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四十年前,我發起了一項「遠古基因復原計劃」的公式項目,並成功拿到了足夠的經費】

【不得不承認我們這種總是對考古行為有著正面評價的風氣很有效果,讓我沒廢什麼力就能開啟這項計劃】

【名義上我的項目是在保存並還原那些滅亡的基因,但實際上我是在尋找這些基因中的秘密】

【我分析了超過二十萬份來自不同文明、不同種族、不同物種、甚至來自不同宇宙時期的生物基因樣本,但是始終沒有頭緒】

【在項目的最後階段,我選擇了將所有的基因樣本混合到一起,讓其自然沉澱】

【這其中不乏那些只有一份還留存於世的寶貴古老樣本,但為了窮極真相,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奇蹟沒有辜負我的期待,它還是來臨了】

【那些散亂的基因樣本在混合過後,在沒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就像有生命般地自發組合了起來】

【這個階段持續了整整五年,在經過了一系列複雜的變化後,那些基因樣本神奇地排列成了一段基因序列】

【神話中的「創世神」似乎就要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樣的秘密換作是你,你會不探求到底嗎?】

【然而我這種混合樣本導致某些基因永遠遺失的行為還是觸犯了法律,我將面臨著被起訴以及至少五年監禁以上的懲罰】

【但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冒著罪加一等的風險,從生化武器研究所中偷偷拿到了一份「逐火者」的基因樣本】

【這個地方正在研製對付「逐火者」的化學武器,也只有這裡才會有那個古老物種的基因樣本】

【通過比對,我最終確認了那段混合而出的基因序列,和「逐火者」身上的某一段完全一致】

【這說明什麼?說明我們所有生命的起源都來自這個古老的文明】

【他們身上的基因被拆分再組合之後,就成為了「我們」】

【他們就像一個巨大的「基因庫」,體內保存了無數生命的樣本,只要想,他們就可以復活出一個已經滅亡的物種】

【這對於我這樣的基因學者來說,「逐火者」已經等同於「創世神」了,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是他們的子民、是他們的後代、是他們的繼承者才對】

【既然「神」就在我們身邊,那麼成為「神」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這片星河正在步入黑暗,為此,需要新的「神」來帶領人民走出這裡……而我,將會成為新時代的開創者】

破舊日記本上的記錄到此為止,而太陽工程師也就此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

也是在這時,某一位同樣專攻基因學的隨行科學家也來到了這裡,眼中充滿著好奇,並在看到太陽工程師的時候十分感興趣地問道:

「嗨夥計,你也想探究基因的奧秘嗎?我就知道不會有人不對自己身體感興趣的,這裡曾是著名的科學家弗斯特……」

身後的同伴在和他滔滔不絕地說著與這座實驗室有關的故事,然而他卻悄無聲息地將那本日記塞進了自己防護服的夾層之中。

再轉過身時,他已經變成了一位突然對基因學感興趣的工程師,雖然有變化,卻不會引入注目。

針對「科研區域」的探索就這樣落下了帷幕,本應該與這艘家園艦異樣有莫大關聯的地區,在精密的搜尋之下卻什麼都沒能發現,這讓探險隊不免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探索還需要繼續,他們不能在此駐留太久,久尋無果後,他們繼續前往了下一個地區。

而太陽工程師則同樣在隊伍之中,只不過他的隨身物品內,此時多了一種能夠吸引那些半透明植物的藥劑。

「逐光」文明還在尋找解決「逐火者」問題辦法的同時,李文淵也在不斷分析「逐光」傳來的和「逐火者」有關的一切信息。

有些層面的事靠「逐光」文明自己的能力基本不可能有,還得由他親自來處理。

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便是與「維度」有關的參數計算了,用於幫助以太龍適應這裡的參數不一定適用於「逐火者」這種植物生命身上,可能需要重新確立。

計算這種數據對他而言完全不是問題,制約他進展的事「逐光」的速度,目前他還需要依靠「逐光」傳來的數據進行分析,但那邊的宇宙空間畢竟無法進行躍遷,很多事情的效率在他看來都不算高。

無奈之下,他也只能像打發時間般,繼續一點點地將「搖籃」星系中,所有由「逐光」文明保留的歷史資料保存在他自己的資料庫內。

記錄所到之處文明的歷史已經是他的習慣,雖然他沒有到過「搖籃」星系,但有「逐光」文明這個助手在那裡,也等同他親至。

這個過程中,他還會順便了解一下那些文明的歷史進程,還有各種重大事件,就當是看一本宇宙的史書了。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歷史被看過,李文淵逐漸發現了一點有些出人意料的異常。

「……進化論呢?」

他查看這些歷史資料一般會首先看文明歷史中的偉人,通過那些著作來大致判斷這個文明的科技變革是如何的。

然而這一次他卻沒有在這些文明的歷史中發現與物種起源密切相關的進化論。

縱然進化論可能不是至理,也不是所有生命都會遵循進化論的法則而成長,但一整個星系的文明內都沒有任何與進化論有關的理論,這無疑是極其不正常的。

知性生命不可能不關注生命的起源,就連智械都尚且會追尋他們出現的可能性,何況有機生物?

就算他們意識不到自己身上的起源,也會從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中意識到「生物在進化」。

最後,李文淵發現了,這裡流行的是一種獨特的「天賜起源論」。

整個「搖籃」星系的文明都認為,星球上的一切物種,都是自星球誕生之初就存在的。

原始有機質在天災般的星球環境下不斷組合排列,形成了一種裝有大量基因的「有機塊」,並隨著星球的冷卻與環境更迭變成了一鍋有機濃湯,然後這鍋有機濃湯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反應後就直接形成了物種。

在他們的理論中,越是複雜的物種形成得就越晚,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最早形成,而作為「最複雜、最高級」的他們,則是最後形成的。

根據這些學者用莫名其妙的方式進行的計算,他們的誕生消耗了這鍋有機濃湯99.8%的質量,而其餘的一切生命則只消耗了0.2%的質量。

他們甚至還將之和天體誕生聯繫到了一起,因為幾乎所有的星系中恆星的質量都占了整個星系總質量的99%以上,這與他們計算出的他們作為「星球最重要的生物」所占有機濃湯的質量比例相近。

又進行了多次驗證之後,李文淵終於意識到,在「搖籃」星系中,基因學其實是歸在了「神學」之中,哪怕生物學需要大量用到基因學,這倆也是分開的學說。

「蓋婭星球自身不可能會導致這種情況,至少在銀河中的不會……這裡的蓋婭星球都是『逐火者』改造的,難道說……『逐火者』的蓋婭星球其實和一般的蓋婭星球很不一樣?」

沒由來地,李文淵突然想到了一項他基本沒有用過的科技——巴奧·蓋婭播種器。

這是一種用來將普通行星改造成蓋婭星球的技術,但由於他有環形世界這種完全上位的替代,所以他從來沒使用過這項技術。

現在看來,也許「逐火者」改造蓋婭星球的方法,和他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這種方法,甚至會扭轉那裡的「物種起源」。

(本章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