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指責,更沒有一哭二鬧,如悄無聲息一般,胡暄從李家明的生活里消失了,成為了他生命中的一個過客。

在美國生活了五年,李家明也接受了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愛就在一起,不愛就分開。既然不愛,那就不要去打擾別人,更不要以私德的名義,再在人家的傷口上灑鹽。

但是,李家明還是通過斯賓塞教授,將自己以前的論文構想轉交給了她。網際網路經濟的倫理學是一個還沒多少人研究的新領域,原本李家明想自己研究,但熊掌與魚之間他選擇了熊掌,那就將以前的一些思路轉交給她,也算是物盡其用。

兩年之後,將李家明那些構想融進了論文的胡暄,不但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而且也獲得了Richard/Stone論文獎,還接受了商學院的助理教授教職。當然,這都是後話了,李家明能教訓老友要果敢,自然也就是拿得起更放得下的主。

見他與胡暄分了手,來他這度假的小妹她們,才說出她們為什麼厭惡胡暄。起因還是柳莎莎,四年前李家明以榮譽生身份取得碩士學位時,她本準備來觀禮以全朋友之誼,結果讓胡暄以女朋友的名義阻止了。四年後,李家明拿了Richard/Stone論文獎,並有可能取得終身教職,結果還是讓胡暄以女朋友的名義,阻止柳莎莎來觀禮。

明白了,李家明不問她們怎麼知道,閨蜜的世界他不懂,想來也是跟他與四哥一樣無話不談。

胡暄的行為其實這與道德無關,動物都有領地意識,何況是人?可小妹她們與柳莎莎是閨蜜,與胡暄只是可能性並不確定的未來關係,替死黨、閨蜜出一口氣也就順理成章了。

「哥哥,我拿到佛羅倫斯美術學院的通知書,九月份就要去報道。我想婉婉來美國讀借宿學堂,你覺得行不?」

這有什麼不行?可李家明看著可憐巴巴的婉婉,否決了小妹的打算。美國的貴族學校沒那麼好上的,他們的培養目標是社會精英,可想而知有多嚴格。十二歲的孩子,想玩那就玩唄,她不需要象自己這樣奮鬥,憑著父兄的成京,即使她瘋玩一生都可以。

「哥哥萬歲!」

如蒙大赦的婉婉歡呼雀躍,她又不是不知道寄宿學校是怎麼回事,Kyle叔叔家裡那兩個就是讀的寄宿學堂,那日子是人過的?

「哥哥?」

李家明搖搖頭,託詞道:「你不懂,她太小了,太早留學會被美國人同化。」

教育孩子,李家明是權威。雖然他的教育方式很粗暴、被教育者自覺性高,但事實勝於雄辯,他教出了這幫弟妹,他就是正確的。他的話通過小妹傳回國內,正想著把孩子往美國送的堂兄、堂姐們都偃旗息鼓。

挺好,以前李家明對四嬸有過承諾,但也是此一時彼一時,現在他手下上萬員工,怎麼可能還去當孩子王?帶了四叔家的滿伢,別家的孩子要不要管?喬橋跟四哥說是說他們來管,那倆瘋子進了實驗室,還會想起家裡有孩子?可這些小算盤是不能說出來的,只能技巧性地迴避。

決定好婉婉繼續在國內讀書的事,妹妹們開著李家明的防彈凱迪拉克去了度假,他則開始著手拆分HH公司。iTunes/Store要上市,就要先獨立於HH公司。而且今時不同往日,以前在矽谷里,期股只是車庫公司給員工的希望,如今卻大行其道。

網際網路的寒冬終於過去了,又將迎來更健康的春天,招攬、留住人才將成為各大公司的首要工作。iTunes/Store要上市,最起碼要把一干骨幹留住,得按市場行情給予期股激勵。

HH公司不是CEO負責制,而是董事長負責制,方案可以由Kyle提出來,但如何修改、執行這都得商量,都得由李家明來決定,這就是一攤子的麻煩事。

還有谷歌上市的事,谷歌的股份是李家明的私人投資,事務也肯定由他親自處理。以前有沃頓和中村幫著,現在他一個去了研究院、另一個去跟張勇搞社交網絡了,莫非還把他倆叫回來幫忙?至於托尼,人家處理基金會那一攤子事都忙不過來,哪有精力來幫他?

好在這是幸福的煩惱,李家明雖然忙得焦頭爛額,心情還是非常愉快的。當王志棟他們從國內趕來,召開董事會決定實行CEO制時,他還有點捨不得那種掌握他人命運的感覺。

名單的取捨、小數點後一個數字的更改,就能決定一個人的富貴,那是一種何等的成就感?

可是,捨不得也得放手啊。

兩世的經歷證明,事必親躬會累死人不說,而且事業做不大。如果不是完全放手,利方能發展這麼快?

但是,不但王志棟他們不願意,即使是Kyle本人也不想全面執掌漢華。七年的時間證明,李家明在戰略上勝他幾籌。以前他認為不可行的計劃,在李家明的堅持下,都開始變成了現實。權力雖然誘人,但實際的利益更重要,如果由他來全面負責,萬一出現誤判怎麼辦?

涼拌!

李家明對這一行的記憶,到今天已經差不多了,也把現實更改得一塌糊塗,連他自己都無法判斷具體的選擇是對還是錯。面對Kyle的再三推辭,他只能祭出他那一套狼群的理論,並用財團化來當理由。

「我們已經領先對手兩至三年的時間,實力的差距會允許我們犯一些錯誤,且只要作業系統在我們手裡,我們的行業地位就將是穩固的。

大家想過沒有,沒有不衰敗的公司,即使我們漢華將會如日中天,也遲早會有走下坡路的那一天。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將我們的財富金融化,以確保公司開始走下坡路時,我們的財富安全。」

在公司即將創造一個奇蹟的前夜,作為公司靈魂的人居然說這樣的喪氣話?可對照過往,李家明總是能提前幾年判斷出趨勢,不得不讓大家冷靜下來。

是啊,以前大家認為微軟將永遠強大,但當研究院用PC機的晶片做出iPhone原型機時,大家立即明白微軟時代即將謝幕。即使它還會是PC機作業系統的霸主,還會每年賺取無數的利潤,但屬於它的時代即將結束,未來是移動終端作業系統的時代。

對,這就是現實的殘酷,沒有長盛不衰的王朝,有的只是各領風騷十幾年。隨著科技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或許十幾年會變成幾年甚至更短暫。

其實李家明很幸運,諾基亞如果不是固步自封,根本不會讓他有悶頭研發iPhone的機會。這一點,夥伴們還不清楚,但他自己心知肚明,但這不能與人說。說出來了,他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神棍,這些得等到諾基亞全面潰敗時,讓那些經濟學家去總結歸納。

這也給他提了個醒,在技術創新上可以拼不過人家,但必須讓公司、系統開放,只要開放才能避免再走諾基亞的老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