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米養百樣人,這話倒是一點也不假。

丈夫在外頭有私生女,擱在哪個女人頭上都受不了,攤上這事的柳莎莎也不例外。可與尋常女人不一樣,等她確定丈夫只把她和她的兒女當成寶,對那個私生女及其母親並放在心上時,轉過身來又逼著他給那個沒見過面的蘇菲成立基金會。

這算什麼事?

換成其他的男人,會對妻子的大度感激涕零。可李家明聽完後打個電話交待托尼照辦,並沒有其它的表示,好像辦了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般。

這事算是過去了,李家明的漠然讓柳莎莎很滿意,不再提這事,更不提讓家父、家母去看看小蘇菲。

心眼真多,對她太了解的李家明暗自好笑,但轉過身便為難楊至遠,哪怕他在FL科技也有巨大利益。

『卓越』聯盟的高端機型將在下一代機型停止採購FL的晶片,改為採購Intel的晶片,給出的解釋是FL的晶片性能滿足不了下一代手機需要。消息一出,FL的股價直線跳水,數天之內跌去近1/4市值。

這是在將軍,楊至遠很清楚李家明想要什麼,但面對有作業系統在手的李家明無可奈何。自iPhone1開始,卓越系統沒有向手機生產商收取過一毛錢專利費,但也沒有與承諾過永遠免費,這就是一把隨時會落下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也正是基於這種威脅,三星和Sony等一干日韓手機商才會想投入IOS的懷抱,以免在能威脅到漢華的時候被擎肘。可是八年的時間差,八年的先發優勢,讓後來者追趕的腳步再快,也無法繞開那些多如牛毛的專利陷阱,尤其是從觸摸屏到電子羅盤等一系列基礎電子原件都在漢華控制之下,更讓所有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商都不得不仰漢華的鼻息。

吃裡扒外!

憤怒的楊至遠在電話里如此指責,接電話的李家明裝作沒聽到,把話筒隨手往桌上一扔,悠閒自地抽起煙來。商業化的社會就這點好,決策者經常會受制於短期利益,更會被公司的股價、市值捆住手腳,也正好給了象他這樣的人太多機會。

話筒里傳來『咚』的一聲卻沒被掛斷,楊至遠用屁股想也知道李家明在幹什麼,卻拿那混蛋一點辦法也沒有。FL是他和李家明出巨資創立的,那傢伙的股份比聯科發、台積電等台資公司還多,但那混蛋不在乎,他又能奈何?

沒辦法讓那混蛋妥協,那就要趕緊想辦法,否則FL的股價還得跌!

深知李家明個性的楊至遠沒辦法了,只好派人去與Kyle協商,想把死馬當活馬醫。當年漢華想遷址,也是一干美籍股東投了否決票,這次拒絕採購FL晶片,同樣會影響到漢華的利益,他們總不能無動於衷吧?

說的有道理,漢華還持有相當數量的Yahoo股票,而Yahoo又是FL的大股東,FL的問題不解決確實會影響到漢華的利益,可這話又得兩說。

得益於電子羅盤的運用與漢華公司推出的漢華地圖,iPhone4一面世便與所有的對手拉開幾個檔次,第二季度銷售額更是突破303.58億美元,凈利潤達到驚人的100.25億美元。這樣的業績,不但讓漢華的股價飈漲,市值突破4500億大關,還讓李家明這位漢華實際上的掌舵者成了真正的上帝,而上帝的旨意是不能違抗的,即使雪莉她們也知道他的決定好像不妥。

在漢華碰了壁,被逼無奈的楊至遠只好來找李家明這個正主。

按漢華的慣例,iPhone4上運用了的新技術,會在明年轉讓給合作夥伴們,在賺取高昂的專利授權費的同時,進一步擠壓非聯盟生產商的生存空間。如果不能搶在他們擴散技術之前達成妥協,FL在高端機型上的市場份額便化為烏有。

過戶即是客,即使兩人齷齪不斷,李家明仍然禮數周全,將搗亂的一雙兒女哄走後,請客人去湖畔的亭子裡喝茶。

湖光山色,小亭古雅,就是遠處呼嘯而過的遊艇太煞風景。

看著李家明優雅地沏茶,楊至遠沒象以前樣調侃一二,反而溫言道:「家明,何不建一座中式的園林?」

「我是要回國的」

農民習氣,楊至遠暗笑,卻勸說道:「建築是凝固的藝術,若是能在加州出現一座完全中式的園林,也是推廣我們的文化。」

沒話找話。

沏好茶的李家明拈起杯子敬茶,卻不接他的話頭,可楊至遠卻想繼續這話題。

「你覺得怎麼樣?」

不怎麼樣,想用同胞之情來拉攏關係不好使,還是大家談生意好。兩個商人,談什麼文化?

這話很嗆人,專程來的楊至遠卻斯文道:「人活著,總不能光為了吃米吧?」

打這種機鋒,李家明已經覺得沒多大意思了,尤其是這種包藏在某種高尚理由之下的機鋒。

「至遠兄,知道什麼叫重劍無鋒嗎?」

這就是威脅了,以楊至遠今時的地位,誰能如此對他?一陣惱怒感油然而生,卻被他壓制下去。與李家明交往這麼多年,他也獲益良多,尤其是對情緒的控制與底線的降低。

「好吧,我們就說實利,把技術擴散到大陸去,對你有什麼好處?你該不會跟我談什麼家國情懷吧?」

沒有,那玩意從一開始,李家明便沒有,但仍然是屁股決定腦袋。

「我坐在那條船上,自然就希望那條船足夠結實足夠大。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吧,一頭大象呆在遠洋輪船上最多是讓人圍觀,要是呆在一條舢板上,你覺得會發生什麼?」

為了避免船沉,只有把大象殺掉扔下進大海!可那純粹是杞人憂天,楊至遠苦口婆心道:「家明,那條船足夠大了!」

也沒有說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確實夠大了,可這事也得兩說。

個人前途要同國家和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確實是宣傳甚至是愚民的口號,但到了那個層次卻是至理名言,否則就解釋不通摩根傾盡所有也要為美國修建巴拿馬運河。母國那條船確實很大了,但坐在那條船上的乘客,誰又不希望它再大一點?

楊至遠沉默了,半晌才道:「沒有商量的餘地?」

拈著茶杯的李家明遠眺著那一片湖光山色,搖搖頭道:「沒有,即使沒有這個原因,也有另外的原因。在這個領域我們已經做到了最大,只能是再往產業上遊走。」

「你不是說社會分工會越來越細嗎?」

沒錯,這是歷史趨勢,但歷史趨不代表會是直線前進,這其中免不了有曲折。退一步說,即使智慧型手機的晶片可以依賴採購,未來的物聯網與人工智慧呢?

又是一陣沉默,最後楊至遠決定了妥協,形勢比人強的時候,也只能妥協一二。

「我的底線:漢華不能進入晶片業,否則我們寧願放棄高端市場!」

李家明皺起了眉頭,狐疑道:「至遠,你不覺得這話有語病嗎?」

「你覺得呢?」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