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自有成功之道,絕不是靠一兩次運氣,普通人就能真正成功。

高橋鄉的黨委書記遊學權,在同僚和領導眼裡,從副書記到鄉長是靠運氣、從鄉長升為書記也可以說是靠運氣。誰讓他是崇鄉李家的長輩,而李家又跟縣裡主要領導關係好,他不步步高升,誰能平步青雲?

然而今年上半年高橋鄉的財政收入,突然從每月幾萬塊,增長為10萬/一月、12萬/二月、直至六月份的24萬,著實讓縣裡的領導們大跌眼鏡。

你要問他什麼經驗,除去那些官樣文章,那就是政府重新開辦企業。李傳林的工廠開始快速發展時,崇鄉的銀子灘、游沅沾了便宜,率先開起了木材加工廠,當時還只當著鄉長的遊學權,也馬上張羅著集資辦廠。

鄉上拿土地入股,再把劃給鄉政府的供銷社店面房,壓給信用社貸了二十萬,又拉攏三個小老闆投了三十萬,再匯聚社會各階層人士的資金,最後政府占了廠子21%的股份、社會各階層占股79%,辦了一個投資上百萬的木材加工廠。

李傳林的廠子大起大落,他們高橋的廠子也跟著起落,好的時候趕緊擴產,最火紅的時候有三四百號工人;差的時候眾人愁眉苦臉,咬著牙齒扛銀行利息。可情況再差的時候,這個大家集資辦起來的廠子也能保本經營,而且還趕上了去年盜砍盜伐的好事,等還清了那三百多萬貸款、股金,財政收入可不就是節節攀高?

哪個私人有這麼多錢?

崇鄉的張衛民、林全保、曾寧生!

社會各階層又是誰?

鄉政府的頭頭腦腦、高橋街上的十幾號生意人,當時的游大鄉長也入了十萬塊錢的股份,股金是從分紅里扣除的。不過,即使是縣紀委的人去問,主事的曾寧生及大股東張衛民、林全保,肯定信誓旦旦地告訴你,游鄉長的股金絕對是現金,而且是向李傳林借的!

扯遠了,隨著華居木業的建築模板暢銷,下面的分廠也日漸紅火,每個月上交的稅費節節攀高。作為分管林業的常委副縣長柳本球兼太陽嶺隧道工程的副總指揮,窮瘋了的柳本球,自然就盯上這三個名義上的分廠、實際上的獨立企業。

縣裡窮啊,看似財政局專帳上撥付完三千萬的預付款後,還有六千多萬的資金,可那是由行署財政局監管的,只能用於工程建設,縣裡面根本支配不了。『人和』製藥與『華居』木業的稅收抵押掉後,全縣的開支就靠林業規費跟罰沒款支撐,就那一個月二三百萬,哪夠用?

眼看著九月份的工資沒著落,原本答應過李家明的柳本球,只好先對宋交更食言,不安排宋小軍進行署,再對李家明食言,將手伸進『大發』竹木加工廠。

「游書記,學權,縣裡難啊!」

「柳縣,你又不分管財稅,操什麼空心?」

「我分管林業!」

那就沒法談嘍,臉色不好看的遊學權開始研究起手裡的茶杯,好象這個普通白瓷杯是金子做的一般。莫看常委副縣長位高權重,鄉里的書記也是土霸王,根本談不上官大一級壓死人。

上次廠里跟家明談好了,買一部分水電站的股份,由上宵、梁段兩個小水電站向廠里供電。供電局的老肖都同意了,結果讓縣裡駁了回來,遊學權在官場上混了十多年,哪不曉得誰在搗鬼?

柳本球也難,他才真是官大半級壓死人。說是不分管財稅,可老丁就能壓著林業系統完成多少財稅任務,最後不還是壓在他這個分管縣長腦袋上?

「要不這樣吧,家明那伢子不是搞了兩個水電站嗎,我讓供電部門開個口子,允許他向你們直接供電,怎麼樣?」

要不是顧著官場規矩,壓抑著怒氣的遊學權真想把手裡的茶潑過去。當縣委常委的人講話不算數,還拿供電的事來做交易,也只有柳本球這種人才做得出來!

「學權,差不多就算了。這事是我不對,等熬過這兩年,我肯定會讓林工站彌補你們的。」

沉默半晌,遊學權還是退讓了,這事真要把曾書記、鍾縣長請進來,自己還是得執行,最多是削了他柳某人的面子。街上的店面剛賣完,就支使張仁全去收個人所得稅,他柳本球為了那條隧道,還有什麼事干不出來?

「以後的事,我們以後講,兩個電站的股份到了手,我們馬上從傳林那獨立出來。」

高橋要是一年多交得兩三百萬,一個月的工資就馬馬虎虎對付得過去!特意進來的柳本球大喜,供電局最多十二月份就不歸縣裡了,關縣裡屁事。

行了,兩位領導終於談妥了,大家又都是崇鄉的老熟人,游書記陪領導聊天,大喜過望的曾寧生連忙去張羅晚飯,回來時又請示道:「柳縣,王賢成正好在以前的黃梅小學搞銀耳基地,喊他一起過來不?」

這段時間一隻眼睛盯著李傳林,一隻眼睛盯著李家明的柳縣長,不解道:「崇鄉不是剛建三個嗎?」

「哪夠哦?家明那伢子有本事,正準備每個村都建,省得一幫伢子、妹子出去打工咧。」

太好了!又是一個財源!

「當然喊他過來,那傢伙以前還是我介紹去傳林那的呢。嘖嘖,剛剛拿了股份,百萬富翁嘍!」

「哎」

剛想著收農業特產稅的柳縣長,一直沒有得到李家明的回應,見李家明的堂阿公也在,趁機先拉盟友。

「學權,你們高橋這兩年,種了幾多香菇、銀耳?」

總算是把電力的事談妥了,遊學權也鬆了口氣,這下廠里能一年少百多兩百萬電費,補那個稅收窟窿也差不多。

「香菇二十萬袋吧?家明那小子顧家,分了崇鄉一百萬袋,輪到我們就少嘍。銀耳幾多,我還真不太清楚,他們擴得太快了。」

以前崇鄉的熊書記如今林業局的熊局長,比以前胖了許多,一邊擦著額頭上的汗,一邊打趣老下級道:「學權,少得了便宜還賣乖,曉得別的鄉鎮幾多不?大段人口最多、地盤最大,都只分到三十萬袋!你這才幾千人?

銀耳比香菇更賺錢,外頭幾個鄉鎮一袋都沒有,全部放崇鄉跟高橋了!」

跟老領導講話,遊學權還是透出幾分親熱,玩笑道:「這怎麼能比?老子是他堂阿公,他要是不給老子面子,老子就讓承萬提他跪著!」

「切,你有那本事?」

笑容滿面的遊學權哪會受這激,自嘲道:「還真沒那本事,家明那伢子爭氣,我要是以大欺小,我耶耶會先提我跪著。

真要講有這本事的人,除了傳林、傳民、承萬他們幾個,柳縣長也能算一個。家明那伢子尊師重道,以前讓王成林、張自禮打罵都是家常便飯,現在看到他們都還是畢恭畢敬的。」

去年『省三好學生』的事,圈子裡幾人不曉?被人明捧暗損的柳縣長暗自苦笑,大家都看重純粹的師生情,或許自己不搶他的東西,那小子能待自己象老師。現在已經不可能嘍,最多是禮節上不讓人講閒話。

「學權,不講這閒話了,提醒你一個事。」

不講就不講了唄,被人擺了一道的遊學權樂呵呵道:「聽領導指示」。

「屁的領導!我還是柳本球,你還是遊學權,當官當得了一時,還能當得了一世?」

人情練達的柳縣長玩笑兩句,指了指熊局長旁邊的朱和平,笑道:「學權,朱卵跟我十幾年的朋友,我有什麼麻煩,他硬著頭皮幫。我有好事,從來不忘記他。朋友就應該相互幫忙,我們都是山里出來的伢子,哪那麼多領導、下屬?」

這倒也是,朋友之間就不能開口閉口領導,否則友情就真成了上下級關係。這位朱副局長,當著林科所所長的輕閒官,卻只要朋友一句話,主動去跳竹器廠那個爛泥坑;換成柳縣長,有機會馬上向領導推薦,把個輕閒單位的輕閒官,拉扯成了林業局的二把手。

可這話遊學權會信?為了一個加分指標,連師生情誼都不顧,真要有事時,又能關照朋友?

「學權,你搞的政府入股、不控股有點意思,我跟蔡老闆彙報的時候提過一嘴。要是有機會,我帶你去彙報彙報,到了你這個位置,想再往上爬,上頭沒人是不行的。」

當官的人,不就是想升官嗎?眼看著能傍上地委大領導,剛才還很生氣的遊學權大喜,感激道:「柳校長,多謝多謝!」

官大一級壓死人,以舊官職相稱,也算是一種變通,理解對方為難之處的柳縣長,笑罵道:「謝個屁!一個老師教出來的,我也怕姜老師講我沒義氣啊。」

「嘿嘿」

這裡都是些熟人,而且都是十幾年的交情,柳縣長也不遮掩。

「學權,光靠一個廠子,成績還不夠顯眼。我跟你講,家明搞的那個銀耳不比香菇,周期短、產量大、價錢還好。以前縣裡答應不收他的農業特產稅,我這當老師的肯定講話算數,但銀耳不行。我在省城買過銀耳,92塊錢/斤!」

媽的,這都什麼人啊?去年害了家明一次,今年又求著他搞貸款,現在就開始過河拆橋了?

遊學權心裡一緊,隨即曉得對方要講什麼了,見辦公室里的人沒有外人,婉拒道:「柳縣,你可能不曉得。崇鄉、高橋的基地都是他們公司跟老表合辦的,以前縣領導都答應過,免他們的稅。現在去收稅,是不是有點不妥?」

「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要是現在不搞大工程,我老柳本球想得罪人?要是跟以前樣,老表就是混口飯吃,我柳本球管都懶得管。

現在他們又不是賺不到錢,家家一年賺萬多,哪有不交稅的道理?錢又不多,8%的稅還高?」

8%的稅確實不高,但對於李家明的公司來說,那就是一年數以十萬計。可這事又攔不住,上面下個文件,鄉政府還不得老老實實落實?

一時間,還達不到柳本球那個層次的遊學權,不知該如何接話。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