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送走了師長們後,李家明也沒有回國的意向,仍然悠哉游哉地過著日子,連接受幾個專訪的意向都沒有,這倒不是他矯情,而是他深知人性。

多年前,他和老章搞Sohu時,中關村及至全國最出風頭的是創辦瀛海威的張樹新。十幾年過去了,當年四處趕場子演講、給大家灌心靈雞湯的張樹新早日落西山;而當年以稱她為大姐為榮的章狐狸,卻再登事業高峰,如日中天。如果老章在Sohu成功後,也如他前世樣四處趕場子,哪會沉得下心去做Sogo,哪會把本應出現的度娘扼殺在搖籃里取而代之?

沒哪個人能真正地淡泊名利,只要站在聚光燈下便會膨脹、會錯覺,會失去該有的謙卑,而這是需要時刻保持冷靜、理智的企業家的大忌。

可新任的首富先生如此低調,落在媒體、世人眼裡則是卓爾不群。好事的媒體還拿他與前首富、以及開創個人電腦時代的老喬比較,再對照Apple公司無法重現昔日輝煌,得出了一個令李家明哭笑不得的結論――比爾和China明之所以能讓各自的公司長盛不衰,那是因為他們將激情放在了事業上,而不是去挖空心思去標新立異。

更好笑的是媒體還能自圓其說,比爾性格內向不擅言談,熱衷文字交流,清晰地表達立場;習慣孤獨,不為社交浪費時間。而新首富China明呢,能言善辯能當商學院的教授,可他在公司里卻是善於沉默、善於傾聽,以一種平和的自信讓整個團隊安心歸附。

與之相反的則是老喬,暴躁、跋扈,總是先刺激對方,然後兌現,最後讓對方信服。幸運的是蘋果成功了,開創了個人電腦時代,好比暴君最後統治成功,人們會說他那麼做總是有道理的,要不然怎麼會成功?這是用後果來推論前面的事情的價值,等到他的運氣沒那麼好時或遇到真正對手時,一敗塗地也就順理成章了。

勝王敗寇!如果不是漢華將蘋果打得滿地找牙,媒體肯定會說李家明沒有領袖氣質,不能用激情引領整個團隊。

不過,漢華集團內部的人,都非常喜歡李家明那種平和的自信,紛紛在Facebook上表示,與他們Boss在一起時很舒服,因為他們Boss秉持一種很奇怪的觀點――競而不爭。用他本人的說法,競爭其實是對資源的競爭,但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一個分享的時代。參與競賽而不是爭奪資源,才能更好地發展、推動進步。漢華不可避免與對手競爭,但首先要有這個態度,避免為了競爭而競爭,要學會與人分享,甚至是與對手分享技術的進步。

基於此,漢華研發出真正的智慧型手機後,不是象諾基亞樣將塞班系統封閉起來,而是向大家開放最核心的『卓越』系統,允許所有人在這一系統上進行二次、三次創新,甚至還將漢華研發出的各項專利與人分享。也正因為如此,漢華才能始終引領技術潮流,從iPod到iPhone總是站在時代之巔。

這種觀點在崇尚叢林法則的美國,簡直是不可思議,可秉持這種觀點的China明成功了,而且成功得如此輝煌。翻開他的經歷,Sohu成功之後,沒有跟團隊的另一個核心競爭,而是主動退出Sohu創立了利方集團,這才有了後面的利方、漢華。

媒體記者很難採訪到李家明,但他的學生能去問,可這讓李家明如何回答?當初他提出競而不爭,那是針對公司內部過度競爭而說的。商場之上,有合作共贏,也有為勝利無所不用其極。

站在講台上思考良久,面對著數十名博士生的李家明斟酌道:「先生們、女士們,任何一句話都有其語境,脫離了這一語境便會意義完全相反。

我當時說這話時,HH公司已經占據了數字音樂播放器的50%以上市場,將Sony他們遠遠甩在身後。可以這麼說,在這一領域能擊敗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教授,您的意思是,只有占據了絕對優勢,才談得上競而不爭?」

這也不對,現在的李家明已經不是當初的碩士生了,經過了七八年的學習、沉澱,早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我亦云或追求語不驚人死不休。

「No,也不能這麼說。以下的話,可能會自我矛盾,我也不知表達得對不對。

過去的數千年歷史,其實都是控制與被控制的歷史,大家都在搶奪對資源的控制權,但未來呢?時代發展了,對資源的控制應該讓位於協作。

打個比方,iPhone的晶片來自Intel,螢幕來自夏普代工,其他核心部件來自數十家公司,漢華不過是研發、設計、整合這些資源,然後由代工企業生產出成品。如果我們對這些資源進行控制,會發生什麼呢?

當我們放棄了控制,而是選擇與人協作,最後又如何?」

文不對題,乍一聽很文不對題,但講台下的研究生們若有所思。自從全球化以來,參與協作的各國都獲得了極大的利益,各國的經濟蓬勃發展。這裡面有競爭,有對資源控制權的爭奪,但更多的是協作。換句話說,推動經濟發展的是協作與分享,而不是對技術、資源的控制。

「我這麼解釋,不知大家是否能更好理解」,李家明頓了一頓,重新組織了一番語言。

「東方的文化、智慧,是基於儒釋道精神,那有誰看過儒家的《論語》任何一個篇章、《道德經》的任何一個篇章?有誰看過佛經里任何一段經?」

台下無人舉手,在他們看來那些東西毫無邏輯可言,全是一些道德之談。

「Ok,我看過你們的《聖經》,而且還仔細研究過。西方和東方之間的差異在於,你們講究黑白分明非此即彼,而東方的文化講究融合而不是對抗。儒家講如何適應社會,道家如何適應自然,佛教則講怎麼形成身心合一。

回到我們剛才的話題,你們信奉的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而東方文化則是融合。競爭必須分出一個勝負,勝者踩著敗者的屍骨,但不一定彼此都進步了。比如一戰打得那麼慘烈,不過增添了仇恨,為二戰鋪墊。

競賽則不同,會分出一個勝負,但彼此都進步了。全球化到今天,是不是參與這一進程的國家都在競賽,卻又都獲得了極大的利益?」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