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滔滔,風煙平闊,黃鶴樓樓上樓下,仍有不少風流名士的墨跡詞章。

唯因黃鶴樓下的街道上,市販聚集,叫賣喧囂,充斥著一股魚蝦腥味和其他雞鴨犬豕的氣味,髒污滿地,本來恁地詩意的黃鶴樓,已經面目全非。

不過販夫、商賈們都知道,慕名而來此的人,未必旨在遊覽風景,乘機還可以逛逛市集。連同煙花女子,也停舟江上,簫招琴撫,陪客侑酒。

李忘塵圓臉笑面,雙手空空,一身白衫,看上去是個極好親近的富家公子,漫步來到了黃鶴樓遊覽風景名勝。

周圍人看他衣著不凡、氣質華貴,都湊了上來,多作招呼。

有人要他去看看古玩字畫,有人要他去瞅瞅美人舞姬,有人邀請他聽聽婉轉蕭琴,李忘塵本來覺得很有趣,忽然目光移動,被某處吸引了注意。

他不管不顧,卻去往了街頭一處好大的空地,那裡一群人圍攏成圓圈,發出陣陣驚呼,交頭接耳,顯然是一夥賣藝者。李忘塵擠了進去,湊熱鬧般看了兩眼,只見裡面一個年輕人正在翻騰起跳,整個人影影綽綽,許久也不停歇,另一個年輕人坐在一旁,吱吱呀呀地拉著二胡,傳來悠長婉轉的曲聲,嘴裡相伴清喝,咿咿呀呀,聲曠氣足。

旁邊的人大叫道,「三百二十一,三百二十二……」聽起來,似乎在說那翻跟頭的年輕人,已連翻三百多個跟頭了。

而李忘塵一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他們都是武功不俗之輩。

那個拉二胡、唱曲子的,將一些武功手法,運用到了吹拉彈唱上面。

二胡的聲音本來悽厲慘澹,但是到了這年輕人手中,卻似乎能冒出一些鏗鏘有力、遼闊悠遠的意境,令人直覺看到了天高海闊,心胸中許多不平之氣頓去。

他的歌聲更是清亮透徹,宛若山呼海嘯一般,意境開闊,曲風雄渾,驟然撲來,有排山倒海的氣派,令人不自覺受其吸引。

仔細一聽,詞是蘇學士的「大江東去」。

常人都是用鐵板琵琶彈唱,方能迎合此詞浩大,但這人居然用悽厲二胡伴唱,也真是頭一回了。

這自然是內功深厚、招式純熟的象徵,但若不曾真正學過樂理,深知深諳世情,也絕對無有這樣一番演繹。

而前方那翻跟頭的年輕人,則在樂曲歌聲之中繼續翻跟頭,整個人好似已停不下來,身影翻飛騰躍,令人難以想像他到底何來的精力。旁邊的人嘴巴連動,三百四十三、三百四十四一路念了下去,念得口乾舌燥,數都數得累了,他的動作卻還是一如既往地穩定而標準,呼呼呼呼風聲不住,令人心驚。

李忘塵目光一動,瞧見旁邊有個木板,上面用毛筆寫著「此處請賞」四個大字,字跡居然也是龍飛鳳舞、神采內蘊,乃是極為出色的一手好字。

木板下擺著個鐵盤子,裡面有三三兩兩的一堆銅板。

嘿,哪有這樣賣藝的?李忘塵忽然明白了,忍不住笑了笑。

通常的賣藝,是表演者先整個「彩行」,即開門見山的一套功夫,但卻止步於此,之後告一段落,由小童過來納錢。須得交上幾文錢幣,再令賣藝者說上幾句漂亮話語,方能繼續下去。

銆愭帹鑽愪笅錛屽挭鍜槄璇昏拷涔︾湡鐨勫ソ鐢紝榪欓噷涓嬭澆澶y鍘誨揩鍙互璇曡瘯鍚c傘/p>

這般你來我往,賣藝者的身份自然放得極低,但卻往往能收穫頗豐。

而似這兩個年輕人的作為,卻全然是另一套了。

李忘塵試著上前交去一錠銀子,周圍人傳來驚呼,都以變化的目光審視這位圓臉公子。但賣藝的兩人目光只是一動,看了銀子一眼,彼此動作卻絲毫不停,歌繼續唱,跟頭繼續翻,顯然並未被銀錢打動的痕跡,也更沒有停下來給金主感謝的意思。

這下明了了,原來是兩個心高氣傲的年輕人,估計是和自己有了一番處境,但是自己能放下心理負擔去偷錢啊不對,是拿錢,他們卻寧願靠本事過活。

不過現在看來,這思路似乎遇到了障礙。

兩人不可否認的有真本事。

但老實說,再好聽的歌曲,若唱歌著曲的是個男人漢子,聽多了也就膩了;再令人驚嘆的跟頭,若一直就是這樣單調的翻跟頭,見久了也就無趣了。

兩人邊上時時圍攏著許多人,但人們來來往往,甚少有停駐下來久觀者,其中願意交錢的就更少了。

一看李忘塵這麼個一號金主、榜一大哥都未曾得到什麼禮遇,其他人更不願意交錢,反正交錢也是看,不交錢也是看,那麼為何要多費些禮金嗎?

大宋雖是富庶,也實在沒有那樣多有錢的閒人。

除了李忘塵。

他人來來去去,只有李忘塵一直圍攏在這兩個賣藝人的身邊,蹲著看他們的賣藝。歌曲從鏗鏘有力的「大江東去浪淘盡」,變作纏綿哀怨的「楊柳岸,曉風殘月」,二胡曲風一變,淒悽慘慘,給人迷離幻夢的感受,許多旁人一聽,都忍不住落下淚來。

但眼淚可以去,銀子是萬萬掏不出來的。

只有李忘塵在掏銀子,他是看了一會兒,就伸手掏出一錠銀子,又看一會兒,就又掏出一錠銀子。

若有人特別注意到,會發現他每兩次掏出銀子相隔的時間,其實都差不多。

就這樣,銀子在鐵盤子裡堆碼起來,化作了一座小山,普通賣藝者若能得到這樣一筆錢財,只怕一年半載都不愁吃穿,可是兩個賣藝者還是不搭理李忘塵。

如此一般,三個人直耗了許久,那翻跟頭的似乎已翻過了數千之數,直往上萬數值翻去,那唱曲的曲風數變乃至於數十變,無一重複,足見其底蘊深厚。

李忘塵當然也繼續掏銀子。

在旁人眼中,似乎能從這無聲無息的動作里,看出一點火氣。

好像李忘塵在炫耀自己的銀子,只等待著對方給自己一個回應。

又好像那翻跟頭的、賣唱的,在使勁表現出自己的技藝,似有自覺已足夠對得起這銀子,絕對不需要再做多餘的關聯之意。

這下人卻圍攏得更多了,一圈一圈,一層一層,一時間水泄不通。若說賣唱賣藝,這本就是黃鶴樓下的常事,就是鬥氣賭性,也算江湖上的不少見的事情,但像他們這樣拿真本事、真銀錢較勁的,卻可算是少之又少了。

誰不願意看看這樣的熱鬧?

如此曠日時久,本來李忘塵出來的時候,還是清晨時分,黃鶴樓蒙著一層淡淡的暮靄,伸手一抓似乎能抓到清清淡淡散散的水汽。但他們這下一僵持,一路便直到正午時分,陽光明媚。

周圍也有許多人被李忘塵所帶動,多多少少施捨了一些銀子,再加上此前李忘塵所贈,那盤子滿滿當當,眼看要裝不下了。

忽然,遠處有敲鑼打鼓的聲音響起。

伴隨著這聲音,一群大漢來到了黃鶴樓下的空地,只見他們個個五大三粗,上身赤裸,在旁邊擺開了種種器具,刀槍棍棒不一而足。在大漢身邊,還有兩個粗壯的婦人,手牽幾隻小馬猴,戴著面具,脖子上纏繞著細細的鎖鏈,玩弄花巧。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

其實稱呼他們是人,已實在有些殘忍。

這些人要麼是沒了手,要麼是沒有了腳,要麼是一手一腳,要麼是只有一手或只有一腳。

還有個是手腳都沒有了,被埋在個三尺大小的瓮中,張開嘴巴,啞啞作聲,竟然是連舌頭也沒有了,令人看了心酸。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恐怖的,比如兩個背部粘在一起、不分彼此的,身體四肢完好,但是整張臉五官都擠在一起的,看起來都十分恐怖可怕。

顯然,這些人也是前來賣藝者。

世上本就有許許多多走馬賣藝,為求賺足噱頭,便請了殘疾、畸形、怪胎者,平日訓練各種花巧功夫,表演時令人驚嘆憐惜。

黃鶴樓本來就是風景名勝,熙來攘往之人極多,是賣藝的好場所。而他們占據黃鶴樓下,已有多年,向來能賺得盆滿缽滿。

但今日卻不一樣,他們表演許久,所得客人不過平日十之一二,畢竟就算再怪胎,看了許久也膩了。

立刻有些著急。

為首的悄悄給旁邊漢子使了個眼色,自己這方的動作不變,繼續遛小猴,耍雜技。那漢子暗暗點頭,偷偷溜到了這邊圈子的位置,撿了塊小石子藏在手心,狀似無心地看了兩眼,手一抖,飛石暗出,已朝著翻跟頭的小伙子投擲出去。

這等江湖賣藝的,多半有些功夫在身,這漢子一手暗器功夫,向來自得,投出來的飛石不但迅捷隱蔽,能令人分辨不出來源,勁力更大得出奇。

這是壓箱底的功夫,平日沒有表演過,他也不怕被人發現是自己下手。

但今天絕對不一樣。

在他發出飛石的時候,李忘塵已有所察覺。更不只是有所察覺,就在一念之間,他已經清楚是誰出的手,出手人的武功如何,瞄準的是誰,目的是什麼。

屈指一彈,一縷指風撞上了空中的飛石。

噼啪一聲,石子落在地上。

同時,那翻跟頭的,唱曲的,都停了下來,李忘塵也跟著轉過頭去,三個人一同看向圈子外的漢子,那漢子給他們看得嚇了一跳。又互相對視了一眼,忽然相視一笑。

李忘塵笑道,「現在知道停下來了?」

翻跟頭的抓抓腦袋,苦笑道,「一個人若是惹嫌了,當然是該停下想想。」

他和李忘塵裝扮的宋虛容貌類似,是張娃娃臉,但是更帥氣幾分,眉眼溫暖,有些多情種子的味道。待到站直了身子,才發現腰間配著柄奇形怪狀的劍。

這劍的奇怪之處在於劍柄,劍柄占據整把劍的三分之一,形狀居然是彎彎如月的。

旁人此前看他和李忘塵賭氣,一路連番數千個跟頭不停,都以為他必然是個桀驁不馴的性子,但現在只見他笑容和煦,似乎比天上太陽更能暖心,與想像中大相逕庭。

那唱曲子的則站了起來,揚了揚眉,朝著遠處漢子喊,「小哥,你過來說說話,我們是得罪你了,但是你剛才出手有些毒辣過分了些,你給我們道個歉吧?我們肯定會原諒你的。」

這人說話更給人奇怪印象,好像是什麼都不在乎,被人暗算了也當沒事兒發生,又好像是要遵循某種規矩,非要對方過來道個歉。

那漢子一見,哪裡敢過來,一溜煙兒的轉頭就跑。

他到底沒有犯蠢,也不跑到自己人那邊去,而是鑽進旁邊的小巷子裡,顯然是熟悉周邊地形。

唱曲子的一怔,正要上前追擊。

李忘塵卻伸手攔住了他,低聲道,「你別當個莽撞人,須知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今日事情不宜鬧大。」

朝著另一邊賣藝的場地使了個眼色。

那翻跟頭的已順著他的目光看向了旁邊同行的場地,一看之下,首先先把目光停留在那群畸形的可憐人身上,看那些斷手斷腳觸目驚心的各處,露出憐憫痛心的神色,但是不久之後目光慢慢變得凝聚起來,似乎發現了什麼不對。

李忘塵低聲道,「他們的手腳都是被人斬斷的——你們都會刀劍,應當一眼就能看出。」

那翻跟頭的還補充道,「那舌頭也是被割斷的!」

他說到這裡,臉上的笑容也消失了,嘴唇緊抿,手指都不禁顫抖起來。

唱曲子的一下大驚,「怎麼會這麼慘,難道他們全家都遭了兵禍,又或者被流寇所傷?」立即又覺得不對,「但又怎麼會弄成發育不良的模樣,只有三尺來高?」

李忘塵冷聲道,「這裡面當然有貓膩,但小不忍則亂大謀,現在發作無用,等待時機把。」

唱曲子的看了那邊賣藝的半眼,忽然強行收回目光,點了點頭,「你說得對。」

忽然展顏一笑,伸手抄起地上的盤子,端得穩穩噹噹,「今天賺錢了,我就請你吃飯吧。說,你想吃什麼,我都請你。」

一副闊綽氣派的模樣,仿佛渾然不知這錢其實都是李忘塵的一般。

李忘塵啞然失笑,只好點頭應道。

三人就這麼相伴離開此地,不必在旁人目光下言談,並且在路上通報了姓名。

那唱曲的名叫郭大路,那翻跟頭的則是王小石。

他們號稱「大路小石」,都是剛出來行走江湖的人物,一同想要去京城闖蕩一番。但和李忘塵一般,因路上扶貧濟弱,將盤纏用光,所以出來賣藝。

三人相談甚歡,和常人想像中的鬥氣賭性並不一樣。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鬥氣。

李忘塵之所以不斷拿出銀子,是看出兩人英雄好漢,缺錢卻沒有胡亂作為,因此深深佩服,而且翻跟頭要的體力武功、唱曲賣歌要的修養內力,都是真功夫,他暗自以自己心中的標準拿出一份一份銀子,是真心實意覺得兩人的表演就值得這個價位。

兩人則不斷賣力,更是因得遇知己,覺得要拿出最好狀態,為李忘塵呈現,不朝著他看上一眼,也是出於對於這個職業、這場表演的敬重而已,不願意破壞狀態。

如此其樂融融地一番交談,三人大有相見恨晚的意思。

李忘塵當然拿出了宋虛的名頭,並且注意到了江湖令系統的兩個提示音。

他知道這兩人的名號。

的郭大路,的王小石。沒想到這兩人居然遇到了一起,搭夥成了個組合。

郭大路是十點點數,加上一枚青銅令牌。

王小石則是二十點點數,加上一枚青銅令牌。

王小石拿著寫了字的木板鼓搗,李忘塵見他小心翼翼地將上面的字跡一下一下抹去,忍不住好奇道,「他這是在幹嘛?」

郭大路哂笑道,「嗨,小石頭練了一手好字,可珍貴得呢。我叫他寫在木板上,他先不同意,後來被我軟磨硬泡說動了。又道賺足了去京城的費用,就要把字都給抹掉,這就有點自命不凡的文人酸味了。」

「才不是文人酸味。」王小石搖頭嘆氣,「大路,我只是覺得虧待了他。」

李忘塵愣了一愣,「——『他』是誰?」

郭大路笑道,「還能是誰啊?」他指了指那木板,「當然是那些字了,小石頭以為那些字是活著的呢。」

王小石固執地道,「誰能說不是呢?萬物有靈,我練他們多久才將他們練出來啊,現在為了失意生活而將他們請動,任人賤賞,真是虧待了幾位仁兄,哎……」說到最後,更是長長嘆了口氣。

李忘塵忽然道,「為什麼虧待了?」

小石頭呆了一呆,好像沒想過這問題。

李忘塵指了指那木板,「如果你的虧待是指這木板的話,木板也是一位仁兄,與你的字相得益彰。我剛才看了,你的字跡跟隨著木板的紋路而動,行雲流水,師法自然,是難得一見的好書,但這絕非你的功勞,若無這製作木板的木匠,其紋路不斷、起伏如雲,你焉能順勢而動、乘勢而行?書法是你的仁兄,木板是木匠的仁兄,你貴書法而輕木板,豈非是文人酸味?」

小石頭呆了一呆,仔細琢磨一番,道,「是這個道理。」

又低頭一看手中的木板,叫了一聲,「哎呀,我這豈非大大地得罪了兩位仁兄?他們親密無間,我卻非得令拆散他們,真是罪過,罪過!」臉上露出後悔不已的神色,簡直恨不得時光倒流。

李忘塵哈哈大笑,「小石頭剛出這個牛角尖,又入那個牛角尖,我勸你還是別糾結了。人生在世,不必追不可得,不必悔前塵事——我看還是先點菜吧。」

王小石呆了一呆,抬頭一看,聞到了香氣,這才知三人已到了酒肆飯館。chaptere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