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點多,拖著疲憊的肚子回到了電視台。

蘇岩還是高估了自己,這一下午加晚上,也就跑了六個地方。

在刻意控制量的情況下,還是撐的不要不要的,感覺無法繼續做出正確的判斷,決定明天再說。

王揚楊倒是還好,大部分食物都到了他的胃裡,看樣子還能繼續戰鬥。

關鍵是口味還挺叼,自己覺得挺好吃的,在他那就是一般。

最後一頓燒烤吃完後,還想帶著跑另外一個點,被蘇岩制止了,有些意猶未盡。

辦公室里還亮著燈,看來還是有人在加班。

除去幾個工作人員,在那笑著打招呼的人讓蘇岩有些意外。

肖南遠。

「誒,明天有冰箱錄製?」蘇岩問王揚楊。

小胖子搖搖頭:「沒那麼快。」

「你來幹嘛。」

「誒!?」

南哥變的不自然,臉上的笑容凝固了。

不是這樣的吧,其他人看到自己的時候都挺開心的啊,咋到導演這裡好像不太高興的樣子啊。

求助的看向王揚楊,後者目不斜視,沒有要幫助的想法。

「蘇導,我是來參加明天節目錄製的,不是您推薦我的嘛?」南哥很委屈。

蘇岩這才想起,昨天汪導還特地提醒《蒙面歌神》,看來吃的太多會影響腦袋啊。

邊上的工作人員搭腔。

「小肖等了幾個小時了,您的手機關機,我們說了今天是出去有事,不一定回來,讓他先回去,明天再來也不遲,小伙子不願意,就在這等著。」

蘇岩有些意外。

反而南哥有些不好意思:「能參加節目多虧了導演,既然來了肯定要先拜訪。」

「恩!見到了,那你可以走了。」蘇岩冷漠臉。

「誒,不是。我,那什麼,好吧。」肖南遠慌的一批,難道自己有啥做錯了,得罪了導演還不知道嗎。

看著對方窘迫的樣子,蘇岩笑出了聲。

南哥這才明白,被逗了。

有些幽怨的長呼了口氣:「導演,這麼遲應該沒事了吧,要不我請大家去吃個宵夜?」

蘇岩搖頭:「你們去吧,我就算了,還沒消化完,估計晚上都睡不著覺了。」

小胖在一邊解釋:「導演在準備新節目,關於美食的,今天吃了好幾個小時。」

新節目!

南哥抓住了重點,滿懷希冀的看著蘇岩。

「這次沒你。」蘇岩沒好氣的回他:「先好好鍛鍊鍛鍊,有的是機會,別什麼都想參一腳。」

「導演,這次來還有個事。」肖南遠語氣鄭重:「閩江衛視要和我簽約,您覺得怎麼樣。」

「你自己怎麼想的。」蘇岩沒有正面回答他。

「私下裡我有問過米子君他們,並沒有接到邀請,只有我一個人。聽我說了之後,都很支持,不過還是想聽聽您的建議。

畢竟現在收入的話比主持多很多,如果冒然改變,做不好的話,我可能很難回去。」

南哥很認真的回答。

蘇岩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帶他到了門外的過道。

「你們直播圈我不是很熟,但想來和娛樂圈也差不多,競爭都是很殘酷的。

雖說你現在還不錯,可有沒有想過,主流是什麼!怎麼才能把握住,不被淘汰。

想想你現在的粉絲數,應該比以前多了許多,這是在參加了節目有加持的情況。

如果加入了電視台,也許收入暫時比不上之前,面對的群體是全國,順便說一下,地方電視台不限制主持人拍廣告。」

雖然沒有直接說明白,肖南遠已經明白對方的意思。

「謝謝導演,那我儘快和平台那邊商議好解約的事宜。」

蘇岩想了想:「有問題的話可以聯繫我,另外別台的節目就不要再接了,馬上要加入閩江,以後是不允許的。」

南哥感激的點點頭。

他是平台的簽約主播,違約金還是對於自己來說還是挺高的,但是有蘇岩的保證,想來溝通的時候會簡單很多。

畢竟不是跳槽到別的平台,而是到了電視台,對方應該不至於得罪一個龐然大物。

最後,蘇岩拍了拍對方的肩膀:「好好乾,這個舞台遠比你想像的要大。」

婉拒了宵夜的邀請,讓他們自己去,蘇岩獨自回到了宿舍。

現在這二居室是他個人獨有了。

收拾一會洗了個澡,悲傷的發現好像是消化不良。

真佩服原節目的主持人白大叔,50齣頭的人,還活力十足。

在2015年之前,只是一個普通的生意人,專營飯店,可以這麼說,只要有代表性的飲食,他都有涉及,而且都是親自動手。

而且也不是一帆風順,有變成火熱店鋪,也有不少是以倒閉收場。

後來參加了類似於直播的節目,憑藉對於食物的深厚理解,生意人獨有的口才,加上頗有福相的吃播,一炮而紅。

各種美食類節目邀約接連不斷,最後都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非常成功的轉型人士。

蘇岩選擇的是《街頭美食戰士》,這個拍攝周期較短,但是歡迎度卻非常高的這檔節目。

記得有幾期就是在華夏拍的,包子,煎餅,麻婆豆腐等日常食物,但在白大叔的表現之下,卻顯得那麼誘人。

最關鍵的是他的食量,幾斤重的大骨頭,就那麼呼呼的吃了下去。

反正暫時睡不著,蘇岩乾脆打開電腦,開始整理今天的收穫和拍攝計劃。

節目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男人手持攝像機,帶著觀眾朋友全國各地尋找特色美食,中間穿插著一些人文地理。

至於拍攝方面,有個獨特的創新。

一般節目都是從原料開始,跟著節奏一直到最後成品上桌,這樣的流程。

可是在街頭美食當中,反其道而行之,把做好的食物逆推,一樣樣的剝離出去,還原食材本質。

例如麻婆豆腐,還原拍攝出豆腐的加工過程還不夠,後期還加上了農民伯伯在地里收穫黃豆的環節。

不僅如此,炒菜時候的一些慢動作特寫,以及鏡頭跟拍,都是獨創的,看起來非常有新意。

結果就是,文檔里的字數越來越多,蘇岩已經預見,幾個攝影師要叫苦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