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的天氣有點熱了,剛睡完午覺的李家明趿著拖鞋,伸著懶腰從書房裡出來,驚訝地發現應該在實驗室的曾春,正坐在自己家的沙發上。

「曾春?你有事?」

人要有閱歷,有閱歷的人才會沉穩,沒多少閱歷的曾春臉上一紅,連忙放下手裡的茶杯,站起來訕笑道:「有點小事,有點小事。」

「哦,你等一下,我去洗個臉。」

洗漱完,李家明再回到客廳時,曾春又站了起來,這讓他覺得很奇怪。

「怎麼了?」

「我我,我想退股。家明,我想去外面闖一闖」,覺得不好意思的曾春,硬著頭皮將在陳東那說的理由,又給李家明說了一遍。

哄鬼!

比陳東更精明的李家明,如何聽不出真話假話?

這小子不過是看著公司擴張無力,自己又一直扳著菌棒不漲價,想退股出去單幹!嗯,很有可能是看到銀耳、木耳的技術研發得差不多了,想出去賺更大的錢。稍事沉吟,李家明不想為難人家,人各有志,勉強不來的。再說這小子也算有點本事,日後干出了名堂也是家鄉出人才。多少員工辭職時,老闆都會為難,到頭來弄得連朋友都沒得做,李家明可不會幹那種沒品的事。

不過話得講清楚,做人更要講究。這傢伙雖然靠著自己發了財,卻也當了自己一年多的小弟,當人家的老大就要有當老大的度量。

「曾春,你真沒信心?」

曾春比李家明大五六歲,但在他面前一點心理優勢也沒有,更清楚自己沒人家厲害,只是人家給自己留著面子。

「家明,你比我聰明得多,我也不跟你講假事。人是會變的,我兩年前只想著省錢給我耶耶看病,想都沒想過自己能發財,還能發得這麼大!」

不錯,沒白跟自己學年把,要換成自己也不會相信人家的輕易允諾。只是這次他真的看走眼了,自己當初能一人給十萬股份,公司資金不夠時又主動墊資,做到了這個份上還懷疑?

多疑不是壞事,疑心太重沒有起碼的信任,卻絕對不是好事,李家明也懶得廢話,直接詢問道:「講吧,你想要多少錢?」

「一一百五十萬,你覺得怎麼樣?」

曾春的臨時改口,讓李家明暗自發笑,調侃道:「曾春,貨比三家,你肯定也去了陳東那吧?我來猜啊,今年公司可能有兩百多萬純利,加上去年的純利一百萬,陳東那樣的人,最多給你開價八十萬。嘿嘿,三年半的利潤一次性給你,這才是做生意。」

平時的李家明很和善、很好說話,剛才又在陳東那碰了次壁,被拆穿小把戲的曾春面紅漲頸,央求道:「家明,能湊個整數不?銀耳、木耳的技術快成功了,我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確實只有苦勞沒有功勞,但李家明不想討價還價,世人只會同情弱者,而且會用仁義道德來苛求強者。很不幸,這傢伙在常人眼裡是有能耐的人,可跟自己一比又不值一提,為了十來二十萬,沒必要惹人閒話。更重要的是,不管做什麼事都要靠團隊,聚攏人心是成功者的必要素質。這小子想走,沒來的劉新、帥勇未必就沒這想法,得給他們信心,才能留得住人才。

「行,公司是我們四個人做起來的,你提這要求也不為過!」

坐在沙發上的李家明,隨手拿起茶几上蓋著白絲布的電話,讓正在廠里忙碌的父親通知財務,開一張一百萬的支票給曾春,並與人家簽股份轉讓協議書。

終於成了!心底的石頭一落地,曾春感激涕零,「家明,謝謝你啊!要是沒你,我曾春哪有今天?」

人要想成功,會說漂亮話是必不可少的。

「不能這樣講,要是沒你跟劉新、帥勇,這公司就搞不起來,公司是大家搞起來的,功勞就是大家的。曾春,股份我給你留著,以後在外面想回來,你再買回去。」

這漂亮話說得讓陳東嘲諷了一頓的曾春更是感動,要不是李家明不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開始折騰什麼扶貧的事,他真想繼續跟這樣的老大幹。

「好了好了,再講我就起雞婆肉了!」

李家明又調侃了一句,也正色道:「曾春,你拿了一百萬,劉新、帥勇他們可能也會心動。大家朋友一場,你有本事、有想法,想出去闖一闖,我不攔你。他倆不比你,沒那個本事創業的,莫害他們啊!一百萬是多,但錢會越來越不值錢,他們又喜歡賭、喜歡嫖,搞不好幾年工夫就會敗光。」

「曉得曉得」

曉得個屁!

送走了這個有點小野心和小聰明的傢伙,李家明只好等在家裡,等劉新和帥勇。年輕人總是高估自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何況是年紀輕輕就坐擁百萬家財。

李家明還真猜錯了,這年頭能考得上小中專的人,就沒有蠢人。陳東願意給八十萬,李家明給了一百萬,劉新、帥勇立即判斷手裡的股份不止百萬!

「春伢,你蠢啊?陳東我們不了解,家明我們還不曉得?」

「就是,今年公司能賺至少兩百萬,五年下來不就是一百萬?還有,銀耳、木耳再搞起來,即使比不上香菇,也不會差蠻多吧?一年賺幾十萬,你去哪尋這樣的生意?」

錢這東西,永遠是落袋為安。拿到了李傳林開出的支票,曾春整個人都輕鬆了,看什麼都覺得順眼,現在聽朋友如此相勸,連忙又把剛才那一套說辭搬出來,好挽回點面子。

三人朝夕相處幾年,誰不了解誰?既然人家信不過家明,再勸還有什麼意思?大家在一起做事業,首要的就是信任,要是起碼的信任都沒有,在一起還有什麼意思?

家明想扶貧是有點多管閒事,但又沒用公司的錢,墊出去的都是他自己的錢;原料漲價,菌棒不漲價,但也保證了公司有20%的利潤。

何況,家明講得很有道理,做生意不能只顧著眼前,目光要放長遠,自己公司定一塊五的價錢,其他縣也就只能定這個價。這個價格若沒有規模經營,經辦人或單位根本賺不到什麼錢,那就只有使用容易加工的軟雜木,將寶貴的硬雜木資源讓出來。要是還賺不到錢,等他們那幫當官的,搞了年把兩年撈到了政績,還會有熱情?

在家等了半天,也沒等到劉新和帥勇的李家明,也起身回房間看書。還真沒看出來,劉新和帥勇居然還有點小智慧也沉得住氣,沒有自己想像中的浮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