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燈初上,紐約街頭車水馬龍,一輛鋥亮的防彈凱迪拉克車優雅地拐進了曼哈頓上東區列剋星敦大道,穩穩地停在一幢有歷史深沉感的建筑前。``

西裝革履的Robert和一身淺色套裝的Agnese女士早已站在大門口,見懸掛著星條旗和華爾道夫酒店旗幟的凱迪拉克車停下,相挽著不緊不慢地拾階而下歡迎客人。

特意換上了西裝、皮鞋的李家明從車上下來,大笑著上前與Robert夫婦擁抱一如多年老友。也確實是老友了,優雅的Agnese女士親眼看著李家明如何通過Kyle找她借款,又如何憑著iPod一飛沖天,然後一步步變成頂級的大企業家、知名經濟學家,只是這個過程實在是太快了猶如一個神話。如果時光能倒流,她一定會在李家明身上投重注,而不是等人家成功以後再分點合理利潤。

「Ming,你女兒的生日Party一定要邀請我,聽到嗎?」

雖然婚禮在國內舉行的,沒邀請美國的朋友參加,雖然後來請他們參加了Party但同樣是失禮,李家明連忙道:「Sorry,Sorry,下次一定邀請」。

三人擁抱完,與Robert有過數面之緣的章昭洋他們也與這夫婦倆擁抱、寒暄,大家一起走進這幢外表有些舊、內里卻低調奢華的建築。

今天的晚餐正如李家明所說,確實是因為Robert的盛情邀請,因為章昭洋他們是貴客,執掌著大洋彼岸兩大網際網路巨頭Sogo、Sohu易購,也是他們高盛及其副總裁、合伙人Robert勢在必得的大客戶。到了Robert這個層次的人,日常工作自然由助手和手下去干,拉攏大客戶才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尤其是華人重私誼,他更要與這幾位貴客交好。

大家在客廳里喝著尼爾吉里茶紅茶、聊著十幾年的友誼,等正從洛杉磯趕來的張全保。聊著聊著,話題就被章昭洋帶到了他們最關心的事――Sohu能源借殼上市。

與李家明的判斷不同,已經很了解華國國情的羅伯特判斷,華國的煤炭工業還有至少三至四年的高速發展期。

「Charles,你們的國情不同。雖然你們的經濟起飛了,取得了令世界震驚的經濟奇蹟,但你們的人均GDP並不高,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據我們的判斷,你們國家至少還有十年至十五年的高速發展期,會需要更多的能源和礦產品,可以進一步拉升能源和礦產品的價格。」

三人精神一振,都看向正接電話的李家明。如果是這樣的話,大家完全可以冒點風險,反正套現的股票已經足夠Sohu能源擴張,可接完電話的李家明搖頭反對。

理由正確,但結論錯誤!

與小政府大社會的歐美不同,華國的政府太強大了,而且還在不斷壯大自身。大政府小社會的好處,便是可以集中力量干大事,毛病則是所有的結果都不符合政治正確。

「Robert,經濟發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再順利也會有波折。我們已經高速發展三十年了,你覺得還可能如此發展十年?我認為,最少要停下來調整幾年,才會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如果李家明是平常的企業家,Robert很容易駁倒他,但李家明不是。李家明除了是偉大的企業家外,還是非常著名的經濟學家,而且拿下了去年的克拉克獎章。即使他沒在商業上取得巨大成就,單那個克拉克獎章,都能讓Robert三思再三思。

仔細想了一陣,Robert還是堅持道:「Ming,你們的政體不同,等面臨經濟下行壓力時,你們政府的第一反應會是強刺激,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資。

Ming,這就是你們的機遇!只要政府加大投資,就會需要更多的電力和鋼鐵。就目前而言,火力發電是你們最廉價的選擇,而不是那些昂貴的新能源。」

很具有說服力,政府在未來也是這麼乾的。奧運會都沒還開幕,中央就拋出個四萬億的投資計劃,生生把地價、房價炒成了天價,上演了一出人民政府與地產商聯手洗劫人民的時事諷刺劇。

可也正因為太具有說服力,倒讓李家明為難了,他可以從現實中找依據推導出一個既定的未來,但那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後果。

一個秘密三個人知道,如果要保守那個秘密,必須其中兩個人死掉,雖然法蘭克福這話說得太入木,卻是真正的至理名言。如果李家明用他的數學模型說服了Robert,能不能保證在座的人不說出去?說出去還不可怕,可怕的是Robert很可能反向操作!

忠誠是因為背叛的代價不夠,遵守職業道德也是因為違反的代價不夠,面對數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的利潤,誰對人心有把握?

沉吟半晌,李家明放棄了用數據說話,轉而狡辯道:「Robert,正如你所說,我們的體制與你們不同。我們的精英絕大部分在政府,我們能看到的弊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能看到,尤其是中央政府的那些智囊團。

你並不了解我們的文化,到了他們那個層次,非常看重歷史評價,他們不可能因為短期利益而犯下重大錯誤的。」

這也算是理由?

別說Robert不信,就連與政府官員打過太多交道的老顧都不信,可李家明堅持道:「你們別不信,就算是老顧跟一些官員打過交道,可有我打過交道多?我從十幾歲就跟官員們混,我岳父還是實職副部級官員,你們有我了解他們?

你們別看很多官員**,但無能之輩嗎?能爬到最上面的哪個不胸懷大志?到了常委級的已經不需要再往上爬,他們想的都是身後名,不會做可能損害對他們的歷史評價的事。」

把經濟問題強行置換成了政治話題,連本來決定與他站一陣營的老顧都動搖了。

或許那些掌握最終決策權的人很重視歷史對他們的評價,但有幾人是真正懂經濟的?他們是政治人物,需要依靠智囊團來處理國事。可是,國內那些經濟學家,都是各大利益集團豢養的,能違背所屬利益集團?

出於各自的利益,那些智囊團不會鼓吹刺激性投資才怪!

沒錯,隨著美國出現次貸危機的苗頭,國內的那些經濟學家已經發現了問題,正鼓譟要通過擴大內需避免經濟下滑,但誰都知道那是短期內不可能見效的,立杆見影的還是加大基礎設施投資。

這一點,不但持反對意見的李家明知道,章昭洋他們也知道,但誰都沒再繼續這話題。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都知道無謂的爭辯毫無意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