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黃葉遍地,層林蕭瑟。

看著窗外的秋景,站在窗邊的李家明走神了,想著老家是否開始割稻子、是否開始曬薯干。

「ming,我走了」。

直到已經睡醒的梅麗莎與他告別時,他才從思鄉中回過神來,邀請道:「marissa?,有興趣加入hh嗎?我們itunesstore缺一個主管用戶體驗的副總裁。」

「no,我相信google一定會成功!」

很難,李家明不看好那場實力不對稱的戰爭,但仍然解釋道:「no,你誤會我的意思了。itunesstore目前的形勢很好,但在用戶體驗方面做得不出色,我們需要象你這樣的技術型管理人才。」

「no!」

眉眼間還有疲憊的梅麗莎拒絕得乾淨利索,相識六年來她唯一的改變或許就是身上的裝束,由剛畢業時的襯衫、牛仔褲變成了合體的西裝套裙。哦,對了,人也豐腴了一些,沒原來苗條了。

等來這度周末的梅麗莎走後,李家明也離開酒店回自己的辦公室,以前他喜歡在公寓或家裡和朋友談公事,但這次馬鄖過來他選擇在辦公室里談而且故意遲到。

李家明進了自己的辦公室,喝完一杯咖啡還把一個空咖啡杯放桌上,這才讓助理把在會客室里等著的馬鄖請過來。

「老馬,坐」。

遠道而來還吃了兩次閉門羹的馬鄖也不生氣,一屁股坐在辦公桌前的高腳轉椅上,打量了下來過十數次的簡約辦公室,笑嘻嘻道:「客氣了,至遠也來了,叫他一起?」

一聽楊至遠也來了,故意晾著人家的李家明就知道自己過於一廂情願,想將阿里併入sohu易購的想法不現實,手握25%投票權的楊至遠肯定會反對。

sogo和yahoo(華國)打得腦漿子都出來了,將阿里併入sohu易購不是變相增強了sogo的實力?別看sohu、sogo、sohu易購分了家,其實包括利方、漢華在內他們都是一夥的,都是原來sohu那幫人、屬於sohu系。

可惜了,只能由老顧跟老馬去掐,而且自己還得適當讓步,允許這傢伙有條件地實行合伙人制,以保證他不會繼續拿sogo與yahoo(華國)競爭的事當理由,說服楊至遠徹底站他那一邊反制自己。

「老馬,生氣了?」

辦公桌後的李家明起身,示意助理倒杯咖啡給嘲諷自己的馬鄖,藉口道:「你彎彎繞太多,我當然得先跟老顧談,省得浪費時間。」

「真的?」

身都不起的馬鄖接過咖啡,掃了眼桌上的空杯子,好笑道:「老顧剛走?」

這種小坑,哪坑得到李家明?

「老子什麼身份?讓kyle跟他聊,那就是看得起他!」

糊弄過去的李家明沒坐高腳椅,一屁股坐在辦公桌上,很沒風度地沖隨後而來的楊至遠調侃道:「至遠兄,什麼風把您老人家吹來了?」

這種口舌之利,楊至遠是歷來喜歡爭的,但這一次破例沒有反擊,反而在另一張高腳椅上坐下後,開門見山道:「家明,跟顧震雲談妥了嗎?」

「妥了,年利率8.6%,董事會上過一下就行」。

嗯?兩人相互看了一眼,古怪道:「不是增持股份?」

不增持股份,李家明搞個毛啊?但這傢伙也想增持阿里股份,攔肯定是攔不住的,讓他著著急也是好的。

「我早就說過,對電子商務沒什麼興趣。要不是從你那借來的款子太大,一時半會消化不了,我至於眼巴巴地找老馬嗎?

考慮得怎麼樣?你們合併其實很有好處的。」

明知不可為的事還要強行干,智者不為。但作為討論的籌碼,李家明還是再次提議阿里與sohu易購合併,列舉出雙方合併的好處。起碼一點,在物流、倉儲方面就能節省大量的成本,而且可以消除內耗。

「家明,這可不象你的作風,你什麼時候也喜歡繞圈子了?」

不是喜歡繞圈子,而是要讓你們知道,其他領域的競爭是競爭,但在阿里的事上,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李家明說完,自己也覺得好笑,感慨道:「真有意思,七八年前,楊至遠同志是我們的偶像,現在淪為跟我們一夥了。」

「錯,你倆是我的偶像,我還是原來的馬鄖,你們二位的打工仔。」

明白這一點就好,三國遊戲大家可以繼續玩,但要清楚各自的實力。

「行了行了,不玩虛的了。你不就是想搞合伙人制,真正控制阿里嗎?答應我一件事,我就沒意見。」

「我不是已經答應了嗎?連協議都簽了,你還想我怎麼樣?」

提起這事,楊至遠的屁股就往李家明這邊坐。協議就是用來撕掉的,如果實行了合伙人制,控制權易手了,這醜人再搞個第三方支付工具出來,他跟李家明的損失可就大了。漢華是sohu系不假,但他還是漢華的副董事長、第三大股東呢。

「馬鄖,家明說的也沒錯,如果控制權到了你手裡,如何保證我們的利益?」

「我馬鄖的為人,你們還信不過?」

大家都是商人,把商業談判與人品混在一起,那就沒意思嘍。正為google的事掰腕子、又在晶片研發上聯手的李家明和楊至遠相視一笑,岔開話題說跟楊國慶他們談判的事。

「家明,有把握嗎?」

kyle在歐美大城市一口氣開了六十七家產品體驗店,才花不到七億現金,那一百億現金哪那麼容易消化,但李家明知道對方是什麼意思。錢是從yahoo借出來的不假,但那些錢已經是漢華的資金,就必須投資出去,才能不白支付利息、讓這傢伙的資產增值。

「無所謂,談得成就談,談不成,那就不談嘍。我大姐那需要現金,程東和曾強他們也需要,我估計一兩年之內能消化掉。」

騙得了誰啊?

一百億美元的現金,再加上iphone與ipod7以及itunesstore的現金流,光靠兩三家地產公司就能消化掉?即使加上讓阿里和sohu易購建物流、倉儲也遠遠沒用,關鍵還是要有自己的銀行,面向企業和個人提供金融服務靠規模消化。

本該跟李家明站一邊的楊至遠也贊同馬鄖的取笑,他在阿里有巨大利益,他可以贊同阿里自建物流、倉儲,但前提是要融資就兩個人同時融資,不能讓李家明獨占利益。母國太大了,龐大的人口基數就是優勢,有了這個優勢,阿里就是座金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