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蔭清涼,書聲朗朗,黃泥坪李家花了幾十萬建起的祠堂,儼然象舊時的私塾一般,只是學生讀的不再是之乎者也,而是ABC、數理化。

進來彙報工作的王賢成,聽著祠堂里傳來的讀書聲,看著坐在亭子裡的李家明,心裡有種很怪異的感覺,但絕對不是什麼感動之類的東西。

「家明,我請水電局的人勘探過了,上宵那邊可以建一個120KW的小水電站,梁段有180KW的容量。就是投資大了點,他們估計單上宵的就要投資最少140萬,梁段那邊可能要170萬。我問過水電局的人,我們多餘的電賣給供電所,只有1角2分錢一度。要是我們能搞到農業排灌用電的優惠,電價能降到3角4/度,好象很划不來。」

收購價1角2,農村居民用電9毛8,這可不單是工農業剪刀差的問題,主要還是農村裡的輸變線路太落後、損耗太大。搞農業排灌用電,沒那麼容易的,特別是水電部門是柳本球分管的,更是不可能,否則學權阿公也不會建議自己搞小水電站。

「王叔,我阿公答應過幫我們搞專用的變壓器,要是那樣的話,能省多少?」

「省不了什麼,縣城的工業用電是6毛2。即使游書記能讓供電所給我們這個價,那還不如建在縣城邊上,起碼運費上能省一點,可以補貼到電費上來。」

兩個聰明人之間的對話,肯定不完全是話面上的意思。王賢成的言外之意,還是想拿選址的事當籌碼,壓迫游大書記去找縣領導要政策,或讓游大書記去壓迫供電所,將那讓人頭疼的電費降下來。

「帶了高橋鄉的地圖嗎?」

進來彙報工作,肯定準備周到了,王賢成連忙從公文包里拿出地圖,平鋪在石桌上。

「電站選址在這,離村部的直線距離1875M,要人工將電線桿扛上山……」。

望山跑死馬,走直線就距離短得嚇人,李家明拿起旁邊的三角板,量了下選址至鄉政府的距離,大概也就是2.1KM,突然有了個主意。

「王叔,裝機容量120KW,平均能發出多少電來?」

「這個不好講,要看降水量,他們估計可能平均達到50KW。家明,小水電不比火電,枯水期發不出幾多電的。」

「我知道,能不能跟曾寧生、林全保他們商量一下,我們共同出資建這個水電站?當然,首先要滿足我們的用電。」

這?

疑惑的王賢成連忙看了下地圖,頓覺豁然開朗。這倒是個好辦法。多出1.3KM的線路,即使加上變壓器也不過是多四五十萬投資,卻能讓對方出大頭、自家的電費降至幾分錢,還能避開水電企業不得直接售電的政策限制。

「王叔,你也太善良了!」

李家明好笑地連連搖頭,伸手去人家公文包里掏煙,暗示道:「高橋境內就一條象樣點的河,也就是黃梅跟梁段可以建裝機容量超過50KW的小水電吧?我們是不是能在上宵也建一個基地,再建個小水電站?」

一經提醒,同樣精於計算的王賢成立即會意過來,連忙幫小老闆點煙,附和道:「家明,要不我們把電站建起來,再賣給他們一部分股份?」

廢話,只是李家明也不是活雷鋒,不會免費分大家好處。

「你去搞,看公司里有沒有人想入股。算3角4/度的電價,按他們廠里的用電量,四五年工夫就能回本呢。」

這生意做得,能賺六十五六年的錢咧!莫看街上私人借錢的利息,合到月息兩分,但那有風險,哪有搞這個穩當?

「家明,公司投資還是私人?」

這話問得可不好笑,因為目前只有兩個人知道,這個項目操作得好,遠不是三四百萬那麼簡單的事。公司不缺錢,且不講帳上還躺著二百多萬呢,即使沒這麼多現金,也隨時可以從銀行貸出幾百萬來。

聰明人啊,知道時機適合就伸只手,可李家明也沒有不虧待手下習慣,笑眯眯道:「王叔,沒錢入股吧?要不,我借二十萬給你?」

二十萬的股份不少了,而且還是鐵定賺錢、能賺幾十年錢的生意,王賢成連忙感激道:「家明,謝謝了,謝謝了」。

當然,李家明也沒有吃獨食的習慣,那不是當頭子的人能幹的事。「嘿嘿,小意思。王叔,公司占一半股份,私人占一半。這事你去搞,我只要結果。」

王賢成稍一發愣,又連忙會意道:「明白明白,那我先走了,正好坐游沅的車回去。」

「我送送你」

「莫莫,外頭熱,就幾十米的事,我還要去你屋裡等車呢。」

心裡正高興的王賢成夾著公文包,出了祠堂去那幢泥巴屋裡等車。這麼熱的天,泥巴屋的優點就是隔熱,比那些漂亮的小洋樓涼快得多。

「賢成,什麼事這麼高興?」

這可是小老闆親媽樣的嬸嬸,正坐在那喝茶發笑的王賢成連忙放下茶碗,幫著二嬸將一背籮玉米搬進屋,玩笑道:「嫂子,你屋裡又不差錢,還要做得這麼苦?」

汗流浹背的二嬸放好背蔞,又扒起了玉米衣,自嘲道:「我們大妹講的,別人是窮命富貴相,我們是富命窮酸樣,就是閒不得。」

「也是,我耶耶在我那住個把星期,總講這不舒服那不對勁,回了大段砍兩擔柴,一身都通透了。做慣了的人,閒不住的。」

豈止是閒不住,二伯他們一人做了幢小洋樓,還是家道請他學長設計的,看著是挺漂亮也方便,可住得哪有泥巴屋舒服?幸好李家明住的這幢泥巴屋沒拆,否則這麼熱的天,在屋裡做點事就出汗,開電風扇都沒用。開空調倒是涼快,屋裡也不差那幾個錢,可一冷一熱還不得感冒?

十幾分鐘後,到游沅裝貨的車來了,王賢成連忙搭車回縣城,二嬸也將剝好的玉米放進大鍋里煮。伢子、妹子餓得快,可不能餓著他們,以前大家認為吃肉吃蛋好,沒想到家德他們都講屋裡的飯菜夠有營養了,小伢子、小妹子多吃點粗糧才好。

也是,以前從大伢到文文,吃的都是薯絲飯,也沒看到有什麼病,長得還一個比一個高大。倒是婉婉、毛崽他們幾個小的,吃得比以前好得多,穿得就更莫講,還老是感冒發燒。

還是老話講得對,人就是賤骨頭,活得不能太舒服,吃得不能太好的。

話是這麼說,等二嬸煮好玉米後,還是拿了幾排『娃哈哈'酸奶一起送過去。大哥講的有道理,自己屋裡的伢子、妹子,都是有出息的,哪能回來照顧大家哦?現在自己屋裡不缺錢,多用些錢在這些伢子、妹子身上,等大家都老了時,有什麼事,鄰里鄰舍都會舍己幫忙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