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七,《exit》拿下457萬票房,《鳳梧洞戰鬥》只剩下三萬多。

八月二十八日,周天,略有下滑,43萬,

三天時間破了百萬觀影人次,

接下來的一周,平均每日穩定在三十萬左右的數字,

而劇組全體人員繼續發力,開在二線城市中宣傳。

第二個周末,也就是在電影上映的八天,

《exit》再次突破,直接收穫497萬人次的好成績,九天時間,觀影總人數已經接近四百萬。

媒體都在驚呼,難道又一部國民電影要誕生了嗎?

《震驚!上映九天觀影人數四百萬,蘇岩導演正在上演奇蹟》

《exit八百萬以成定局,後勁十足,兩部恐怖片恐難阻止其前進的腳步》

《上映九天,觀眾評價917分,網友評分875分,媒體評價734分,蘇岩導演了一部成功的作品》

《劉海鎮無力回天,裴晟祐,成東鎰瑟瑟發抖,蘇岩將成為他們的恐怖片》

《近九成影院表示會繼續增加影片放映場次,九月檔預計一枝獨秀》

《允兒演技大突破,劍指釜山,青龍影后》

《車太賢能否再次創下千萬記錄?》

其實媒體們也很糾結,《exit》應該說是很純粹的韓國電影,可導演卻是個華夏人,這讓他們宣傳起來就會猶豫,還好,蘇岩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允兒的丈夫,韓國的女婿,要不,這力度肯定會減少許多。

這可是在國家困難時候,會把自家的金子捐出來的民族,稍稍有些排外,像是《復仇者聯盟》這樣在全世界一出即可掃榜的作品,在當地也就只能占據在17的位置。

而網友也紛紛在網上表達著觀後感,這部分相對於媒體報道,更能吸引普通民眾的觀看慾望。

「哈哈哈,看完電影回家了,忽然笑出聲,因為想到了林允兒非常喜歡玩絕地求生這款遊戲,難道是因為在裡頭習慣了,決定真人來跑毒嗎?」

「城市間攀岩、跑酷、飛檐走壁的點子太贊了。而且影片不僅僅是追求視覺層面的驚險刺激,還有諸多對社會現實的思考。

災難發生了,有的人第一反應是自拍發朋友圈,最終自食其果。媒體吃人血饅頭,派人用無人機拍攝受害者的畫面,充當看客而不去幫助受害者,為了流量和博眼球不擇手段。網紅們在直播平台呼籲大家去救人,自己卻呆在家裡什麼都不做。

真正付出行動的卻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用無人機幫忙拉繩子。

最諷刺的是,樓層越高的人越容易得救,貧富差距太可怕了。人們沒有能力住進高樓,所以只能一路爬上高樓。但他們最終還是沒有爬上最高的樓,隱喻貧富差距太難打破了。」

「8分,娛樂性還是很棒的,前面是嘻嘻哈哈的平民喜劇,後面就是全程狂奔災難片了,高空狂奔家徒手攀樓,很刺激啊,兩個演員也不錯,很輕鬆就看完了。」

「很搞笑的災難動作片允兒的演技很自然臉也是真的又小又美曹的演技很好兩個人都辛苦了!」

「做個觀影指南吧,只能說蘇岩導演很厲害,在電影中有好幾個隱喻,不知道你們看出來了沒有,s:我和幾個朋友一起看了五遍,才整理完畢。

男主永南和前輩相約啤酒屋,前輩哭訴著自己「前方一片黑暗,看不到光」,而前輩迎面正對的霓虹燈牌卻是「hoe」(希望)。其實希望就在前方,只要你抬頭就能看到光。

在吐槽前輩邋遢,像是修道,結果對方直接拿起了手機,搜索起和尚的年薪。

而在臥室和姐姐的對話中,床頭貼了章紙,上面寫著:以迫切的心情相信自己然後前進吧,想來也是在後邊能一直支持他努力奔跑求生的信念。

回憶起和義珠在攀岩場見面時,裡頭前輩的t恤上就寫著「ast「(過去)。

被困在酒店時,妹妹用手機在sns發求助信息,與此同時螢幕上也滾動了許多來自網友的求救,其中就有被困補習學院學生們的求救信息,前後呼應。

義珠在說到自己體重的時候,頭頂上位置有類似於體重計的圖案,上面指針指向150,下面的文字是:還差的遠呢,而且導演還故意把啞鈴都堆在一起,是想給夫人保密吧。

健身房裡有張紙條:警告,請不要開門,開肉店的味道會傳來(大家會變胖的),這裡直接是為後面毒氣會急速向上的劇情埋了伏筆。

許多觀眾都會好奇最後男女主的結果如何,都在說蘇岩導演又給了個開放性的結局,其實不然,在體育場裡,有掛著橫幅:我會抓住你的手!相信已經充分說明了答案。」

這個帖子一出,直接驚為天人,特別是蘇岩在看到之後,還特地點贊轉載,誇他細心,等於是承認了這些伏筆的存在。

不少已經看過電影的觀眾,在看到帖子之後,都感覺自己似乎錯過了許多東西。

這老哥總結了24條,有一些是大家有注意到的,可大多數都是一晃而過。

於是,為了驗證是否屬實,許多人開展了二刷,三刷的路程。

除此之外,還有個原因讓影迷們再次踏入影院,那就是客串的明星們。

「趙寅成,李東旭,河智苑,金秀賢,李沇熹」

這些名字都出現在了宣傳海報上,可當粉絲觀看電影時,除了李沇熹所扮演的超市打工妹能清晰地辨認出來,其他人似乎都隱形了。

很快,另外一個版本的觀影指南又冒了出來。

「李東旭,他貼上了小鬍子,扮演的是化工廠的保安,就是扔煙頭那個,邊上那個看不清正臉的,我嚴重懷疑是蘇岩導演本尊客串,趙寅成是在第一次直升飛機的駕駛員,戴著頭盔,河智苑出現在最後,車太賢被允兒摔了一巴掌之後,倒在地上,那個問他沒事吧戴著口罩的小護士」

客串的明星們也紛紛表示我要來皮一下,

「猜猜我出現在《exit》的第幾分鐘!」

這明顯就是製作方的宣傳策略,但粉絲們都很吃這一套,紛紛在底下留言,將自己的猜測或是照片發上去。

李尚根最近心情相當之好,他在遇到蘇岩之前,期待其實並不高,要是能突破三百萬,那就算是很大的成功。

可是電影的走勢讓他有了野心,同時也覺得很是感慨。

網絡上像是病毒般走紅的觀影指南,幾乎都是蘇岩在拍攝時的靈機一動,還有和眾多副導演商量出來的結果,反正在原本的劇本之中是沒有這樣安排。

而且客串的明星不露臉,也是他的主意,當時所有人其實都不知道蘇岩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這麼好的資源,竟然要藏起來。

可現在一看,簡直如未卜先知一般,取得了非同一般的效果。

只是有一點他不太清楚,要是《exit》最終破了千萬票房,那成績是否能算到這些明星頭上呢。

一切的成果,和前期的努力宣傳密不可分。

《認識的哥哥》的兩期節目直接破了十的收視率,甚至重播的點擊率更是創下了新高,《runngan》則是達到了1573,為今年最高,許多看完電影的觀眾在回顧這一期的時候,更是發現原來導演有許多環節借鑑影片了本身,不少道具和裝飾品是在致敬,其他綜藝或是電台收視率都有一定的提升。

國內的媒體同樣也收到了消息,對於蘇岩的第二部作品,他們始終保持著關注,最近半年太安分了,一次熱搜都沒有上過,讓護蘇寶還有記者們都有些不習慣。

《新銳導演蘇岩最新作品在韓國已經突破四百萬觀影,九月霸主已成定局》

《繼李安,張一謀,吳宇森等導演後,蘇岩再次站到了國際舞台上》

《震驚!粉絲團組隊前往韓國,只為第一時間看到exit》

《蘇岩最新電影定檔,十一月十一日要你好看》

《華夏導演縱橫韓國電影圈,帶來不一樣的視聽盛宴》

大家口徑都比較統一,反正就是吹噓蘇岩,這是漲臉的事,沒有人會傻到已經除了成績,還出來唱反調,那樣太不明智。

在韓國流傳甚廣的觀影指南也被翻譯成了中文發到了微博上,粉絲們都表示在努力學習,爭取能一遍就看懂所有。

很快,《exit》就迎來了播放的第三個周末,也是頭一次挑戰,兩部恐怖片上映了。

()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