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越說越離譜了?」聽說寧向東要放棄股份,付山根愈發吃驚的問道:「你好好說話向東,是不是聽誰跟你扯淡了?」

寧向東原本也不打算瞞著山根兒,就把俊花爹的分析一五一十對他說了一遍。

「原來是這樣……」付山根嘟囔著,低頭沉思片刻,才說道:「向東,俊花爹說的有點道理,但你也別聽風就是雨,咱們東青採石場,當初可是鎮上一手扶持起來的,而且因為二楞在,還是福利廠,我不相信這些政策說變就會變,這不成了折騰咱們老百姓嗎?投入這麼多錢,就因為要建景區,說取締就取締?」

「我也沒說要取締,我估摸著,將來肯定會有個說法,你看看現在,雖然很多地方還沒開始動工,但也能看出,這是要以龍山大佛為核心,然後向周邊輻,整個形成一個大的生態景區,等所有設施全部全部完善之後,咱們鵝關村很有可能也要開發了。」

「村裡整體開發是好事啊,我雙手歡迎,但跟咱的採石場有什麼關係,咱們在山的另一側採石不得了,運輸就走你們蛭石礦以前那條專用道,跟黃巢谷景觀大道兩兩不挨著,各行其事,誰也不影響誰!」

「沒那麼簡單,現在做什麼都講配,採石場我估計不會繼續保留。」

「那還真取締嗎?」付山根急了:「這樣本錢都回不來,血賠!」

「想多了山根兒,政府當然不會坑百姓,」寧向東笑道:「就算取締,也一定會照價賠償,不過以我看鎮上每年拿的那點財政預算,最大的可能是要求搬遷,再往水庫那邊挪挪窩,這樣,旅遊和工礦業發展就互不干涉了。」

「那既然這樣,你也沒必要跑路吧?你這一退出,什麼錢也沒撈著,白白耽誤了一年的功夫!」

「這倒不算個事兒,反而是經過這近一年,我覺得我的存在對採石場沒什麼幫助,這才是主要的。」當著明人不說暗話,山里人樸實,但樸實不代表看不明白事兒。

「怎麼沒幫助,起碼銷路是你幫著找的!」

「山根兒,你就別安慰我了,我找的那點銷路,還不如你大哥一個電話頂用。」寧向東笑起來,雖然付山根從來沒對自己有什麼意見,但自己得有自知之明。

「可是……」付山根想再說什麼挽留寧向東,忽然發現找不到合適的理由了:「向東,我可一點嫌你的意思也沒有,相反你今天一說不想乾了,我心裡覺得沒著沒落的!」

「所以我才說,要不讓躍進參一股,他在場子裡起的作用比我可大多了。」

「不了……!」付山根搖搖頭,一邊想著,一邊慢慢說道:「既然你不打算干,那我也不想讓別人進來,再說躍進他也不一定想投入這麼多錢,不然當初他就會跟我說的,我去他家找他,他也只說了工資的要求。」

「我也就是提個建議,山根兒,主意還是你拿。」寧向東說道。

他理解付山根,誰也不是救世主,最難熬的時間段剛剛過去,現在採石場開始進入紅利期,平白拉個人分錢,有幾個像他這樣不按常理思維的人。

「我知道,不過向東,採石場的財務狀況你熟悉,我個人家裡的經濟收入你也有數,你那份股份給了我,一時半會我湊不齊你的本金,能不能緩我一段時間,等過了冬天,明年旺季再給你?」

「這肯定沒問題了!」寧向東爽快的說道:「再說我不幹採石場,鵝關村還要繼續來,蔡老師的茶樹,我有興趣!」

原來是想轉行啊,付山根一聽連連搖頭:「你這是扔了西瓜撿芝麻,採石場眼瞅著賺錢你不幹,卻要去種樹,那可不是個那麼簡單的事,再說老蔡的茶樹除了他能侍弄活,別人哪有那本事!」

「所以,我才要去找蔡老師。」寧向東若有所思:「雖然他走的時候沒留下話,但我想,只要下功夫,不信找不到。」

「就為了那幾顆樹?」付山根真想把寧向東腦袋撬開,看看他腦子是不是泡在水裡。

「不僅僅是幾顆茶樹,它們能在北緯三十七度以北成活,而且還能長出風味獨特的茶葉,這本就是個奇蹟。」

此時太陽即將落山,風雖然小了,但寒意更足,寧向東抬頭看看邊野樹上搖搖墜的枯葉,腦子裡又浮現出中午去看望的茶樹,那上面的樹葉雖然掛滿蛛網,卻沒有發黃脫落的跡象。

「到底暗藏著什麼能量,能對抗鵝嶺的嚴寒酷暑呢?」寧向東喃喃自語著。

「樹說,中有了大目標,泰山壓頂不彎腰,革命戰士如青松,泰山壓頂腰不弓!哈哈。」付山根來了句樣板戲的詞。

「山根兒,還是多看看電視吧,現在好多電視劇呢。」

鵝關村村部有一台十八寸的原裝進口電視,是松上牌的,上面有八個選台按鍵。

這樣一台已經顯得有些過時的二手貨,還是路修通後,鎮上免費送給村裡的。

不過雖然是舊的,但是質量槓槓的,付為政在房頂上按了個天線,能收三四個台,村裡每周一三五晚上七點開始,讓看半個小時新聞聯播,周晚上不限時,可以一直看到沒節目為止。

付山根一聽電視,知道寧向東笑他那句戲詞,其實他已經準備節前去並原買台彩電回來了。

要不是今年夏天才買了雙缸洗衣機,電視早就買回來了。不過洗衣機買回來可把老婆高興壞了,晚上侍寢了好幾回。

山里人有句話,嫁漢嫁漢,穿衣吃飯,自己婆娘高興,比啥都強。

鵝關在並原地區算是落後的,山區基本都是這樣,如果公路沒修好,這種現狀不定要持續多久,哪個老百姓不想過好子,可環境不許啊,山里連聽響的物件都沒幾樣。

如今省會現在都開始普及有線電視了,寧向東家離剛剛成立的有線電視台距離近,沾光趕上了第一批架線,成為有線用戶,電視頻道一下變成了二十多個。

「用不了多久,這段歷史可能就模糊了,只會留存在內心最深處,變成一個時代的回憶。」

此時兩人已經走下山,寧向東看著村子邊上,兩條嶄新的柏油馬路,由衷的感慨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