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為民和石鐵生說起的關於友情的,靈感來自於他在後世看過的一部電影《追風箏的人》

這部電影上映於2007年,電影改編自2003年出版的同名《追風箏的人》,出版於2003年,一經推出便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並且持續在榜103周之久。

在後世更被翻譯成61種語言,在152個國家與地區出版,全球銷量達3000萬冊。

主角阿米爾生於阿富|汗的一個富裕家庭,和家裡的僕人阿里的兒子哈桑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摯友,兩個人經常一起玩耍、遊戲。

阿米爾是出色的「風箏鬥士」,善於用自己的風箏切斷別人的風箏的線,哈桑也是傑出的「風箏追逐者」,因為阿富|汗的傳統是線被切斷而落下的風箏歸追到它的人所有。

成年過程中哈桑為了保護阿米爾與同族人發生了衝突,但怯懦的阿米爾卻沒有挺身而出。

阿米爾因為無法面對哈桑而希望爸爸把阿里、哈桑解僱,被父親拒絕,於是阿米爾在生日的晚上陷害哈桑,說他偷了自己的生日禮物。

哈桑洞悉一切,而承認了偷竊。

之後戰爭爆發,阿米爾一家遷到了米國居住,家裡則交給了拉辛汗打理。阿米爾畢業之後成了作家,並且娶了名門千金為妻。

可他的童年摯友哈桑和妻子卻在戰爭中殞命,只留下一個兒子索拉博。

年老罹患絕症的拉辛汗打電話給阿米爾,希望他能夠照顧朋友的兒子索拉博,但是阿米爾不願意,拉辛汗這才道出實情,哈桑其實是阿米爾爸爸的私生子。

出於內心的愧疚,阿米爾衝破了重重阻難終於找到了索拉博,但從小受到嚴重傷害的索拉博並不接納他。

阿米爾費勁辛苦將索拉博帶到米國後,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熟悉之後,索拉博終於在一次追風箏的遊戲之後對阿米爾露出了微笑,一笑泯恩仇。

石鐵生問林為民這部的友情純不純潔,當然很純潔,但這部更大的內核是在講阿米爾的良心救贖,更兼摻雜著種族衝突、阿富|汗戰爭這些老米極其感興趣的要素,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榜上的常客也就不是什麼意外的事了。

林為民打算魔改這部看中的事它精彩的情節設置和戲劇張力。

原著作者卡勒德·胡賽尼是阿富|汗裔米國人,的背景設置在阿富|汗戰爭時期,林為民則打算把背景設置到抗日戰爭時期。

里追風箏是個很重要的點,林為民打算把這個點設置成蒙族人的套馬。

魔改後,劇情設置大概是這樣的。

主角巴音出生於內蒙草原上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草原上的大商人,巴特爾是他父親手下工人的兒子,兩人從小一起長大。

在草原上,套馬是勇敢者的遊戲。巴音從小怯懦,父親為了鍛鍊他,便經常帶他去套馬、打獵,但他始終表現的不夠勇敢,反倒是工人的兒子巴特爾表現的勇敢熱血,深得父親的欣賞。

快成年的時候,草原上舉行了一次套馬大賽。巴音為了贏得爸爸的好感,鼓足了勇氣參賽,又在巴特爾的幫助下成功獲得了套馬大賽的冠軍。

兩人興高采烈,卻在歸途當中與比賽當中的對手發生了衝突,為了保護巴音,巴特爾挺身而出,用彎刀割傷了同族人。

同族人怒罵巴特爾是叛徒,他們之所以來找巴音的麻煩,就是因為巴音並非蒙族人。

他的蒙族身份只是他父親為了在草原上行商方便的掩飾,他們一家實際上是漢族人。

同族人憤怒的糾集更多人堵住了巴音和巴特爾,巴特爾為了幫助巴音將自己留了下來,巴音卻膽小的逃跑了。

事後,巴特爾瘸了一條腿。

巴音因為愧疚無法面對巴特爾,他提出讓父親給巴特爾父子一筆錢解僱他們,卻被父親拒絕,於是巴音便想出陷害巴特爾的辦法。

最終巴音得逞,巴特爾父子離開了他的家。

之後抗日戰爭爆發,泥轟人打到了草原上,巴音隨著父親一家遷往西南,家裡則交給了傭人打理。巴音畢業之後成了作家,並且娶了將門千金為妻。

可他的童年摯友巴特爾和妻子卻在抗日戰爭中殞命,只留下一個兒子阿來夫。

正值解放戰爭時期,年老即將過世的傭人派人聯繫上巴音,希望他能夠照顧朋友的兒子,阿來夫,但是巴音出於內心的愧疚並不願意,傭人只好道出實情,巴特爾其實是巴音父親的私生子。

為了彌補內心的愧疚,巴音衝破了重重阻難終於找到了阿來夫,此時他被果黨拉了壯丁,眼看就要跟隨部隊去對岸,並且他在戰爭中心靈受到了嚴重傷害,巴音通過賄賂果黨軍官將阿來夫留了下來。

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熟悉之後,巴音帶著草原再次帶阿來夫體驗套馬,終於在一次他幫助BYNE套馬成功後,阿來夫對他露出了笑容,巴音的良心得到了慰藉。

林為民花了幾天的時間梳理了一遍劇情,覺得心中有了完全的把握之後才開始動筆寫作。

這一次,林為民依然寫的很慢。

像以前那種沒日沒夜的創作習慣,林為民打算改掉了,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他可不想像陸遙那樣,活生生把自己累死。

就是寫個,不至於的。

寫的同時,工作林為民也沒有放下,同時還不忘偶爾去人藝履行一下自己作為編劇的工作。

《霸王別姬》的觀劇熱潮終於在人藝的雙重舉措之下逐漸緩和,首都劇場的演出已經結束,青年宮的演出也將在一周後告一段落。

《霸王別姬》的再次上演,又將是在一年後。

這天于是之告訴了林為民一個好消息,滬上邀請燕京人藝去演出《霸王別姬》。

要知道,滬上也是有人藝的,燕京人藝能夠接到滬上的邀請,足以說明《霸王別姬》在滬上這座城市的影響力。

當初《霸王別姬》發表後,在南方的反響普遍要好於北方。前一階段《霸王別姬》的話劇首演一度成為燕京周邊地區的現象級文化事件,各種報紙、雜誌、電台、電視台競相報道,不少信息經過轉載也傳到了南方的一些省份,其中就包括滬上。

作為國內的經濟中心,滬上在趕時髦方面一直是走在前列的,《霸王別姬》話劇所引發的熱潮自然引起了廣大滬上人民的好奇,再加上數百萬銷量的讀者加持,邀請燕京人藝前去演出就變成了一件順應民心的事。

于是之跟林為民說完這件事,臉上充滿了得意。

人藝是個很大的名字,在全國範圍內幾乎每個省份都有一個人民藝術劇院,但要說真正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只有燕京人藝和滬上人藝。

如今,燕京人藝的劇目即將殺入滬上人藝的大本營,他沒有理由不得意。

「為民啊,真是多謝你了。有你,是我們人藝的福氣!」

「於老師,您可別這麼說。話劇的效果好,可不光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客套了幾句,于是之邀請林為民過段時間演出的時候一起去滬上,到時候演出肯定沒林為民的事,就當是去滬上玩一玩,也算是他這個編劇的福利。

林為民想了一下,自己平日裡要工作,手裡還有一部正在寫,就婉拒了于是之的提議。

于是之有些遺憾,這可是個跟林為民加深感情的好時機,可惜了。

「那就下次,下次有機會的。」

「好的。」

翌日上班,林為民被現代文學編輯室的同事給拉住了,說起了《風聲》和《有話好好說》的出版事宜。

《風聲》不用說了,去年就在《人民文學》上發表的長篇諜戰,一如既往的保持了林為民創作諜戰的高水準和高質量,一經發表便收穫了廣大讀者的一片讚譽和褒獎。

但這部畢竟是類型化,之前林為民的《懸崖》才剛剛出版不到一年,社裡考慮時間間隔的問題,才決定放到今年來出版。

《有話好好說》同樣是部長篇,全文22萬字。林為民當初答應余兆淮的是個短篇,結果寫著寫著變成了長篇,最後還是交給了《鐘山》發表。

自五月份發表以來,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但這部反應的是當代都市生活,風格荒誕、歡樂,在如今文壇一片苦大仇深的氛圍下有些格格不入。

所以儘管在讀者評價和口碑上保持著高水準,但是在評論界卻並不怎麼受待見。

因為這層關係,所能引發的社會影響力與《霸王別姬》這種比起來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這事我沒意見,社裡給稿費就行唄。」林為民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同事笑著調侃他,「什麼時候都不忘你的稿費,今年《霸王別姬》都加印幾次了?《懸崖》也加印了一次吧?」

受惠於《霸王別姬》話劇的熱潮,已經加印第五次,總印刷量達到了一百五十萬冊之巨。

《懸崖》今年也加印了一次,總印刷量也來到了六十萬冊的數字。

根據各地郵局和書店的反饋,銷售情況一直保持良好,幾乎不需要擔心會積壓庫存。

因為這兩次加印,林為民也收穫了接近八千塊錢的稿費。

這次《風聲》、《有話好好說》即將出版,少不得又是幾千塊錢的稿費。

再加上之前《霸王別姬》米國出版的兩萬多外匯券,林為民這半年多賺的稿費錢,足夠國文社的同事們賺幾輩子了。

同事調侃的同時,也充滿了羨慕嫉妒。

人名顯示出現問題,巴特爾兒子名字改為阿來夫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