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順序發錯,請先看後一章)

論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的監管

當一貫穿T恤、牛仔褲、板鞋的李家明站在港大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的講台上,身後的投影幕布上顯示出這一行簡體字,身前的講台下是一片黑壓壓的腦袋,蹲在前排的則是一堆扛著長槍短炮的記者。此時此刻,估計還有很多香港市民守在電視機前,想一睹這位世界首富、著名經濟學家的風采。

不怪大家的好奇心,都說是出名要趁早,可這位李家明先生太奇怪。年紀輕輕,便身兼數家大企業的董事長、還拿過號稱小諾獎的克拉克經濟學獎,卻極不喜歡拋頭露面,更不喜歡接受媒體採訪。

「同學們,?網絡技術與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以網絡為載體的網際網路金融逐漸興起,並對世界經濟發展格局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話剛說兩句,台下便有學生舉手,李家明皺起了眉頭,卻示意他可以發問。

「Ican'tunderstandyouverywell,ProfessorLi.CanyouuseEnglish?」

「同學,如果你系喺芝大,我會打電話畀招生處,責問佢哋招生工作唔嚴謹。」

李家明的粵語不標準,卻不妨礙台下的學生聽懂,也立即引起了一片嗡嗡聲。不待這些熱血過頭的學生抗議,台上的李家明繼續道:「學商業嘅語言系要揸手嘅散手,你連國語都聽唔明,我真繫懷疑你港大嘅水平。」

不過,這位發問的學生不熱血,連忙歉意道:「Sorry,我系學電腦嘅」。

那就難怪了,李家明友善地用手往下壓了壓,示意他坐下道:「Ok,坐下吧。我不知今天有多少同學是學工商管理的,但我勸那些學這個專業的同學一句:想要在商業領域有所作為,國語將是你們必須熟練掌握的。」

隨著字正腔圓的國語從李家明嘴裡冒出來,加之投影幕布上用簡體字說明的數學模型及論文大綱,台下絕大部分學生都抓了瞎。與內地或台灣地區的學生不同,他們自小是接受英語教育的,平常則是用粵語,哪聽得懂這些國語。就在十年前,大陸人還被他們戲稱為表叔呢。

可有授道解惑責任的李家明我行我素,整個講座從始至終都用國語,或許台下只有少部分學生聽懂了。等到他講完,示意學生們可以提問時,第一個問題便是語言的問題。

這些學生啊,腦子還真不會拐彎,李家明撫著腦門古怪道:「三個答案,第一個是假話:標新立異。

第二個是:這篇論文是剛寫完的,還沒來得及翻譯成英文。我對學術很嚴謹,畢竟英語不是我的母語,因此論文完成後,以前會請導師修改,現在會和美籍助手對其用詞和語法進行商量。

第三個是:這是純學術講座,作為本專業的同學,沒有掌握好國語是他的素質太低。至於不是本專業的同學,這個講座聽懂與聽不懂都無關緊要。」

話音剛落,台下有個操台灣腔的學生站了起來,拆台道:「李教授,您堅持用國語,是否是顧忌到漢華公司在內地的市場問題?」

聰明孩子,就是說話太直白。這兩年,內地與香港的年輕人罵戰不斷,來香港講學用英語或粵語,不是給那些鍵盤俠們添素材嗎?香港的市場才多大?

『啪啪啪』,李家明輕輕鼓掌,笑道:「同學們,我們身處一個商業社會,顧客是我們的衣食父母。Ok,最後一個問題了,今天來這是客,我才破例回答三個問題。」

這個習慣不好,但鑒於李家明自出道起便這樣,在他母校更是過份,學歷碩士以下、沒有幾年工作經驗的不得提問。有了這個參照,這幫港大的學生也就心裡稍平衡一些,倒也沒有喝倒彩、鼓譟。

看著台下手臂如林,已經坐在高腳椅上的李家明笑了笑,隨手指了個胖胖的女生。哪知這是個八卦女,居然問起坊間傳說道:「李教授,據說您曾因為個人衝突,扭折過李二公子的手指頭,是真的嗎?謝謝」。

這個問題好!

不關台下的人好奇,連台上的李家明也隱隱興奮。

那小王八蛋不敢跟自己當面鑼對面鼓得干,老是出些下三濫的招數,那就怨不得自己刨了他家的祖墳。

「衝突?對,有那麼回事。」。

事無不可對人說,已經有種文人氣質的李家明坐在台上侃侃而談,用一種很客觀的口吻述說當初的衝突,重點卻在當初他看在史丹福校友的份上,讓那倆阿鍇在利方上市的過程中賺到很豐厚的回報。

這種事也說?原來這天才從不說謊是真的,台下的學生們象打了雞血般興奮,想來製造新聞的記者更是激動得手都發抖。

Headline!

不,這還不是頭條,李家明接下來引申的才是真正的頭條。

「呵呵,這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我是年輕氣盛,反應得有些過激了。

不過,事情也很湊巧,我到芝大當商學院院長後,院裡有位博士生是你們的校友,他是研究商業倫理的。他在今年二月吧,給我交過一篇論文,討論的便是當年盈科數碼的種種操作,除了有違法嫌疑、涉嫌官商勾結之外,還違反了基本的商業倫理。

結果很悲劇,我直接給了他的論文一個D。」

什麼意思啊?

不懂就慢慢琢磨唄,台上的李家明拍了拍巴掌,施施然地起身道:「Ok,講座結束了,各位同學再見。如果有機會,我希望能在芝大看到你們,我們芝大在學術研究方面還是很不錯的,去年又拿了諾貝爾獎經濟學獎」。

什麼意思啊?

這些還沒上社會的學生腦子拐不過彎來,蹲在第一排的記者們可欣喜若狂。

從數碼港的開發權到併購香港電訊,再到長實集團高價接盤盈科數碼的不良資產,大小超人的戲法一直被人垢病,只不過李家在香港勢力太大,能讓各路媒體都三緘其口。

現在有猛龍過江,世界首富撞上前亞洲首富,不撞個石破天驚都對不起觀眾!

??發錯,前後順序搞錯,請先看後一章。

?

????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