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真實,說起來輕巧,做起來卻是異想天開。

李家明坐在山頂的亭子裡思考了一下午,四哥留給他的那個光環被打破了。神仙樣的四哥,其實是一個迂腐的人,或者說是不合時宜的人。也就是因為他天資聰穎,能靠著讀書出人頭地,否則不過是鄉間一不合群的老實人。

醒過神來時,四哥早已下山,山頂只剩下李家明一人。看著山下用金錢堆起來的一片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如果不是遊人三三兩兩,仿佛是走進了歷史裡一般,他便有種改天換地的感覺。如果不是他的成功,在這偏遠的大山里,哪來眼前這一片繁華?

名聲這東西靠的是宣傳,其實是吹捧。

好山、好水、風光這邊獨好,加上世界首富、著名經濟學家的光環,湯里度假山莊已經具備成為頂級會所的潛質。等到閒下來時,以漢華的名義搞個網際網路論壇,邀請各國網際網路業的巨頭們來泡幾天溫泉、打幾天嘴皮官司,這裡想不名揚天下都難。

不難預想,只要自己能繼續輝煌幾十年,這裡始終處於媒體的聚焦之下幾十年,這兒便能成為一座文化名山,受到世人的追捧、後人的追憶。對於老家這樣的山區小縣來說,即使目前的產業都衰敗了,只要境內有座文化名山,都足以讓老鄉們受益無窮。

這才是自己要做的,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雖然被人嘲弄為沐猴而冠的淺薄,但那只是官修歷史裡的評價。隔壁縣的張勳被官修歷史貶得一無是處,然而人家辭世時不但政界聞人和文化名流紛紛致電哀輓,而且靈柩運回老家安葬時無數贛籍百姓自發相送,那才叫公道自在人心。

正當李家明在亭外踱著步,琢磨著在這建一座氣勢恢宏的漢式大殿,便於日後召集商界領袖們來個絕頂論道,他的髮小兼馬仔毛伢小來了。這位省城商圈赫赫有名的毛爺是個極會鑽營的人,毛砣他們稍有點實力便想著自立,他是唯恐別人不知道鼎鼎大名的李家明是他們老大、兄弟。

「哦,你來了,去坐在那,讓我看看。嗯,到那去,面向南邊,南邊,那邊。」

這位特意來巴結的髮小已經身家億萬,被人支使沒有一點不滿,反而為能被支使非常自得。他不比毛砣他們,他知道自己的斤兩,離開了這位老大、遠房表弟,他毛伢連個屁都不是。

終於完了,上躥下跳一番的毛伢才好奇道:「家明,你這是想拍戲?」

「拍鬼,帶了煙嗎?」

「必須的!」

毛伢連忙敬煙點火,又接過李家明手裡的空煙盒揣進自己西裝兜里,繼續道:「家明,你剛才幹嘛?」

「哦,我想在這建個大殿,仿古的」。

李家明噴了口煙,把剛才的想法說了說,讓這位來巴結老大的毛伢不禁暗暗叫苦。這想法是好,但實現起來太難,這是真正的山區不是廬山那樣的平原上一座山。

最大的問題是交通,即使現在通了高速公路,但從三個省城到縣城最少要一個小時,縣城到這還要一個小時。

按老大的設想修個支線機場?

一年用半個月,機場如何維持?

然而,毛伢沒有絲毫猶豫便贊同了,還湊趣道:「那得再修個索道,省得客人們爬上來。」

「嗯,有道理。想爬山的爬山,不想爬的坐纜車。還有,在這邊修條路過去,把大段的丹霞山跟這邊連起來,形成一個整的景區。」

放著原有的公路不走,在這大山里修條新路,而且是要上檔次的高等級公路?看著這蒼茫群山,想起那一個個造價動輒上億的隧道,毛伢更是額頭冒汗。要按家明這樣搞法子,估計全縣的財政全部扔進來都冒不起幾個泡泡。

然而,毛伢仍然馬屁如潮道:「要的,還是你有氣魄!」

這馬屁拍得好,正高興的李家明也沒腦袋發熱,而是大略估摸了一下,肯定道:「呵呵,有時間去跟老黃他們聊聊,把旅遊公司二次抵押出去,財政再補貼一點,應該差不多能修成。」

此話一出,本就額頭冒汗的毛伢的馬屁拍不下去了。

幾年前,他們一伙人想搭老大搞旅遊的順風船,把大夥的大半家當扔進旅遊公司。可事與願違,基礎設施是建得差不多了,但期望中的遊客潮卻未能到來,賺的錢保持公司正常運營都夠嗆。要是把本就微利經營的旅遊公司抵押出去承擔利息,本就高負債擴張的他們,不死都得脫層皮。

可是,想抱金大腿,就要跟著老大走!

當年毛伢他們偷奸耍滑,結果賺大錢的食用菌,他們連根毛都沒分到。莫看他們生意灘子鋪得大,要論賺錢還是曾春他們幾個搞香菇的,要是有風險的事他們再溜,家明會怎麼看?

「要的,你怎麼講我們怎麼做。」

饒是毛伢也是場面人了,李家明仍然看出他的不對,笑罵道:「想做大事就要有大心臟,小肚雞腸是做不成事的。要沉得住氣,熬過最難的時候就好了。」

「是是,我們哪有你那本事?」

「馬屁精!」

馬屁精就馬屁精,毛伢算是想明白了。反正這老大有的是錢,實在出了問題,以他要面子的性子,還不會拿筆錢出來兜底?

那可不會,商業運作就要依著商業規則來,哪有包賺不賠的事?等兩人下了山,把同在這度假的游小紅叫過來商量時,李家明便明確了他不會幹那蠢事。

「那幹不成」,在鄰近縣區兜兜轉轉就是沒辦法升正處的游小紅,乾淨利索地給表弟澆了盆冷水。幾年前,縣裡聽家明的搞旅遊業,場面鋪得很大但效果幾乎沒有,要不是大筆的資金已經投下去,縣裡的財政情況又非常好,早被縣委縣政府下馬了。

經過這麼一遭,游小紅她們這些職業官員算是看清了,不管上級政府如何把旅遊業抬得如何高,搞不出自己的特色終究是一場空。用時髦的話來說,那便是同質化!

本地有什麼?

一個水庫、一片規模不大的丹霞地貌,這樣條件的地方多得是,外地遊客憑什麼千里迢迢來這遊玩?沒有外地遊客來消費,僅靠周邊縣市的人口,撐得起一個完整的產業?

「紅姐,眼光要長遠。」

講得好聽,你是錢多得花不完,別人也跟你一樣?

一直升不上去的游小紅知道問題出在哪,對表弟不願幫忙也沒什麼怨氣,但眼看著他腦袋發熱,也不禁話音變重。

「你算過嗎?投資上百億,一年能賺幾多,幾多年能收回成本?當年為了修太陽嶺的隧道,縣裡都要勒緊褲帶三四年,這一修就是十幾個隧道還有公路!」

話從當官的表姐嘴裡說出來,落在以經濟學家自詡的李家明耳朵里,不禁分辯道:「財稅本就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你信不?」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