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安邑城下,楊崢喃喃自語道。

變化太多的一方,反而會先出現混亂。

十幾萬的大軍,不可能做到如臂指使的地步。

古代行軍打仗,能約束士卒朝一個方向走,就算是強軍了。

所以古代大戰,大部分都是平平無奇的相互對壘,以靜制動,直到一方內部出現變化,先犯錯,然後找准弱點,一擊致命。

更何況楊崢麾下還有五萬敢死營,數萬義從。

如果自己不在軍中,這些人肯定先自亂陣腳。

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而非自己變來變去,給敵人取勝的機會。

衛瓘的虛虛實實之計,楊崢沒有完全聽從。

而是直接率兵一頭扎進敵方所謂的「陷阱」之中。

陰謀詭計只可為輔,不可為主!

真正決勝的還是雙方的硬實力。

不過,安邑城著實堅固,楊崢令敢死營勐攻了十幾次,都沒有拿下,反而死傷近萬人。

只能頓兵城下,休養士卒,靜待其他戰場的消息。

等到的第一個消息是陳騫攻破華陰,進入關中。

第二個消息是杜預挺進中原。

第三個消息是馬隆聚攏漠北諸部,六七萬人馬突入河北。

心中對這場大戰的最後結果也就心中有數了。

關中張特和魯芝,長安有數萬人馬,城中幾十萬百姓,陳騫五六萬人馬想要攻破,難如登天。

且關中塢堡密布,到處是府兵,和組織起來的青壯,陳騫占不到好處。

馬隆、杜預隨便一人有所斬獲,都能動搖前線的晉軍。

所以楊崢選擇觀望和等待。

期間,龐會還來了幾份奏表,假惺惺的問安。

楊崢也一一回信,讓他堅守稷山。

龐會最大的作用,就是讓秦軍不必與晉軍在蒲坂大戰。

也間接促成了河東大戰。

煌武三年八月初九,金風萬里。

終於等到杜預攻破許昌的消息。

整個安邑城下歡聲雷動。

許昌是曹魏舊都,對士氣的影響可想而知。

其後,馬隆率部勐攻孟津的消息傳來,楊崢知道這場大戰,自己贏了一半,真正的決戰也即將到來。

再拖下去,就是對大秦有利了。

萬一杜預在許昌站住了腳,或者馬隆攻破孟津,司馬炎的半條命也就去了。

果然,大河之南的十幾萬晉軍動了,浩浩蕩蕩向安邑而來。

東垣的劉弘也動了。

龐會也蠢蠢欲動。

整個河東的晉軍超過二十萬。

楊崢也從蒲坂調來三萬精銳中軍,安邑城下秦軍也有十二萬。

「三路人馬,北路龐會居高臨下,威脅我軍背後,實力最弱,當先除之!」衛瓘拱手道。

「屬下只需五千人馬,便可提龐會人頭來獻!」劉珩一向跟龐會不對付。

不過五千人馬對龐會一萬人有些懸。

龐會打仗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急什麼?我們先斬了龐會,萬一嚇跑了司馬炎豈不是白白辛苦了這麼長時間?」楊崢笑道。

也正如楊崢所言,司馬炎進兵極為謹慎。

走一天,停一天,修建營壘,步步為營,廣撒斥候,哨探整個河東。

進兵極為緩慢。

仿佛被圍的不是秦軍,而是他們。

劉弘也是如此,在外圍游弋,幾乎與司馬炎一樣緩慢。

秦軍的野戰能力讓他們大為忌憚。

「既然賊軍如此緩慢,陛下不妨率軍南下,勐攻司馬炎!」楊濟建議道。

楊崢也想各個擊破,但司馬炎實在太謹慎了。

根本找不到機會。

而且自己大軍一動,龐會、唐彬、劉弘或是跟在後面,或是攻打秦軍大營,那畫面實在不敢想像……

與其勞心勞力,還不如休整士卒,蓄養馬力,以逸待勞。

時間是站在自己這一邊的。

八月十九,司馬炎終於慢悠悠的抵達戰場。

十幾萬人,加上數萬青壯,推著幾萬架鹿角就上來了,那場面讓楊崢一陣發懵。

仿佛烏龜背著自己的殼,還是帶刺的那種。

層層疊疊,如潮水般湧來。

一上來就沿河挖土伐木,構建營壘,一如司馬昭圍死諸葛誕一般,深溝高壘,壘上重圍。

楊崢苦笑不已。

這麼圍攻簡直讓人笑掉大牙。

不過話又說回來,司馬炎這麼搞的確有些用處。

望著一層層如犬牙般交錯的鹿角,楊崢實在提不起強攻的興趣。

幾次讓敢死營衝擊,收效甚微。

留下千多具屍體。

晉軍被孫皓喂了兩口,戰力有所增長。

秦軍不攻,晉軍也不攻,就這麼圍著,從南邊挖到西邊。

楊崢幾次派人去下戰書,司馬炎都無動於衷。

衛瓘道:「司馬炎這是要憑國力來消耗我們!」

晉軍近二十萬,秦軍十二萬,看上去消耗比晉軍小。

然而,秦軍遠道而來,十二萬大軍,戰馬就有六七萬匹,一匹戰馬的消耗抵得上四五名士卒。

而且安邑距離洛陽近,司馬炎的糧草輸送過來也近一些。

忽一日,楊崢當機立斷道:「退兵!」

安邑這片戰場對自己太不利了。

本身就是個盆地。

南有司馬炎深溝高壘,東有安邑堅城。

若司馬炎願意野戰決出勝負,楊崢也就忍了,但司馬炎卻深得司馬家猥瑣之精髓。

上來就挖土,玩圍攻壽春那一套,讓楊崢完全找不到機會。

眾將皆是一怔。

「末將願率一軍突襲司馬炎大營,若不勝,提頭來見!」蒙虓拱手道。

「末將願同去!」文鴦站了出來。

馬循、劉珩、楊濟、文虎等將也站出來請命。

衛瓘道:「我軍退兵,晉軍趁後,首尾失聯,豈不自亂陣腳?」

十幾萬大軍,一旦後退,人馬必然混亂,到時候都想跑,人心自亂。

歷史上淝水大戰,苻堅自作聰明的後撤,幾十萬人馬混亂,被東晉軍抓住機會,一戰而破後秦八十萬大軍,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剛好,現在也是一個秦國和晉國。

楊崢的秦國不如苻堅的秦國,司馬炎的晉國比東晉強不少。

還有龐會這個二五仔,淝水大戰的所有要素都湊齊了。

仗肯定不能這麼打。

「退兵,諸位勿多言也!」楊崢笑道。

衛瓘似乎發現端倪,不再多言。

文鴦、蒙虓、馬循等將也看出了什麼。

只有劉珩大吼大叫,「為何退兵?為何退兵?」

楊崢懶得理他,「把這廝叉下去!」

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走,道理就這麼簡單,沒必要死磕。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我想打,天王老子都攔不住,我不想打,天王老子也留不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