撕掉!」

現在竹木製品市場如此不景氣,油滑的高部長哪敢答應?何況這柳本球可是狠人,整頓起林業規費的事來,翻臉不認人不說,還指使他的狗腿子們操翻了一大批幹部。

有好處就爭、有責任就躲,剛為幾個廠子鬆口氣的鐘縣長也看不慣高部長這樣的官油子,揚了揚手裡的報告,不陰不陽道:「曾書記,這方案是柳局長跟李傳林吵出來的,為了這事,兩個老朋友差點翻了臉。現在方案出來了,行,我們就按方案搞;不行,那就另起爐灶,這事拖不得,一個月光補貼都五六十萬!」

這方案確實有些吃虧,可不按這方案辦,又能怎麼辦呢?莫非讓財政繼續背著那四個包袱?人沒有前後眼,曾書記也看不到兩三年之後,經濟又會快速發展。現在能把包袱甩出去,每年還能收點稅,已經讓他很滿意了。

當領導的人,其實不在乎手下沾點油水,只要他能幹事、會來事,那就是好下屬。柳本球這人不太聽招呼,可也逢年過節會來拜碼頭,而且人家特別能幹事,沒多少私心雜念。柳本球能壓著老朋友、而且是他老婆生意夥伴的親哥哥,去年多交三十萬稅款,曾書記還是非常信任他的私德,至多也就是人家手下沾了點油水。

當然最重要的是,能解決那四個爛攤子,而且李傳林也算是個光明磊落的人,不象那些小企業主樣,能偷逃稅收就偷逃,偷逃不了還耍賴。

當一把手的人,得控制大局,什麼是大局?

穩定!穩定才是壓倒一切的大事!只有穩定了,才能去談發展!

「大家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組織部孫部長是書記的心腹,也跟李傳猛、李傳健關係不錯,他在宜風老家的房子,就是人家裝修的,價格只有市面上的一半。這關節眼上,可不能袖手旁觀,何況領導都認可了這方案。要是書記不認可,不會問大家還有沒有要說的,而是讓大家發表各自的不同意見。

「曾書記,我覺得吧,目光要放遠一點。廠子在林業局,那就是四個大包袱,賺不到錢不說,還得年年由他們局裡補貼。林業局的錢,還不是縣裡的錢?本球,你們都欠財政局四百萬了吧?長久這樣下去,林業局還不起,最後還不是縣裡倒霉?

木器廠我也去看過,還聽朱和平廠長說過,機械設備也就值二百來萬,還欠了銀行一百多萬。這樣算起來,即使廠房、地皮給了人家,我們也沒吃什麼虧。要是哪位領導的朋友想開發房地產,城邊上的空地多的是,三五萬塊錢一畝,我們政府可以敞開供應;如果是想開廠,正好還有三家廠子在那,只要他們有收購意向,大家可以坐下來談嘛。

再說李傳林那人吧,我打過幾次交道,脾氣是硬了點,說話也不太拐彎,可那人有本事啊!起家的時候,才十幾工人,兩年時間下來,廠子發展到了近兩百人,而且還在擴建新廠。

我老孫說句實在話啊,這樣的本地老闆,只要我們縣裡有得兩三個,我們縣的經濟根本不用發愁。這樣老闆,我們就要大力扶持,不要輕易給人出難題。他們發展起來了,上交政府的財稅還能少?」

四個廠的設備往一處集中,這事瞞得了誰?可書記的鐵桿表明了態度,其他陣營的也不會多事,何況正副班長認準了的事,誰吃飽了撐得去得罪人?

「嗯,大家沒意見了的話,舉手表決吧。」

…………

兩天後,雙方簽署協議,價值近七百萬的舊機械設備,加上城邊上三畝七分地的地皮、廠房,以一百萬現金、二百萬欠帳的價格賣給了『華居』家具廠。『華居』家俱廠的固定資產,從二百萬不到三百萬,猛地突破五百萬,成為本縣僅次於製藥廠的私有企業。

緊接著密度板廠、膠合板廠、刨花板廠也陸續進入破產程序,這些事就與李傳林他們沒關係了,他們開始忙著孩子們來讀書、新的生產線調試、培訓新的工人、……。

可有些事,忙中就會出錯,何況是私營企業兼并國營廠子這種事。李傳林他們這些吃農村糧的農民,對於如此管理吃國家糧的工人都沒經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