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完了,周末也度完了,水仔那一車的煙花成了一堆的垃圾,被裝進塑料袋送進了可回收垃圾桶。同時,水仔也帶走了一張一千萬美元的支票,回到舊金山開始招兵買馬,準備建一個面向兒童、青少年的教育網站。

能不能成功,掏錢的李家明不知道,但他跟水仔約定了,萬一不成功,等那小子念完碩士,就將核心團隊帶回國。哪怕是虧點錢,也要在國內建一個同樣的網站。當然,錢還是由他這冤大頭來掏。

人生在世,不能什麼事都講賺錢,也得干點不賺錢的事。

扯遠了,度完假的李家明又回到了四點一線的生活――教室、圖書館、公寓、公司,日子過得緊張卻並不平靜,因為他要應付各路媒體的採訪。

iPod2憑藉其人性化的設計、完善的功能、炫酷的外形,再次將競爭對手遠遠甩開,第一月的銷售量即達到驚人241.85萬台。按一般的銷售規律,非生活必需的電子產品在聖誕、新年的銷量,約占到全年總銷量的1/6-1/7左右,換句話說iPod2的年銷量或許真能突破1500萬台。這也是李家明和Kyle都沒有預估到的,在他們的設想中,聖誕、新年賣出180-200萬台,全年總銷量超過1200萬台,那個1500萬台的目標僅是個激勵大家的口號而已。

241.85萬台的銷量,給大洋彼岸的海淀區政府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漢華公司出口退稅之後的稅收,居然達到了驚人的4781萬美元!就算是出口速度開始下降了,全年出口量可能只有1500萬台左右,但全年的稅收將達到駭人聽聞的2.8-3億美元!

這是個GDP為王的時代,也是『出口8億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空中客車飛機』的時代。首都是天下首善之地,可也沒哪個兩三千人的企業,能繳納數億美元的稅收。

漢華公司的異軍突起,迅速被京城的媒體大肆宣傳,進而被全國媒體跟進宣傳報道,轟轟烈烈中一個『漢華奇蹟』誕生了。而李家明這位『漢華奇蹟』的締造者,直接被各路媒體捧上神壇,各種不要錢的高帽子都往他頭上戴。

國內媒體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造神運動,美國的媒體也一樣,最多是沒有那麼瘋狂而已。241.85萬台的銷量,占數字音樂播放器1月總銷量的72.36%,興奮的記者們不在乎HH公司能保持技術領先多久,下一代iPod什麼時候推出,他們關心的是李家明有多少錢。

美國是個完全商業化的社會,不管好萊塢如何賣力地推銷『普世價值觀』,都無法改變其『金錢至上』的真實面目。HH公司是私有公司,無需向公眾披露任何信息,可這難得住那些神通廣大的記者?

儘管李家明在採訪中,對類似問題笑而不答,記者們照樣估算出他的身家――200億美元以上。之所以估得這麼高,那是因為大唐科技旗下的利方網絡還沒有上市,HH公司又正就Tunes/Store銷售的數字音樂與各大唱片公司談判。雖然佣金比例還在艱難地談判中,或許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未來數字音樂銷售市場,將是Tunes/Store一支獨秀。還可以確定的是,未來的數字音樂播放器標準、數字音樂標準,都將由漢華公司與各大唱片公司來聯合制定,而其他的廠商全部被排除在外。

三流公司做產品、二流公司做品牌、一流公司做標準,漢華公司憑藉著iPod與Tunes/Store捆綁銷售,一舉成為數字音樂播放器、銷售領域的霸主。可以預見,在沒有出現iPod的替代電子產品之前,漢華的霸主地位將不可動搖,就如微軟公司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的市場地位一樣。

李家明那個拗口的英文名字Ming,也終於在美國家喻戶曉。即使是楊至遠出任Yahoo董事長兼CEO,帶動Yahoo股價大漲5.3%,Ming也不再是Jerry第二。當初戴在楊至遠腦袋上的『華人之光』的高帽子,如今也被北美的華文媒體戴在李家明頭上,還被共同譽為『華人雙子座』、『絕代雙驕』……。

如此巨大的成功,李家明就不可能再躲在書齋里,他得接受各路媒體的採訪。採訪即是暴光度,也是對產品的宣傳,這樣的好事他會放過?花花轎子人抬人,知道如何討好美國人民的李家明,也在各種場合闡述他的美國夢,將上次新產品發布會上的勵志故事一再講述。

可是,即使李家明連續接受各大主流媒體的採訪,後面依然跟著一堆的狗仔。被人跟蹤、被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日子不好過啊,但李家明不用公司公關部的人提醒,都知道如何潔身自好,如何保持他的良好公眾形象。

呵呵,這是個眼球經濟的時代,創始人有一個良好的公眾形象,會讓自己做什麼都事半功倍,也能讓公司的形象變得高大。這些東西,李家明比市場部、公關部的那些傢伙更清楚,何況他早過了那個張揚的心態。

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李家明刻板的生活,讓那些狗仔們絕望了。學校、公司、公寓,學校、公司、公寓,每天六點鐘起床跑步、打球;晚上六點―九點在公司處理公務;十二點書房裡的燈準時熄滅,拍不到有價值照片的狗仔們只好哀嘆――這是個中世紀的苦行僧。

國內的媒體倒能找到李家明的八卦,從打架事件到他捐款給老家,都能從裡面挑出刺來,可誰敢報道?新聞媒體是受政府領導的,政府正在宣傳『漢華奇蹟』,誰敢給政府添堵?

倒是被李家明叔伯、老師們推選的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鬍師公,把基金會的事理順後,打電話來找麻煩了。

捐款只捐給自己出生的鄉鎮,連隔壁鄉鎮的都不給一毛錢?那些地板廠、模板廠還有食用菌公司的員工,是不是都是崇鄉人?既然他們出了力,幫你們李家賺了錢,你現在有了錢,能把他們也不包括進來?

沒問題,當初說只照顧崇鄉人,那是堵叔伯們的嘴。現在有德高望重的胡師公去勸說,李家明當然滿口答應。

基層升官難啊,這位數年前就退居二線的胡師公,能在競爭那麼激烈的基層爬到副處,除了能力突出外,情商也是極高的。他打電話之前就知道李家明肯定會同意,而且還知道這樣的人最喜歡聽什麼,怎樣糊弄這樣的人掏出更多的錢來辦教育。

為什麼?

到了他這個年紀、地位,對物質已經沒多少追求了,他要的是身後名,而這位十幾年前認的徒孫,就有那個能力幫他縣誌留名!

因此,等李家明答應完後,胡師公以一種教訓的口氣道:「家明,你有的是錢,說你是華人首富都可以了。我跟你講,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又是個能賺不會花的人,留那麼多錢幹什麼?還不如多捐點出來辦教育,把老家的教育辦好來,以後那些伢子、妹子還不記你的情?」

什麼叫『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話說得刺耳,可重傳承的李家明就願意聽這種話。王老師是胡師公學生,自己又是王老師的學生,能這樣跟自己這樣說話,那就代表著師生之間的傳承。

被師公教育了幾句的李家明,一邊陪著笑也一邊琢磨。

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交通辦好了,自己能為老家出力的事也就只有教育了。只是這事吧,不能光靠自己掏錢,義務教育本來就是政府的事,自己若把政府的活都搶掉了,那成何體統?

再者說來,上次曾副書記幹掉那兩傢伙,雖然是大快人心,但自己可是背了個不小的黑鍋,得在老家的領導們面前把這惡名變成恩怨分明。只要讓大家知道,自己這人狠是狠了點,但跟自己做朋友,遠比當敵人的好處多。這名聲要是樹立起來了,繼任者們都會在自己劃的圈圈裡幹活,等著自己送政績、送人脈,去別處升官發財便是。

至於別的地方被颳了多少地皮,關自己一個同古人屁事!

深諳人性的李家明等電話那邊教育完了,陪笑道:「師公,我現在太忙了,那有那時間和精力?要不這樣,我發個函給縣裡,請領導們來美國共商大計?

我是這麼想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單靠私人捐贈,那不是長久之計,最後還是要靠政府來辦的。大家抽空來我這坐坐,順便參觀下我們公司,這多好?」

聰明!同樣人情練達的胡師公暗樂,滿口替領導們答應下來。

「家明,不單要邀請縣裡的領導,還有市裡的也得請一請。我們縣好不容易出了你這麼個人才,得讓大家都跟著自豪自豪。」

「明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