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明的岳父柳本球同志可能又要升官了,就在他擔任潯陽市市長剛滿兩年之際,年齡到站的老書記離休,擬由他繼任書記職務。

這個很『及時』的好消息讓坐在車窗邊的柳莎莎暗自苦笑,也讓李家明只好替岳父大人感謝領導們的關心。很嚴肅的組織人事任免,還沒向上常委會討論、更沒向中央推薦,就在江鈴商務車裡被三大巨頭當閒話說出來,這讓李家明除了感謝之外還能說什麼?欲先取之必先予之,這些領導都深諳其中三味,還能讓大家都體體面面的。

幸好李家明也不是空手來的,自打算進學社裡混,他就召集了一干部下集思廣益,給老家準備了兩個大禮包。最大的禮包當然是給岳父大人的,潯陽的地理位置好啊,自古以來就是通江達海的港口城市。

可一聽李家明想在潯陽建設港口,與他更為親近的孫部長連忙道:「家明,老柳正跟滬港集團談判,想引入他們的資金對港口進行擴建,好象總投資是6億。」

那不是自己還沒準備進學社嘛,現在決定了回國攪混水,那事就得幫岳父一把,李家明有些不好意思道:「那事我岳父跟我說過,當時我們沒準備做能源,也就沒想去做貨運碼頭。現在我們準備做城市管道煤氣,就得找個自己的港口。

我們是這麼想的,先投資十億RmB對潯陽港口進行改造,將它改造為集裝卸運輸、倉儲、加工為一體的物流中心。」

這個好象行不通吧,柳本球眼巴巴地跑去找滬港集團,就是想從人家碗里分點飯吃,要是把滬港集團踢掉,他們會把內6貨運分你一份?

正常情況下是不行,但李家明笑笑道:「孫叔,要相信資本的力量。」

沒有說名說的是資本,仍然讓幾人精神一振,不再糾結這問題了。

滬港集團雖是國有企業但也是上市公司,看這小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搞不好他們已經可以強行進入董事會了。以這小子的能耐,在董事會裡又有言權,要是雙方鬧翻,他們的董事長和老總肯定會頭痛欲裂。

人至察則無徒,能爬到一定位置的人,誰沒點見不得光的破事?如果再往壞處想想,誰願意與一個手裡有媒體話語權的人交惡?

他們想的也沒錯,李家明就是這麼乾的,自從決定回國後,sohu投資就大量吃進滬港集團的股票,已經可以強行加入董事會了。在董事會裡有了席位,要是對方不妥協的話,光一個財務知情權都能逼得經常去澳門瀟洒的幾位大佬退讓。漢華的那些財務人員可不是證監會那幫裝睡的人,哪怕他們不想查出點什麼,光一個虛張聲勢都能嚇死人的。

當然,大家都不是小人物了,很多事沒必要那麼直白,估計sohu投資個公函到滬港集團,對方就知道應該怎麼做。很有可能對方還會盛情邀請李家明同志加入董事會,而且推舉他為副董事長,借他那個世界知名經濟學家的光環拉高股價。

名利名利,盛名之下就是大利!

解決了卡在長江口的滬港集團,後面的事就順理成章了,sohu能源的煤炭、進口的天然氣可以通過滬港――潯陽港分裝,再經京九鐵路、合九鐵路、銅九鐵路等鐵路向華東、華中地區傾銷。

這可不是真正的大禮包。

沿海的薪資水平越來越高,那些電子代工企業有些吃不住勁了,漢華是智慧型手機的霸主,李家明又是漢華的實際控制者,哪不會趁機謀點私利?

「蘇伯,您也太小瞧人了。我們和富士康、仁寶、緯創幾家大的代工企業談妥了,由他們來潯陽、贛昌投資建廠,承接我們漢華的訂單。我們粗略估計了一下,可能會創造四十萬個以上的就業崗位,這就需要省府放開工業園區的戶籍管制,他們可不想承擔那些員工日後的落戶、養老問題。」

整個盤子全活了!

饒是久歷宦海,三位領導都忍不住喜形於色,新增四十萬產業工人意味著周邊還會產生至少六十萬個工作崗位,也將意味著潯陽――贛昌城市帶的快成型!

「這個沒問題,我們早制定了准入機制,只要在本地工作三年以上、繳納三年以上社保,任何人都可以在工業園落戶,而且禁止搞土地財政。」

對嘍,大家的招商優惠政策差不多,企業看重的是物流、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潯陽港的改造可以極大降低物流成本,內地勞動力又足夠廉價,加上幾大代工企業的入贛,不愁吸引不來投資商;再加上廉價的土地會帶來住房的廉價,房產的廉價會讓那些外來務工人員輕鬆地落戶成家,然後拉動消費市場的展。

一旦形成了良性循環,整個經濟就盤活了。

當然,李家明也不是活雷鋒,給岳父大人及他的領導、同僚送上一份大禮肯定也是有條件的,比如全省的城市煤氣管網必須由sohu能源承建、運營。

這個沒問題,三位領導來迎接李家明,本來就是想讓sohu投資來做城市管道煤氣,因為這是一項政績工程。他們不是沒找過三桶油,但人家靠壟斷市場吃得滿嘴流油,暫時還看不上這種投資大、回本慢的生意。

李家明會意一笑,人家不是看不上,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三桶油是央企歷史包袱重,還得養著一大幫光吃飯不干事的閒人,加之國際原油價格又一再暴漲,他們正在哭窮想向央媽要補貼,若是此時大搞管道煤氣建設,那不是自找沒趣?

這事談妥了,李家明又給領導們端上另外一盤大餐,而且是馬上可以填肚子的大餐。

潯陽――贛昌城市帶形成後,必將帶來交通的擁堵,展城市軌道交通勢在必行。動輒數百億的投資,靠政府用財政收入去承擔,那得等到猴年馬月?

如果剛才還僅是喜形於色,這次連蘇書記都忍不住激動了,投資、出口、消費是經濟展的三駕馬車,見效最快的就是投資。改造港口需要時間,城市帶的形成也需要時間,但數百億的投資下去,gdp增長能立竿見影,這是哪個領導都無法淡定的。

「家明,你們想做地鐵?」

這種包袱可背不得,李家明連忙道:「不不,這種基礎設施是政府的責任,我們是民營企業,怎麼會替政府幹虧本買賣?」

兜頭而下的冷水,把三位剛被政績刺激得失態了的領導澆醒了,緊接著就是莫名的惱怒。從上車到現在,談話的節奏就一直被這小子控制著,這讓三位身居高位的領導情何以堪?可三人也知道,不及而立之年的李家明能創下如此基業,稱他為商界奇才都不為過,既然他敢提出來,肯定會有他的解決辦法。

沒錯,李家明確實有辦法,但前提是政府要忍痛放棄土地財政把,把這一塊的利益轉讓出去,否則神仙也沒有辦法。資本是逐利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誰會白白為人民服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