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擅治國,六出祁山而無功,一生從無大勝,何以位列武廟?」杜寬、張斅等文人更想把諸葛亮拉入自己的陣營。

衛瓘道:「猇亭之敗,蜀漢精銳盡失,危在旦夕,孔明收拾山河,重振旗鼓,以蜀國一州之力,進伐大國,逼司馬懿固守而不敢出,何為大勝?」

諸葛亮治國的才能無人質疑。

但戰績上有人說三道四,楊崢記得後世也是如此。

若是看看諸葛亮的對手,就不會有這個質疑了。

曹真、張郃、司馬懿,全都是名震天下的人物。

前兩個只能算是名將,但後面的司馬懿可不是普通人物,一生十戰,七勝兩平一敗,做人又忍又穩,出手狠、准、毒辣。

只在諸葛亮手中兩平一敗。

再換個參照物,郭淮一生戰功赫赫,單獨面對諸葛亮時,被打的丟盔卸甲。

「諸葛孔明既入文廟,也入武廟!」楊崢一錘定音。

放眼華夏,比他會打的,沒有他的治國之能,比他會治國的,沒他品行高。

尤其是經歷了司馬家一系列的騷操作之後,華夏需要一個精神楷模。

司馬家三代經營,處心積慮,諸葛亮大權在手,卻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完全對得起歷代對他的褒揚。

而司馬家造成的秩序崩壞,以及道德滑坡,信任危機,對華夏貽害無窮。

楊崢一句話就結束了爭論。

李密、陳壽一干蜀中官員大喜。

文廟六十四人,武廟也是六十四人。

人選確定之後,楊崢帶著文武百官前去拜祭。

禁衛在前開道,鑼鼓居中隨行,旌旗如雲,車駕如河。

文武百官異常肅穆。

楊崢也是穿上了全身行頭,玉制十二旒,錦繡玄色冕服,蔽膝、佩綬、赤舄,僵硬的坐在六匹白馬拉動的御輦上。

楊崢一絲不苟的完成所有儀式。

越是隆重,就越能體現大秦對二廟的重視。

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憐的,但一個忘記英雄的民族更為可悲。

弄完一切之後,楊崢還下令編纂《邪佞錄》,從春秋時的伯嚭、易牙,到郭開、趙高、中行說,再到王莽、董卓、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賈充、王沉、成濟等等。

將他們徹底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其中溫縣司馬氏、平陽賈氏兩族被定為「醜類」,只要大秦存在一日,這兩族便要受天下人唾罵一天。

司馬防和賈逵被牽連著遭受無妄之災。

不過沒辦法,誰叫他們生出這樣的後代?

百姓聽了這麼多年的評書,對司馬家和賈充恨之入骨,每年三月十五驚蟄日,也就是《邪佞錄》問世的那一天,會成群結隊的唾罵司馬家、賈充的跪像。

而這一天,也逐漸變成了大秦的習俗,被百姓稱作「去邪節」。

這一招才是真正擊在士族的軟肋上。

士族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勢力,除了土地人口,還有數代經營的名聲。

一個大士族的形成,首先是出了大人物。

荀氏是荀子後人,其後除了荀氏三傑,接著荀氏八龍。

太原王氏出了王允、王凌、王昶,東海王氏出了王朗、王肅,琅琊王氏出了王祥,歷史上又出王導、王敦……

諸葛氏、羊氏、杜氏、韋氏全都是如此。

士族與名聲捆綁在一起。

有了《邪佞錄》,朝廷就相當於捏著士族的命根子,是制約士族非常有效的手段。

名聲臭了,也就意味著在大秦混不下去了。

有鎮撫司的錦衣衛在,士族在楊崢面前根本沒有秘密。

即便士族潔身自好、守身如玉,也經不起錦衣衛的秘密探查,除非他們能不圈禁人口,隱瞞土地,老老實實的交稅。

他們若能這麼自覺,也就不是士族豪強了,對大秦也就沒有什麼威脅了。

《邪佞錄》一出來,效果比文武二廟還要震撼。

文武廟是上限,《邪佞錄》則是下限。

進不了文武二廟沒關係,沒什麼損失,畢竟能進去的都不是尋常人。

但若是進了《邪佞錄》,子孫後代跟著遭殃……

而且楊崢還把《邪佞錄》作成告示,讓宣義掾每天大街小巷的念,有刊印數千本,送往全國各郡各縣。

士族豪強混了這麼多年,又奸又狡,一眼就看出《邪佞錄》針對的是誰。

最先扛不住的是潁川士族,許昌名義上還是東吳土地,一直嚷嚷著要投降,楊崢沒接受。

《邪佞錄》一出來,全都慫了。

尤其是荀家,百多年的名聲,若是進去一人,上對不起祖宗,下連累子孫……

據說已經快七十的荀顗嚇得臥床不起,鄭沖非常識相的病逝了……

這兩人當年沒少給司馬家出主意。

潁川各地不敢再提任何條件,直接扯下吳國旗子,換上秦國大旗。

大小士族豪強十一家,乖乖的拖家帶口,遷入關中。

中原士族最難啃的一塊骨頭啃下了。

河北士族、山東士族更是服服帖帖,前所未有的恭順,族中青年才俊全都送入大興,家中奴僕、田地也乖乖的登記造冊。

不過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大士族對名聲看得重,中小豪強則無所謂,繼續我行我素。

沒有大士族帶頭,中小豪強還不是砧板上的魚肉?

楊崢也不著急,有太多的手段對付他們了,他們也沒資格上《邪佞錄》光宗耀祖。

秦法、酷吏、鎮撫司,總有一款適合他們。

文武二廟和《邪佞錄》出來後,大秦朝堂上的風氣明顯變得積極向上。

有追求的人兢兢業業,沒追求的也不敢太墮落。

「可喜可賀,潁川乃中原腹心之地,兵不血刃而入大秦!」衛瓘喜道。

潁川士族遷入關中,代表魏晉時期最重要的一支政治力量向大秦屈服了。

這是一次階段性的勝利。

「對了,江東形勢如何?」鍾會陸抗知道輕重,沒打起來,讓人挺掃興的。

也不知道孫皓進展的怎麼樣了。

「建業傳回的消息,孫皓已經跟孫家人搭上了,聚集不少江東豪強,不過吳國大司馬陸凱按兵不動,建業還算風平浪靜。」趙阿七道。

「陸凱……」楊崢微微一嘆,「江東還是有人,外有陸抗,內有陸凱,支撐吳國不倒。」

陸凱作為士族魁首,恰好能平衡江東各大勢力,只要他不動,江東亂不起來。

不過孫皓也不是泛泛之輩,作死的水平一流,絕不甘心當鍾會的傀儡。

剩下的就看他能不能掀起風浪了。

楊崢異常期待。

然而當天下午江東就傳回一道極具衝擊力的消息:陸凱遇刺身亡……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