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守軍才發起反擊,而且是紐蘭軍隊。

經過數小時的鏖戰,登陸部隊才在火力支援艦隊的支持下穩住了灘頭陣地,並且開始向內陸推進。

準確的說,是在登陸場的外圍建立了一道防線。

其實,在當時就有跡象表明,塞島上絕對不止100多名紐蘭軍人,因為在下午,就出現了數百名敵人。

可惜的是,沒有人產生警覺。

在傍晚的時候,登陸總指揮,陸戰隊的屠湛鋼少將詢問了前線指揮官,陸戰團的童明波中校,是否需要在夜間送更多的部隊上岸,並且讓火力支援艦隊留下,把補給彈藥的時間推遲到次日上午。

這意味著,需要讓第41特混艦隊多逗留一天,也就是在28日的上午,在火力支援艦隊撤下去補充彈藥的時候,為登陸部隊提供支援,確保登陸部隊能夠在白天的十多個小時內向島嶼腹地推進。

其實,這些都寫在作戰計劃當中,並不是臨時調整。

童明波中校認為沒這個必要,按照原訂計劃行動就行了。

入夜之後不久,第41特混艦隊轉向北上。

不是撤退,而是去跟北面的艦隊油船匯合,同時補充一些對付地面目標的彈藥。

因為兩艘航母都要進行補給,而且所有的戰艦都要補充燃油,所以第41特混艦隊最快能夠在28日夜間返回。如果仍然派遣艦載航空兵執行支援任務,就要到29日上午才能重新投入戰鬥。

在計劃中,28日的支援任務由火力支援艦隊承擔。

正是如此,火力支援艦隊也在當天晚上撤離登陸場,前去跟補給艦隊匯合,爭取在夜間完成彈藥補給。

主要就是,幾艘巡洋艦的主炮彈藥都用得差不多了。

雖然還有不少的高射炮炮彈,但是之前的戰鬥已經證明,對付堅固的永備工事,130毫米炮彈根本不夠用。在某些時候,就連輕巡洋艦的150毫米主炮,乃至重巡洋艦的200毫米主炮都不夠用。

要說威力足夠,就只有戰列艦的主炮。

這也是到戰爭後期,帝國海軍把所有老式戰列艦改裝成火力支援艦的主要原因。

火力支援艦隊在夜間9點30分離開了登陸場。

也就是說,從這個時候開始,直到28日天亮,登上塞島的陸戰隊不要指望能夠獲得艦隊的支援。

這差不多是10個小時。

也就是在這10個小時裡面,登陸部隊遭受了最嚴峻的挑戰。

似乎知道火力支援艦隊已經撤退,敵人的反擊行動在10點過後開始,打主力的依然是紐蘭軍隊。

當時,童明波依然有機會糾正犯下的錯誤。

只要在夜間10點之前呼叫第41特混艦隊,把重巡洋艦,甚至「粵江」號快速戰列艦派回來。

哪怕只有一艘重巡洋艦殺了回來,就能用兇猛的炮火打退敵人的反擊。

可惜的是,童明波沒呼叫第41特混艦隊。

根據陸戰隊的戰報,因為首先發起反擊的是百來名狹夷軍人,所以童明波才做出了錯誤判斷。

也就是說,童明波覺得是狹夷守軍的決死反擊。

沒到凌晨,登陸場外圍防線就被敵人突破。

這個時候,童明波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只是第41特混艦隊已經往北航行幾個小時,而且之前距離塞島就有200多千米,因此就算立即讓重巡洋艦與快速戰列艦南下,也無法在天亮前趕到。

至於火力支援艦隊,那幾艘巡洋艦都已經跟補給艦匯合。

因為彈藥補給作業已經開始,前後要持續幾個小時,所以這些巡洋艦全都降低了鍋爐的壓力,以節省燃油。

哪怕立即停止補給作業,也沒辦法立即返回登陸場。

激戰到凌晨3點後,登陸場外圍防線幾乎全部崩潰,一千多名陸戰隊官兵退到了灘頭陣地上。

敵人遠不止幾百名,而是數千名!

關鍵,還有迫擊炮這類的重武器,而且是彈藥充足,幾乎整夜都在轟擊由陸戰隊守衛的灘頭陣地。

顯然,這絕對不是狹夷軍隊。

緊要關頭,屠湛鋼少將派出十多艘登陸艇,把充當第二梯隊的陸戰團,以及幾十挺機關槍送上了海灘。

此外,還讓一艘配備了火炮的登陸艦沖灘,為登陸部隊提供炮火支援。

關鍵還是登陸艇送去的幾十挺重機槍。

沒有這些機槍,登陸的陸戰隊未必能夠堅持到天亮。

如果敵人在天亮前攻上海灘,困守灘頭陣地的一千多名陸戰隊官兵肯定會戰死,或者是受傷被俘。

關鍵還有,在敵人攻上海灘之後,就沒辦法提供火力支援了。

激戰到天亮的時候,海灘上的陸戰隊官兵非死即傷,還被壓縮到岸邊,依靠十幾挺機槍組成的防線在苦苦支撐。

所幸,第41特混艦隊的艦載機及時趕到。

不過,不是轟炸機,而是十幾架掛著小型炸彈的戰鬥機。

只有「哮天」能夠從600多千米外飛過來,在投彈之後返回艦隊。

雖然這些戰鬥機沒有在塞島上空停留多久,基本上是投下炸彈就返航,最多就是在投彈之後掃射一通,但是它們的出現,極大的鼓舞了陸戰隊官兵,對敵人產生了極為明顯的震懾效應。

敵人的反擊行動到此也戛然而止。

這個時候,童明波已經知道,敵人是紐蘭軍隊。

沒有什麼好懷疑的,在陸戰隊的防線外圍,全是紐蘭軍人的屍體,而且是精銳的第一陸戰師。

關鍵,當晚被擊斃的敵人超過了1000名,差不多是之前估計的兩倍。

塞島上的紐蘭官兵肯定不止一千。

此外,從敵人的反擊強度看,特別是在反擊中投入的重火力,紐蘭第一陸戰師肯定做了充分準備。

有足夠的理由相信,敵人沒有被擊潰,依然有很強的戰鬥力。

正是如此,屠湛鋼才對登陸作戰行動做了緊急調整。

首先就是,第41特混艦隊暫緩撤離,並留下「粵江」號與幾艘重巡洋艦,組成第二支火力支援艦隊。

為了完成補給,白止戰還派了兩艘補給艦跟隨第二火力艦隊南下。

這樣一來,在第一火力支援艦隊返回之後,第二火力支援艦隊的五艘戰艦就能進行燃油補給。

如果要在塞島鏖戰,首先得保證戰艦有足夠的燃油。

結果就是,這場原本都覺得很輕鬆的登陸作戰行動,演變成一場苦戰,平添了很多的麻煩事。

所幸的是,有第二火力支援艦隊,特別是「粵江」號用350毫米巨彈宣示了自身的存在之後,敵人老實了下來。

只是,這僅僅是塞島惡戰的開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審覈。
X