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是不休不眠的,時刻都在追求利潤。

李家明的要求非常離譜,二億美元的資產+團隊要求估值三十億,而且沒有分批註資、優先清算等等保護投資人的權力,可一樣讓坐私人飛機趕到Yahoo開會的董事們興奮。

Sohu的財務極可能有問題,但只僅限於Yahoo的少數高層和華國分公司的CEO知曉,而且在沒有明顯證據、查不到證據的情況下,沒人敢主動提這事。因為只要揭開這蓋子,首先就是Yahoo(華國)總裁兼Sohu董事Frank失職,然後會引起司法介入。在Sohu股價大漲的時候曝出這種醜聞,不管能不能得到華國政府配合,把這事情查清楚、找到證據,單Sohu的股價就會大跌。

上市公司的股價就是所有股東的命,要是造成了股價下跌,這幫董事會吃了敢捅婁子的人!

現在好了,對方的封口費來了,三十億美元的估值很高,但相對於華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人口基數,那又不算什麼。更美妙的是Amazon珠玉在前,只要將Sohu易購送進納斯達克,市值能不能翻上十倍,達到300億美元?即使不能,能不能重演Sohu的奇蹟?

當初Sohu估值兩億,現在已經突破140億,三年前Yahoo那筆5000萬美元的投資,三年後的回報率是6750%!

「先生們,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對方不是矽谷里的車庫公司。他們要求的是一次性注資,而且沒有財務控制權、優先清算權……,我們享有的僅是財務監督、經營知情權。」

「蒂姆,我們不可以派出董事?」

成了傳聲筒的蒂姆也看好這項目,因為對方的團隊太豪華,可這問題必須給董事會解釋清楚。

「可以,但會是個擺設。Frank是Sohu的董事,但他從始至終都只能選擇舉手或不舉手。」

這倒有點麻煩,可對照對方的團隊,董事們選擇性地先把這事忽略掉,投資是追求回報不是權力。

「Jerry,你覺得阿里的潛力比Sohu易購更大嗎?」

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馬鄖經過李家明同意,來美國跟楊至遠接洽過,而且主動給了財務收支情況。一家已經實現收支平衡的網際網路公司,前景不會比一家還純虧的類似公司前景差,哪怕Sohu易購的團隊很豪華。可這事情得給董事們解釋清楚,人家找的是楊至遠本人而非Yahoo.用李家明的話來說,Yahoo與Sohu易購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作,與阿里純粹是私人友誼。

「先生們,這兩家電子商務公司,其實都是Ming控股的。他持有阿里集團67%股份,而Sohu易購借了他2億美元。一家主營B2B,另一家主營B2C,中間重合的業務是C2C,但都還沒做起來。

而且對方的限制是Sohu易購接受Yahoo的投資,阿里只接受我個人的投資,不會讓我們兩家都投。」

怎麼會這樣?董事們面面相覷,楊至遠不好解釋,只好看向一起聽了電話的蒂姆。

「先生們,Ming和Jerry是朋友,Yahoo和Sohu是合作夥伴,而阿里與Sohu易購又是競爭對手,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友誼?生意還把友誼扯進來?

楊至遠無奈地笑了笑,在白板上把Sohu、Sohu易購、Sogo的創始人及各自的教育背景列出來:章、顧、孫三個人有MIT背景,而李家明、鍾朝誠和孫維剛又是北大校友。

最後,楊至遠在五人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大圈,解釋道:「華國是一個友誼和商業規則混在一起的社會,否則Ming不會借出2億美元,只持有Sohu易購30%股份,卻讓顧持有30%、章25%、孫15%。

大家發現了嗎?他們的股權結構除了退出Sohu的朝誠.鍾外,四個創業夥伴又湊到了一起,而顧就是頂替了鐘的位置。

據我和蒂姆的猜測,這位鐘的退出,很有可能是內部權力鬥爭失敗了。大家注意,章和顧、孫都有MIT的專業技術背景,而且有極強的管理能力;Ming沒有專業背景,卻創立了大唐科技。隨著他的主動離開,Sohu系的企業,又形成了穩固的權力結構。」

這些解釋的話很不對題,卻清楚地表達了一個信息,對方還是一個團隊,而且是內部結構穩固的團隊。即使Yahoo派出董事、財務監督人員,也不可能影響到其內部的權力分配,最終又是第二個Sohu投資案,或許回報率極高但無法對其實施影響。

沉默片刻,軟銀的孫正義舉手道:「Jerry,阿里沒了投資機會?」

「對,但是,有Ming在後面提供資金,Ma很難再接受其他公司投資。高盛去年跟他們談了,非但沒有投一美元進去,還被對方拉走了一位台籍高級投資經理。我前幾天聽說,那位投資經理已經成為了VP,全權負責資本運營。」

太可惜了,Ming控制了HH科技,那是頭未來的現金奶牛,最遲到下半年就會實現贏利。

「Ok,大家表決吧,對方要求我們四十八小時答覆。」

十一隻手舉了起來,絲毫不關心蒂姆他們能談到多少什麼程度,即使是認可對方三十億估值又如何?Yahoo為了引誘AOL不斷收購,自身囤積了近百億現金,只要拿到的股份夠多,未來的回報夠大,這些人真不在乎對方報多少價。生意嘛,歷來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李家明也不擔心談判,他已經摸到了Yahoo的脈,這家網際網路巨頭公司已經開始向投資公司蛻變,逐漸丟了其賴以起家的技術。這樣的公司,根本無需擔心其的談判技巧,只要給他們講一個有足夠精彩的故事,就會昏頭漲腦地掏錢。

大家花了一個晚上,將這個故事編得無比精彩,又沒有邏輯上的破綻,就讓老顧去跟Yahoo派來的談判組扯皮。每到晚上,幾人就聚在李家明大姐那吃飯、交換下對業內形勢的看法,順帶把他姐夫也拉了進來。

Sohu已經上市了,雖然鄧灝依然能當副董事長,但這不是長久之計,與其讓人查出真相,還不如在某個合適的時機退出。如果不是因為這原因,網易剛重新創立,李家明就會利用吳叔的關係網四處為難,而不是讓他姐夫去投資。

別看曾強在深城跳得很歡,還結交了不少官員、權貴子弟,可與吳叔他們那些羊城出來的商界大佬比起來,還是差得太遠了。那些大老闆只伸根小手指很難捻死他,但一巴掌扇過去,肯定能扇得他七葷八素。

八十年代早期起家、九十年代初期顯貴,吳叔那些老朋友手裡掌握著多少人脈,結交了多少高官顯貴?鄧灝在粵省到處跑馬圈地,盤子鋪得比曾強他們還大,很大原因就是吳叔的關係網在撐腰,李家明又隨時能拿得出數以億計的美金,而且是真銀白銀的現金!

可讓李家明沒想到的是,正當他為老顧出謀劃策時,他的前輔導員鍾朝誠來了找他,而且話里話外有點興師問罪的意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